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70篇“ 红斑狼疮患者“的相关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适宜的体育锻炼
2025年
系统性红斑狼危(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SLE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预后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患者仍然心理负担重,合并焦虑、抑郁、疲劳等情况,不知道如何进行日常活动和锻炼,心肺功能差、骨量和肌肉量减少,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张晓敏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LUPUS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ERYTHEMATOSUS肌肉量心肺功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5年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PIPOST"模式构建循证护理问题,根据"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自上至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及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运动干预的临床指南、共识、系统评价、最佳实践、证据总结等相关证据。筛选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15日。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6篇,随机对照试验5篇。从运动原则、运动评估、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时间、运动监测6个方面汇总形成了25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汇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史君伟蔡德慧王鑫浩郑金龙康薇徐炜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运动干预循证护理
aCMQ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2025年
目的应用自动心肌运动定量(automatic cardiac motion quantification,aCMQ)技术评价不同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损害的价值,并探讨左心室应变参数与临床实验指标、SLE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8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80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SLEDAI<10分为狼疮轻度组(n=46),SLEDAI≥10分为狼疮中重度组(n=34)。随机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及aCMQ技术获得相关参数。结果三组受试者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心尖两腔心纵向应变(apical two-chamber longitudinal strain,AP2LS)、心尖三腔心纵向应变(apical three-chamber longitudinal strain,AP3LS)、心尖四腔心纵向应变(apical four-chamber longitudinal strain,AP4L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中重度组的左心室整体环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LVGCS)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LVGLS、AP2LS、AP3LS、AP4LS及LVGCS均与补体C3、补体C4呈正相关,而与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IgA、IgG、IgM及血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SLEDAI与LVGLS、AP2LS、AP3LS、AP4LS呈负相关,与LVGCS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CMQ技术可早期发现SLE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且随着疾病活动度越高,左心室收缩功能损害越重。左心室应变参数和临床实验指标、SLEDAI间较好的相关性可能有助于更好地评估SLE患者的心脏受累情况。
金子燃李妍刘璇孙皓天高静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左心室收缩功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中西医联合治疗进展研究
2025年
作为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形成大量的自身抗体,并且会对多系统造成累及。青春期到围绝经期女性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发病人群。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时,虽然西医治疗能取得一定效果,却存在比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中医治疗技术不但能减毒、增效,而且能明显减少情绪障碍、骨质疏松、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增加治疗手段的多样性。现阶段,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选择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分期辨证和辨证论治等。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进展,以期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田冰微王玲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调查并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入院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GAS)调查其社会疏离感现状,用线性回归分析了解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因素。结果本研究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社会疏离感得分为(41.64±3.92)分,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负性情绪是其社会疏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社会疏离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未婚、家庭及社会支持水平低及有负性情绪的患者社会疏离感较强,临床医护工作者应重视以上4类患者,做好心理疏导,采取个性化、精细化、精确性、科学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增强人文关怀,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轻患者社会疏离感,让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和融入社会。
段岭雪龙漫宇铁崧元梁会王姝亚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影响因素
焦孔蛋白D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
2025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焦孔蛋白D(GSDMD)、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为SLE进一步治疗探究靶点。方法选取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30例SLE患者设为SLE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HC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生化及免疫指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BMCs中GSDMD mRNA及Caspase-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GSDMD、Caspase-1、IL-1β、IL-1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18浓度。结果SLE组血红蛋白、CD4+T淋巴细胞数量、补体C3、补体C4、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HC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清肌酐、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均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PBMCs中GSDMD mRNA和Caspase-1 mRNA的相对表达量,GSDMD、Caspase-1、IL-1β及IL-18蛋白相对表达量,血清中IL-1β、IL-18浓度均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DMD和Caspase-1在SLE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李晓丹初吉燕付笛语郭琳田竞李萍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耻感、心理弹性状况及相关因素
