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5篇“ 立法者“的相关文章
- 卢梭的立法者难题及其中国解决方案
- 2024年
- 卢梭认为,立法者承担着塑造政治生活方式和塑造人民的职能,其行动原理是公意。不过,卢梭在其政治理论中引入独立的立法者,却产生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确保人民和立法者关系的统一。立法者不是人民本身,如何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正是人民自己想要的法律或者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就是人民自己制定的法律,卢梭并没有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的立法实践从实质上初步解决了卢梭的立法者难题,既能保证人民成为真正的立法者,又能保证人民制定的法律符合公意。
- 葛宇宁
- 关键词:西方法律思想史立法者
- “立法者并不总是法则的创作者”——对康德一个晦涩命题的三种理解
- 2024年
- “立法者是根据法则的责任的创作者,但并不总是法则的创作者”,这是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导论中提出的一个晦涩命题,学者们作出了很不相同的理解。埃里克·沃特金斯认为,康德主张上帝和人既是立法者,又是法则的创作者。这种理解是对康德命题的明显误解,没有看出康德明确否定了上帝这位立法者同时是法则的创作者。刘凤娟认为,康德主张上帝和人的立法理性作为立法者并非法则的创作者,惟有执行理性的唯一立法、在特定情境中创作具体法则的自由意志(任意)才是法则的创作者。这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康德命题的本来含义,没有看出康德命题主要是针对上帝这一立法者而提出来的,因而改变了在上帝的意志与人的理性之间的对比框架,在立法理性与执法意志的对比框架中把执行理性立法的意志当作法则的创作者。康德这一命题的本来含义应是,上帝这个立法者并非法则的创作者,我们自己的立法理性才是法则的创作者。这样理解,可以得到康德大量同主题文本的支持。康德把上帝视为立法者,表明他的立法者概念需要在其道德宗教中加以理解;他把我们自己的立法理性视为法则的创作者,则表明他在法则的创作者问题上坚持了启蒙思想原则。
- 舒远招
- 关键词:道德法则立法者创作者上帝
- 卢梭“立法者”概念的界定
- 卢梭以提出人民主权思想闻名于世,但是同时又提出“立法者”这一概念。人民主权理论强调人民在场,人民享有立法权。但是起草法律的权利却交给了立法者,立法者就像神明一样,可以改造人性,又似乎带有传统政治思想中的父权色彩。“人民主...
- 王金丹
- 关键词:立法者卢梭公意立法权
-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下的立法者被引量:1
- 2023年
- 世俗社会的法律创制活动都是通过立法过程由立法者完成的,立法者为所有受法律调整的个体行为制定法律,因而立法者是法律制定的前提和基础,成为立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本文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下,立法者是受所立之法约束并享有最终立法决策权的“去个人化”的、民主政治的产物,立法者作出的行为不仅受到内部利益动机的驱使,而且受到外部立法制度机制的约束。立法者通过内部偏好与外部制度的合力,基于立法程序制度进行利益博弈,达致形成利益共识而制定法律规范,解决了集体行动的困境,实现理性的个体行为产生集体理性的能力,从而为形成的立法决策结果提供正当性与合法性的依据。
- 刘丹
- 关键词:立法者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民主
- 论我国立法者职业伦理教育的三重维度
- 2023年
- 立法者是政治共同体向善的推动者,是一个国家法治体系建设的主导者。为了促进立法“真、善、美”的实现,立法者必然遵循基本的职业伦理,这是法治建设题中应有之义。立法者职业伦理教育至少需要涵盖三重维度的内容:基本的德性,主要体现为立法者内在良善和外在为民品性双向均衡的教育和规训;恰当的知识,主要体现为立法者应当遵循的法律规范和必须坚守的政治规矩两者之间整诠性知识的教育和规训;融贯的技术,主要体现为立法者对立法自身技术(立法内在技术)和辅助立法技术(立法外在技术)互动反身性知识的教育和规训。这三重维度的教育和规训是作为“忠、优、好”立法者的基本要件与关键保证。我国应加强对立法者三重维度的宏观培育和微观引导,以促进良法的制定和善治的落实,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动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 李佳飞
