搜索到5897篇“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文章
外周静脉中心静脉长度与患者身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外周静脉中心静脉术(PICC)长度与患者身高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拟行PICC穿刺的77例患者,将患者按照身高分为观察组33例(身高≤160cm)和对照组44例(身高>160cm)。到达测量长度后,胸部X射线片定位。比较研究对象PICC导尖端于最适位的成功率、导异位情况。结果:研究对象最佳位、高位位点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行走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低位位点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对象患者左右臂位点异常、导尖端最佳位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右臂导尖端走行异常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走行异常出现率及低位出现率与PICC患者身高有关,身高决定着导最佳入长度。
张庆银
关键词:身高置管长度
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外周静脉中心静脉术肠外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外周静脉中心静脉术(PICC)肠外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100例需肠外营养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PICC肠外营养,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体质量增长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2)。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PICC肠外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新生儿生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梁梅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新生儿肠外营养
全程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探讨全程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1年6月接受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的新生儿74例,根据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全程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道留时间。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4.59% VS 75.68%)(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92% VS 2.70%)(P <0.05);道留时间优于对照组(11.4d VS 14.33d )(P <0.05)。结论 在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及维护过程中,给予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PICC道留时间,可供临床借鉴。
储敏
关键词:新生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的白血病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PICC)化疗的白血病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350例接受PICC化疗的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计划时间为12个月,术后随访,记录所有患者术后非计划拔的发生情况。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表,调查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行PICC化疗白血病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期间,350例患者中发生非计划拔41例,占比11.71%(41/350)。发生组患者并发静脉炎、导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堵塞、并发过敏性皮炎与未发生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并发静脉炎、导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堵塞、并发过敏性皮炎是行PICC化疗白血病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行PICC化疗白血病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的影响因素可能为并发静脉炎、导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堵塞、并发过敏性皮炎。
李素芳王晓霞胡娟
关键词:白血病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导管堵塞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相关性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编制及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构建外周穿刺中心静脉(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并评价其信效度和预测能力。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通过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构建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的条目池及初稿,于2020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在河南某三级甲等医院抽取100例患者中进行调试;采用调适后的量表对200例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其信度、效度、预测水平及风险分层。结果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包括6个维度和18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803,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42~0.865;内容效度为0.663。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3(P<0.001,95%CI:0.774~0.993),最佳临界值为23.5,对应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949;风险分层为:低风险(≤15分),中风险(16~39分),高风险(≥40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预测能力,可作为PICC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筛查工具。
蒿若楠董方方张灵芳蔡建平杨巧芳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静脉针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2022年
研究将外周穿刺中心静脉(PICC)、静脉针(PIV),将其应用到化疗患者中,对其留时间、数字疼痛程度评估法(NRS)评分、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的作用、效果。方法 摘选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化疗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对等分组,对照组(n=43),采用PIV,观察组(n=43),采用PICC,对比组间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6.28%,与对照组41.86%相比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的留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久,而其NR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于化疗患者,给其应用PICC的效果优于PIV,且安全性更高,患者痛苦更少,更具推广价值。
范丽娟赛瑛
关键词: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静脉留置针化疗留置时间静脉炎
肺癌患者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后血栓性静脉炎的成因及护理措施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行中心静脉(外周穿刺)的肺癌患者出现静脉炎(血栓性)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的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这些患者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和护理措施。结果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长时间卧床、多次静脉穿刺、上肢剧烈运动、留时间过长、换、不正确封等因素都是导致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的肺癌患者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的肺癌患者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艾琼琼马海萍盛丽琴
关键词:肺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血栓性静脉炎护理措施
针对性护理预防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入术后血栓的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预防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入术(PICC)后血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需进行PICC术的新生儿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血栓发生情况、非计划拔情况、康复情况以及静脉血流速度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血栓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栓消失时间、导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静脉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行PICC术的患儿,能降低血栓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率,增加静脉血流速度,促进康复。
刘洋安琪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新生儿血栓
静脉序贯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脐静脉(UVC)序贯外周穿刺中心静脉(PICC)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依据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7例)与观察组(18例)。两组患儿治疗前进行,便于后期喂养及给液、给药,对照组患儿采取UVC联合外周静脉穿刺输液,观察组患儿则采取UVC序贯PICC,对比两组相关指标及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压(CVP)测量成功率为100.00%、道留时间为(14.99±3.21)d,均优于对照组的76.47%、(8.24±2.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拔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为(27.64±5.64)d,短于对照组的(34.28±5.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体质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治疗时,UVC序贯PICC是较为理想的方案,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可最大程度保证患儿健康和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重视及广泛应用。
郭丹苗邓永锋余兆聪
关键词:脐静脉置管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术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
2021年
研究外周穿刺中心静脉术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00例PICC术治疗的患者为例,分析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静脉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内径、导尖端位、肿瘤、血栓史、糖尿病、化疗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静脉内径、肿瘤、血栓史、化疗史属于上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中通过外周穿刺中心静脉术治疗的患者,需要对静脉内径小、肿瘤、存在血栓史和化疗史的患者进行重点关注,有效预防上肢深静脉血栓。
张磊
关键词:上肢深静脉血栓

相关作者

薛登梅
作品数:15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病床 翻身 控制器 组件
陈雪梅
作品数:3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引导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安全管理 护患纠纷 静脉炎
郭敏
作品数:4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血管条件 超声引导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B超引导 PICC置管
黎月英
作品数:31被引量:261H指数:10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人员 抗肿瘤药物 化疗药物 护士 消毒供应室
冯锦珊
作品数:10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引导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肠内营养 副乳腺 微创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