2025年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病耻感,心理弹性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244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及心理弹性问卷分析SLE患者病耻感及心理弹性状况,比较SLE患者SSCI评分及心理弹性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病耻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家庭年均收入、疼痛程度、住院次数患者的SSCI评分比较有差异(t/F=-5.389,10.759,7.222,-3.209,-2.684,4.406,7.397,-3.472;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有无子女、疼痛程度、住院次数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比较有差异(t/F=2.673,5.284,9.033,2.540,-2.865,2.076,6.881,3.46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疼痛程度、住院次数均是SLE患者病耻感性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疼痛程度、住院次数是SLE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SLE患者SSCI评分与心理弹性评分呈负相关(r=-0.649,P<0.05)。结论:SLE患者病耻感及心理弹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临床应对此类因素进行针对性管理,以缓解患者病耻感,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曹逸支朝新杜文婷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病耻感心理弹性人口学因素
消退素D1在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变化
2025年
目的探讨消退素D1(RvD1)在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到2023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口服稳定剂量糖皮质激素(≤10 mg/d)和(或)免疫抑制剂3个月以上的中重度疾病活动度SLE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予贝利尤单抗10 mg/kg静脉输注治疗方案。其中,第1、15、29天分别给药1次,此后每4周给药1次,直至24周,共计8次。收集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浆,检测治疗前后血浆RvD1水平。治疗前依据现有指南将SLE患者分为肾脏累及组和肾脏非累及组;又将SLE患者分为血液系统累及组和血液系统未累及组;依据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将SLE患者分为中度活动组和重度活动组;治疗24周后,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低疾病活动度组和无缓解组。分析贝利尤单抗治疗前后各组血浆RvD1水平变化,及其与SLE各项活动性指标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患者81例,其中男15例,女66例,年龄(33.14±8.27)岁。基线时,SLE患者血浆RvD1水平与SLEDAI评分(r=-0.642,P<0.001)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623,P=0.012)。无肾脏累及组(n=31)和肾脏累及组(n=50)血浆RvD1水平相当[M(Q1,Q3)][73.27(45.16,122.12)比58.32(32.29,94.33)ng/L,P=0.365],血液系统累及组(n=40)与无血液系统累及组(n=41)水平亦相当[74.78(47.01,121.67)比42.88(30.05,76.76)ng/L,P=0.277];中度活动组(n=51)血浆RvD1水平高于重度活动组(n=30)[104.76(65.65,135.34)比55.86(37.53,81.35)ng/L,P=0.002]。贝利尤单抗治疗24周后,低疾病活动度组(n=61)和无缓解组(n=10)血浆RvD1水平均低于完全缓解组(n=10)[M(Q1,Q3)][196.48(123.08,236.33)比98.87(63.35,110.23)和77.68(41.73,128.55)ng/L,P=0.001];完全缓解组与低疾病活动度组治疗后血浆RvD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98.23(40.45,107.19)ng/L比176.48(123.08,226.33)ng/L和65.27(31.76,94.35)ng/L比98.87(63.35,110.23)ng/L,均P<0.05]。治疗后完全缓解组患者
王鸣军周玲武剑王悦任田尹玉峰曹晶程韬
关键词:红斑狼疮
基于应激-易感模型的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基于应激-易感模型,探讨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负性情绪、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杀意念量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对180例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2.22%。自杀意念与疾病活动度、负性情绪均呈正相关,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负性情绪在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与自杀意念中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分别为44.45%、20.66%。社会支持在疾病活动度与负性情绪间起调节作用,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疾病活动度对负性情绪的正向预测作用就越弱。结论: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可直接或通过负性情绪间接影响其自杀意念,并受社会支持的调节。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水平,控制疾病活动,降低其负性情绪,进而降低其自杀意念的产生。
张莉莫霖刘洋陶静余璐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青少年自杀意念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分析
2025年
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时循证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及影响探究。方法 研究选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2例,选取时间即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按照抽签方式开展两组比较研究,即参考组、探究组,46例患者/组,二组患者均采取糖皮质激素药物疗法,在此期间,以常规护理模式照护参考组,以此为先决条件,再用循证护理模式照护研究组,分析讨论患者心理状态、药物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日常行为遵医率、病情缓解出院率、随访3月复发率。结果 探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价均高于参考组,二组比较P<0.05;探究组糖皮质激素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参考组,二组比较P<0.05;探究组的服药依从性、日常行为遵医率、病情缓解出院率均高于参考组,随访3月复发率低于参考组,二组比较P<0.05。结论 临床运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治疗时辅以循证护理后,能够积极影响患者面对疾病时的心态,在提高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病情缓解出院率方面有重要作用,疾病反复性降低。
宋圆圆陶丽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率循证护理糖皮质激素

相关作者

孙凌云
作品数:523被引量:1,446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间充质干细胞 红斑狼疮 狼疮
李向培
作品数:399被引量:1,145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红斑狼疮
陈顺乐
作品数:241被引量:1,56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SLE 抗磷脂抗体
叶志中
作品数:273被引量:710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 疗效
梁柳琴
作品数:150被引量:80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狼疮肾炎 红斑狼疮 环磷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