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09篇“ 空心螺钉内固定“的相关文章
倒三角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比较倒三角与正三角空心螺钉固定(CSIF)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FNF)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FN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34例;年龄28~60岁[(45.7±9.3)岁]。骨折Garden分型:Ⅰ型11例,Ⅱ型34例,Ⅲ型7例。骨折Pauwels分型:Ⅰ型33例,Ⅱ型13例,Ⅲ型6例。28例行倒三角CSIF治疗(倒三角组),24例行正三角CSIF治疗(正三角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行核医学三相骨显像及骨断层显像,比较2组骨折近端血供状况。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1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股骨头后倾角;末次随访时骨折不愈合率、股骨头缺血坏死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8~30个月[(24.2±5.6)个月]。术前2组骨折近端均存在广泛血供缺损;术后3个月,倒三角组骨折近端血供恢复优良率为92.9%(26/28),显著高于正三角组的70.8%(17/24)(P<0.05)。术前倒三角组与正三角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4.1±4.1)分、(43.5±5.1)分(P>0.05);术后1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倒三角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71.7±3.6)分、(87.0±3.6)分、(88.7±2.6)分,均显著高于正三角组的(65.0±5.4)分、(80.5±5.2)分、(82.6±4.0)分(P<0.05)。末次随访时,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同组术后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后1 d(P<0.05)。术前倒三角组和正三角组股骨头后倾角分别为(16.9±4.4)°、(16.8±5.0)°(P>0.05);术后3个月,倒三角组和正三角组股骨头后倾角分别为(8.9±1.9)°、(9.0±1.8)°(P>0.05)。术后3个月,2组股骨头后倾角均小于同组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2组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三角CSIF比较,倒三角CSIF治疗青壮年FNF具有骨折近端血供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势。
孟飞刘敏袁明刚崔林江吕成昱张海宁李利昕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股骨头全身成像血供重建
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4)。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淤血、不能承受体质量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4)。结论: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指标,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踝关节功能。
李剑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经跗骨窦入路小切口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相关角度变化
2025年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患者经跗骨窦入路小切口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对跟骨相关角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7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n=56,采用外侧L形切口结合钢板固定)和B组(n=51,采用跗骨窦入路小切口空心螺钉固定)。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Maryland足功能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Pearson法分析手术前后各影像学指标间及与Maryland足功能评分、VAS评分间的相关性,以及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差值与Maryland足功能评分、VAS评分改善率间的关系。结果 2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B组患者术后1个月Bohler角小于A组(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Bohler角、术后3个月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大于A组(P<0.05)。2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Maryland足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B组患者术后1、3、6个月Maryland足功能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P<0.05)。手术前后Bohler角、跟骨宽度、Gissane角、跟骨高度间均相关(P<0.05);术前跟骨宽度、跟骨高度与Maryland足功能评分、VAS评分无关(P>0.05),术前Bohler角、Gissane角与Maryland评分及VAS评分相关(P<0.05);术后Bohler角、跟骨宽度、Gissane角、跟骨高度均与Maryland足功能评分及VAS评分相关(P<0.05)。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手术前后差值与Maryland足功能评分、VAS评分改善率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经跗骨窦入路小切口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后,Bohler角、Gissane角与跟骨高度均增加,跟骨宽度减小,疗效优于外侧L形切口结合钢板固定治疗。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和跟骨高度的变化与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
刘铁成王大麟
关键词:跟骨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
微型钢板固定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后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观察在后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微型钢板固定空心螺钉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后踝关节骨折患者62例,按照不同治疗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空心螺钉固定,研究组(31例)采用微型钢板固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治疗优良率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3 d的丙二醛(MDA)、醛固酮(ALD)、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相较于空心螺钉固定,微型钢板固定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足踝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创伤应激刺激,安全性更高。
杨雷王磊秦万金
关键词:微型钢板内固定空心螺钉内固定并发症
基于下肢生物力学评估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跟骨骨折患者(SandersⅡ,Ⅲ型),男55例,女39例,年龄22~68岁,平均(46.12±6.19)岁。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研究组47例给予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生物力学指标、足踝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9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9±0.4)个月。研究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而手术时长、切口长度、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后3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而跟骨宽度、胫骨扭转、股骨旋、前足外翻、股骨外旋显著降低(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Bohler角、Gissane角、WHOQOL-BREF各项评分比对照组高,跟骨宽度、胫骨扭转、股骨旋、前足外翻、股骨外旋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足踝功能优良率(95.74%)较对照组(78.72%)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26%)较对照组(19.15%)低(P<0.05)。两组术后3个月WHOQOL-BREF中社会关系、环境、心里、生理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研究组生活质量更高。结论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足踝功能恢复,改善下肢生物力学,且并发症少,恢复快,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邓瑞晨肖洪岩魏新运杨伟胤谢云岗
关键词:跟骨骨折生物力学
微创跗骨窦切口联合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Ⅱ和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 探讨微创跗骨窦切口+经皮空心螺钉固定应用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SandersⅡ和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L”形切开钢板固定术治疗)和研究组(微创跗骨窦切口+经皮空心螺钉固定联合治疗)各60例。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影像学改善情况、足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 研究组临床各手术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5个月,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影像学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Maryland足功能、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经过微创跗骨窦切口+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其临床手术指标、疼痛程度、Gissane角、Bolher角、跟骨宽度、足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
