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47篇“ 细胞黏附因子“的相关文章
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SAH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46例,观察组(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46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及sICAM-1、sVCAM-1、HMGB1水平变化,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并评估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2.03±14.97)min、(18.73±4.41)d均短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47.92±34.21)min,术后住院时间(23.35±4.15)d(均P<0.05);术后观察组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HMGB1、sICAM-1、s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知期预后良好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手术耗时短、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免疫状态影响小,并可明降低血清HMGB1、sICAM-1、sVCAM-1水平。
万腾吴晓凡李靖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和三叶因子3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研究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三叶因子3(TFF3)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2例接受铂类化疗初治的晚期NSCLC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70例受试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VCAM1、TFF3水平。根据化疗结束后的效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化疗有效组和化疗无效组。随访1年,比较不同血清VCAM1、TFF3表达水平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VCAM1、TFF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27±24)μg/L比(79±13)μg/L、(1.59±0.37)μg/L比(0.47±0.1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晚期NSCLC患者血清VCAM1、TFF3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化疗无效组患者血清VCAM1、TFF3水平均高于化疗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VCAM1高表达组1年总体生存率为26.9%(14/52),VCAM1低表达组为55.0%(33/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12.181,P<0.001)。TFF3高表达组1年总体生存率为27.8%(15/54),TFF3低表达组为55.2%(32/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14.146,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化程度、TNM分期Ⅳ期、VCAM1高表达、TFF3高表达是晚期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结论晚期NSCLC患者血清VCAM1、TFF3水平升高,二者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效果有关。
王昕炜方瑛王欣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间黏附分子1三叶因子3化疗预后
唐氏综合症细胞黏附因子Dscam在髓鞘发育中的作用
髓鞘是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包绕轴突形成的一种绝缘膜结构,在维持动作电位的跳跃式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髓鞘异常和许多疾病相关,如多发性硬化症、阿尔兹海默症、自闭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少突胶质细胞由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
韩亭
关键词:唐氏综合症
PD-1抑制剂联合乐伐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乐伐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晚期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PD-1抑制剂联合乐伐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乐伐替尼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血清VEGF、sVCAM1表达水平、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sVCAM1、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EGF[(225.47±45.09)、(247.64±49.53)]ng/mL、sVCAM1[(637.42±127.45)、(712.55±142.51)]ng/mL,AST[(38.72±7.74)、(45.33±9.07)]U/L、ALT[(40.57±8.11)、(47.36±9.47)]U/L、TBIL[(10.38±2.08)、(12.51±2.50)]μmol/L、ALP[(64.57±12.91)、(72.35±14.47)]U/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67%vs 2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乐伐替尼可以显著提高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等,且安全性较好。
刘妍马珊付正传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磁振磁电疗法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效果及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磁振磁电疗法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P/CPPS)的效果及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的110例湿热瘀阻型CP/CPP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前列倍喜胶囊,试验组予磁振磁电疗法,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前列腺液VCAM-1、MCP-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CPS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前列腺液MCP-1、V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局部疼痛、皮肤潮红、水泡、全身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磁振磁电疗法治疗湿热瘀阻型CP/CPPS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MCP-1、VCAM-1水平,激发免疫功能,抑制炎症有关。
梁仪春王文袁少英
关键词:湿热瘀阻证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浆热休克蛋白70、褪黑素、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观察血浆热休克蛋白70 (HSP70)、褪黑素(MT)、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sICAM-1)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窒息新生儿为窒息组(74例),另选足月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67例)。两组新生儿均出生24 h内采取脐动脉血,分离血清检验两组HSP70、MT、sICAM-1水平,比较两组及新生儿窒息不同窒息程度患儿的HSP70、MT、sICAM-1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SP70、MT、sICAM-1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窒息组血清中的HSP70、sICAM-1高于对照组,MT低于对照组(P<0.05);74例窒息新生儿中,窒息程度轻度者32例(轻度组),重度者42例(重度组),两组HSP70、sICAM-1水平比较:轻度组<重度组,两组MT水平比较:轻度组>重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P70与sICAM-1与窒息程度均呈负相关,MT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HSP70、sICAM-1和MT因子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能有效反应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检测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姜念依薄延桥陈恒张晋雷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血浆热休克蛋白70褪黑素
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对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分娩结局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细胞黏附因子-1的影响对比研究
2023年
