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34篇“ 米质“的相关文章
- 一种大米米质检测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米米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框架、进料斗、送料器托盘、绞龙进料斗、横向绞龙和纵向绞龙;所述进料斗安装在检测框架顶部;所述进料斗下端安装有送料器托盘,送料器托盘上端设有视觉检测装置;所述绞龙进料斗安装在送料器托...
- 李冰赵阳李铭泽庞浩州
- 一种米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大米合格率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米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该米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安装有透明放置桶,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往复丝杆...
- 刘俊鹏马沙梁玉珍胡晓玲张明
- 一种米桶、米质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米桶、米质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米桶包括盖体、桶体、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摄像头、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以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气体传感器采集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湿度...
- 申慧如石磊张淼熊明洲
- 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华浙优210产量与米质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探明减氮配施有机肥对优质杂交稻华浙优210产量与米质的影响,为杂交稻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2022年在浙江兰溪、富阳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种施氮处理,即不施氮肥(空白,T0)、常规施用化肥(对照,T1)以及减氮配施商品有机肥(T2),对不同处理的水稻生长情况、产量与米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可减少水稻生育前期无效分蘖的发生,提高茎蘖成穗率;提高水稻生育中后期光合势与作物生长速率,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灌浆期剑叶净光合速率与根系活性,延缓植株衰老,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与胶稠度,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以及蛋白质含量。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与常规施用化肥处理产量相当,且具有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并可改善稻米品质。
- 章日亮钟水美章哲杨佳佳褚光
- 关键词:优质稻有机肥氮肥利用效率米质
- 可改善改变水稻米质和产量的WBR7基因等位型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WBR7基因在改变水稻米质和/或产量中的应用,还涉及可改善水稻米质和/或产量的WBR7基因等位型,以及改良水稻的育种方法。本发明通过对金23B和北陆130及其回交后代进行垩白相关研究,发现了WBR7基因与腹白的...
- 何予卿石桓朱云云鹏
- 湘北西洞庭湖平原一季杂交中稻产量、米质与温光条件的关系
- 2024年
- 为探究温光条件对湘北一季中稻产量、米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播种期,以兆优5455为试验材料,于2020年在西洞庭湖平原的澧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设计了4月30日(A1)、5月10日(A2)和5月20日(A3)3个播期的分期播种试验,研究冬播期不同生育阶段的温光条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光条件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依次为移栽至齐穗>齐穗至成熟>全生育期。水稻产量与移栽至齐穗期积温呈正相关,与齐穗至成熟阶段积温呈负相关。千粒重随齐穗至成熟期间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灌浆速率则与之相反。各播期不同生育时段的温光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依次为齐穗至成熟期>播种至齐穗期>全生育期。日均温、日照时数适宜,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且日均温和日照时数、高温日数对米质影响大于积温和累积高温值。湘北西洞庭平原中稻适宜播期为5月20日左右,基本能在抽穗扬花期避开部分高温热害,且产量和米质表现最好。
- 戴帅汝龙志长
- 关键词:一季稻播期温光条件米质
- 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产量、米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完善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保证产量米质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产量、米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最佳播种量。结果表明,播种量为97.5 kg/hm^(2)机械旱直播产量最高,加工品质较好,但稻米营养品质及食味值略低于播种量为120 kg/hm^(2);水稻机械旱直播比机插秧分别减产2.13 t/hm^(2)、1.76 t/hm^(2)、2.05 t/hm^(2),但效益比机插秧分别增加了0.144万元/hm^(2)、0.218万元/hm^(2)、0.118万元/hm^(2),处理2比处理1、3分别增加0.074万元/hm^(2)、0.100万元/hm^(2)。
- 王柏秋王宇王诗宇
- 关键词:播种量滨海稻区米质
- 福建省水稻新品种米质鉴定与评价
- 2024年
- 为了解福建省水稻品比品种的稻米品质状况,对2021—2023年福建省水稻品比品种稻米品质作了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籼稻品种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整精米率等4项定级指标优质率均较高,但是综合优质率仍然较低,特别是达到部颁一等的优质稻品种数量极少。垩白度优质率仍然是6项定级指标中优质率最低的指标,而碱消值是仅次于垩白度的限制优质率的品质指标。因此,为提高籼稻品种优质率,垩白度和碱消值是今后籼稻育种应该重点考虑提升的指标。
- 李清华郑长林
- 关键词:水稻品比稻米品质
- 控释肥与普通尿素组合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米质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明控释肥与普通尿素组合施用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常规粳稻品种南粳9108和淮稻5号为材料,在施氮总量相同条件下研究了单施普通尿素(UR)、单施控释氮肥(CF)和普通尿素与控释氮肥组合施用(CF+UR)对上述2个水稻品种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3个施氮处理的产量均表现为CF+UR>UR>CF。CF+UR较UR和CF产量分别提高了4.7%~6.1%和8.3%~9.8%。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不同程度增加是CF+UR产量高于UR和CF的主要原因。CF+UR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UR分别提高了14.3%~16.9%、10.1%~11.6%、5.6%~6.1%,较CF分别提高了27.1%~27.8%、42.1%~47.7%、8.9%~9.8%。与UR相比,CF处理可使稻米垩白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食味值提高。CF+UR处理可使食味值略有增加,而其他品质指标与UR无明显差异。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组合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并改善稻米的食味值。
- 周舟沈炘垭王俊刘立军
- 关键词:水稻控释肥氮肥利用率稻米品质
- 中熟、米质优、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蒙红谷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2024年
- 为改良‘农家红谷’株高高、除草剂抗性、抗倒性差、不适宜机械化收获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谷子课题组以‘农家红谷’作母本、‘15K1214’作父本,通过南繁北育选育出兼具农家红谷优点且抗除草剂的籽粒为红色、小米黄色的谷子新品种‘蒙红谷1号’。在2020-2021年的内蒙古自治区谷子品种(系)多点试验中,‘蒙红谷1号’2年5点(次)平均产量5143.5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17%。该品种于2022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本文作者介绍了‘蒙红谷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 温蕊赵雅杰贾祎明金晓蕾卢旭东张继宏张永虎杨立荣
- 关键词:谷子选育栽培技术
相关作者
- 杨建昌

- 作品数:363被引量:8,275H指数:59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结实期 籽粒灌浆 稻米品质 生理机制
- 李彦利

- 作品数:113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水稻 水稻新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高产栽培技术
- 严光彬

- 作品数:79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水稻 水稻新品种 米质 栽培因素 栽培技术
- 朱智伟

- 作品数:274被引量:2,591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稻 稻米 稻米品质 大米 米质
- 王志琴

- 作品数:180被引量:4,665H指数:49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结实期 土壤水分 水稻产量 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