韦晨晖
关键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跟骨骨折
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固定治疗McCrory-BladinⅢ型距骨外侧突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固定治疗McCrory-BladinⅢ型距骨外侧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3年7月黄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1例McCrory-BladinⅢ型骨外侧突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31例采取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关节活动度、跛行Hawkin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足踝功能恢复状况FAAM-ADL和FAAM-S评分的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3、6个月的骨痂生长情况Leeds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Lee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Lee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eeds评分较高,骨痂生长较好;(3)两组Leed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cCrory-BladinⅢ型骨外侧突骨折患者采取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可显著加快骨痂生长,改善足踝功能,减轻患者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林吉良吴远松
关键词:关节镜
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固定术后供养血管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固定术后供养血管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空心螺钉固定术后供养血管是否注射PRP将其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试验组患者空心螺钉固定术后于供养血管注射PRP,对照组患者空心螺钉固定术后不做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骨痂生长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16.915,P<0.001),完全负重所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12.610、8.213,P均<0.001),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1.685,P=0.095);术后1、3、6个月,试验组患者Harris评分、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t=8.919、6.118,P均<0.001;术后3个月:t=10.951、9.217,P均<0.001;术后6个月:t=7.024、6.937,P均<0.001);试验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0.19%(χ^(2)=7.185,P=0.007)。结论与单纯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相比,于空心螺钉固定术后给予供养血管注射PRP治疗股骨颈骨折,能够有效促进骨痂生长,明显缩短完全负重所需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股骨头坏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王芳张保龙齐欢欢牛婷婷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富血小板血浆骨痂生长
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多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探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多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接受多枚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的148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 a,依据是否发生ANFH将患者分为ANFH组和无ANFH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折至手术时间、受伤原因、骨折侧别、骨折移位情况、术前是否行皮牵引、复位质量、固定是否取出、术后开始负重时间等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多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后发生ANFH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多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后ANFH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148例接受多枚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的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后发生ANFH 24例,发生率为16.21%。ANFH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无ANFH组,骨折至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无ANFH组,骨折移位、复位不良占比显著高于无ANFH组,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显著短于无ANFH组(P<0.05);2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受伤原因、骨折侧别、术前是否行皮牵引、固定是否取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骨折至手术时间长、骨折移位是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多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后发生ANFH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211、1.235、3.000,P<0.05],复位质量好、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长是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多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后发生ANFH的保护因素(OR=0.275、0.010,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骨折至手术时间、骨折移位、复位质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预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多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后发生ANF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798、0.629、0.630、
曹志汤立新王海宇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空心螺钉固定联合保留后上支持带股方肌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比较空心螺钉固定联合保留后上支持带股方肌骨瓣与单纯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83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27例;年龄28~55岁[(42.7±3.2)岁]。骨折Garden分型:Ⅲ型22例,Ⅳ型61例;骨折Pauwels分型:Ⅰ型15例,Ⅱ型38例,Ⅲ型30例。40例行空心螺钉固定联合改良股方肌骨瓣治疗(空心螺钉联合骨瓣组),43例行单纯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空心螺钉组)。比较2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住院时长、切口愈合情况;术后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0~70个月[(40.0±1.2)个月]。空心螺钉联合骨瓣组手术时长为(105.2±2.7)min,术中出血量为(100.6±16.3)ml,均长于或多于空心螺钉组的(92.4±4.7)min、(92.5±14.6)ml(P<0.01)。空心螺钉联合骨瓣组下地负重时间为(12.1±1.4)周,早于空心螺钉组的(23.6±1.2)周(P<0.01)。2组住院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个月,2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空心螺钉联合骨瓣组VAS分别为(6.6±0.2)分、(4.5±0.3)分、(3.2±0.5)分、(2.6±0.4)分,均低于空心螺钉组的(7.0±0.1)分、(5.2±0.2)分、(3.9±0.4)分、(3.3±0.1)分(P<0.05或0.01)。术后1、3个月,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空心螺钉联合骨瓣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2.2±1.7)分、(90.0±1.4)分、(91.6±1.0)分,均高于空心螺钉组的(75.2±1.7)分、(83.4±1.9)分、(85.2±0.7)分(P<0.01)。末次随访时,空心螺钉联合骨瓣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2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2.5%;空心螺钉组优20例,良13例,
罗欢周田华李川浦路桥蔡兴博王腾孟晨张耀林徐永清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瓣骨螺丝

相关作者

蔡贤华
作品数:983被引量:2,182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髋臼
刘曦明
作品数:530被引量:1,254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髋臼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黄继锋
作品数:243被引量:814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治疗 生物力学 内固定 手术治疗 前路经寰枢关节
王华松
作品数:183被引量:62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髋臼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童飞飞
作品数:22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治疗 骨折 尺骨冠状突 尺骨冠突 空心螺钉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