目的比较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在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t,tPRO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2月都昌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tPROM患者的病历资料,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行缩宫素引产的34例tPROM患者分为A组,2020年3月—2021年2月行米索前列醇引产的33例tPROM患者分为B组,2021年3月—2022年2月行地诺前列酮栓引产的33例tPROM患者为分C组。对比分析3组宫颈成熟率、阴道分娩率、分娩结局、血清学指标、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和C组宫颈成熟率、阴道分娩率高于A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及产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细胞黏附因子-1(cell adhesion molecule-1,CAM-1)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及血清IL-6、CRP、CAM-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应用于tPROM患者中安全性较高,且对新生儿影响较小,相比之下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在促进宫颈成熟方面更具优势,可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血清IL-6、CRP、CAM-1水平,改善分娩结局。
江国琴
关键词:足月胎膜早破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
替加环素联合阿米卡星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血管细胞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替加环素联合阿米卡星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肺炎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78例)及对照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卡米星雾化给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替加环素,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及微生物学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CD40L、VCAM-1水平及D-二聚体水平;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定标准Ⅱ(APACHEⅡ)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疾病严重程度。检验血清CD40L及VCAM-1水平与血清炎性因子及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CRP[(15.82±2.73)mg·L^(-1),(20.08±5.51)mg·L^(-1)]、PCT[(0.17±0.05)μg·L^(-1),(0.26±0.07)μg·L^(-1)]、CD40L[(1.41±0.29)ng·mL^(-1),(2.19±0.40)ng·mL^(-1)])、VCAM-1[(473.21±19.57)ng·mL^(-1),(514.30±21.00)ng·mL^(-1)]、D-二聚体[(0.21±0.04)ng·mL^(-1),(0.60±0.08)ng·mL^(-1)]Ⅰ、APACHEⅡ[(10.77±1.79)分,(13.04±1.37)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D40L、VCAM-1水平与血清CR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393,P=0.000;r=0.386,P=0.000;r=0.249,P=0.005;r=0.328,P=0.000,r=0.345,P=0.000,r=0.491,P=0.000);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03%高于对照组74.47%(χ^(2)=5.237,P=0.022),研究组总清除率84.62%高于对照组68.09%(χ^(2)=4.732,P=0.03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3.645,P=0.056)。结论:替加环素联合阿米卡星对重症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清除体内致病菌,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鹿晓煜李爱玲王娅宏
关键词:重症肺炎替加环素阿米卡星
术前血清脂蛋白a联合细胞黏附因子-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脂蛋白a[Lp(a)]联合细胞黏附因子-1(ICAM-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8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试验组(86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86名)。对试验组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两组均进行Lp(a)以及ICAM-1检查。比较两组Lp(a)、ICAM-1水平差异,记录试验组术后3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根据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将试验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Lp(a)、ICAM-1水平差异。绘制Lp(a)、ICAM-1及二者联合用于预测患者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并比较三种方法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前试验组的Lp(a)及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共22例,其中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等发生率较高;术后预后不良组22例,预后良好组64例,预后不良组患者的Lp(a)及ICAM-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a)、ICAM-1为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Lp(a)、ICAM-1不是试验组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P>0.05);Lp(a)预测的灵敏度为77.30%、特异度为90.60%,95%CI为0.730~0.947,截断值为31.50 mg/dL;ICAM-1预测的灵敏度为77.30%、特异度为68.70%,95%CI为0.573~0.855,截断值为337.50 ng/mL;Lp(a)、ICAM-1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1.80%、特异度为95.30%,95%CI为0.790~0.982,截断值为0.480。相比于Lp(a)、ICAM-1单独预测,Lp(a)、ICAM-1联合预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前的Lp(a)、ICAM-1水平与健康人群有较大差异,两种指标为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且Lp(a)、ICAM-1联合诊断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
李慧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不良心血管事件
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骨代谢与表皮生长因子、管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的关系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探讨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水平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创伤性骨折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4个月骨折端愈合情况分为正常愈合组117例、延迟愈合组41例。比较2组术后24 h血清EGF、VCAM-1水平、术后4个月骨密度值及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ⅠNP)、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24 h血清EGF、VCAM-1水平与骨密度值、骨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24 h,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EGF水平低于正常愈合组患者,VCAM-1水平高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延迟愈合组骨密度值及BGP、BALP、PⅠNP水平低于正常愈合组,TRACP-5b、CTX水平高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24 h血清EGF水平与术后4个月骨密度值及血清BGP、BALP、PⅠN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TRACP-5b、CTX水平呈负相关(P<0.05)。术后24 h血清VCAM-1水平与术后4个月骨密度值及血清BGP、BALP、PⅠNP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TRACP-5b、CTX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术后早期血清EGF、VCAM-1异常高水平可能预示着创伤性骨折患者的骨愈合延迟以及骨代谢异常。
王灏妙定坤田锋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表皮生长因子骨折愈合骨代谢

相关作者

成亮
作品数:45被引量:211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微生物 碳酸钙 矿化 脲酶 生物矿化
刘俊
作品数:48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纳米纤维素 纸浆纤维 WSN 混合式 口孔
郝希山
作品数:445被引量:2,476H指数:24
供职机构:天津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预后 乳腺癌 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 肿瘤
沈德良
作品数:54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死
周旭峰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
研究主题:耳鼻喉 医用器械 医务人员 CD147 胆脂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