- 关键词:立法者职业伦理德性教育
- 现代国家的立法者科学——重新思考孟德斯鸠的国家理论
- 2023年
- 在自由主义国家理论的谱系中,孟德斯鸠因为提出了经典的分权理论而受到普遍的重视。然而事实上,就现代国家的构建而言,与自由主义更多关注技术层面的法律和制度设计不同,孟德斯鸠所致力于塑造的是与人们的情感和精神相联结的政治生活。相较于社会科学以“国家—社会”二元分立的预设来理解国家的做法,在孟德斯鸠的整全性视野中,国家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古典意义上政治共同体的景象。而肩负着奠立和维续政治秩序任务的立法者,则既要综合考量人们的现实处境和生活脉络,也要抱持政治宽和的规范取向。这样更为“厚重”的立法者科学,对于当今那些仅仅强调非人格化国家的理性构建的思路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矫正作用。
- 张旭张旭
- 关键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 经典与解释 亚当·斯密 商业生活的立法者
- 本书是“经典与解释”辑刊第62期。本期论题是“亚当斯密:商业生活的立法者”,本书包含论题、古典作品研究、思想史发微、旧文新刊、评论等,其中包含了《斯密与卢梭的“立法者科学”》《市场的修辞:斯密论承认、话语以及交换》《施拉...
- 娄林编
- 关键词:经济思想
- 开普勒:天空的立法者
- 2022年
- 对开普勒的一生。通过研究文献进行了描述,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天空中的立法者。他第一个真正发现行星运动规律。他的三大定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铺平了道路。他的一生勤奋好学,淡泊名利,孜夜不倦,献身科学。
- 吴晓松
- 关键词:开普勒物理学史
- 从立功到立德:柏拉图论立法者教育
- 2022年
- 柏拉图把立法者教育视为实现法律统治的次好政制的关键环节。在《法义》中,他首先以克里特法律为例,分析了法治的结构性难题,进而得出结论,着眼于战争的立功不应成为立法的目标,立功立法观克服不了法治的结构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须从立功转向立德。立法者教育须以立德为价值取向,使立法者认识德性的自然秩序,形成对立德立法观的主观认同,愿意以完整德性为依据,建立法律统治的秩序。
- 王江涛
- 关键词:柏拉图德性
- 从古典到早期现代:立法者科学的传统与继承
- 2022年
- 从古希腊到早期现代,政治思想家们保持着对于“立法者”的关注,并由此形成了一个立法者科学的传统。“立法者”作为人的意志和能力的集中体现,彰显的是有为的政治取向,而“科学”的古典意涵是为理解整全世界所作的理性努力。立法者科学是古典政治科学的首要议题,后者关涉的是对人本身及其关系世界和生存秩序的根本理解,以之为基础,前者致力于政治共同体的秩序奠立与维续,其中最重要的是立法者围绕政体展开的行动。在继承古典立法者科学传统之时,马基雅维里以降的思想家们虽然摒弃了德性政治观的取向,但他们对于政治的理解同样不局限于权力、制度、法律的层面,而是从对人的深层认识出发,在立法者这一焦点之下,关照人们生活方式的确立和政治秩序的整体性安排。
- 张旭
- 关键词:立法者政治科学政体政治共同体
相关作者
- 谢晖

- 作品数:213被引量:2,10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法律 民间法 法律解释 法治 诠释法律
- 刘武俊

- 作品数:209被引量:31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研究主题:中国法治 法治进程 法治 亮点 司法
- 师学良

-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 研究主题:柏拉图 《法律篇》 译注 法律篇 立法者
- 高勇

- 作品数:13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目的 刑事诉讼法 刑法目的 立法者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白阳

- 作品数:31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华通讯社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法治建设 法典 民法典 全国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