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0篇“ 秧苗素质“的相关文章
籼型水稻恢复系的秧苗素质和产量分析
2024年
以9311为对照(CK),对11份新选育的籼型水稻恢复系进行秧苗素质和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恢复系7W1207、8W227、R1353的壮苗指数高、秧苗素质好且发根力强,即具有较高的株高、茎基宽、叶龄、单株叶面积、根干重、根冠比、发根数、发根最长根长和发根平均根长。与CK相比,除6W1844、7W1519外,其他9个恢复系的单株产量显著提高且增产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壮苗指数、发根力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因此,建议在水稻恢复系选育中将壮苗指数、发根力作为强优恢复系前期筛选的重要指标,秧苗素质好、发根力强、单株产量高的7W1207、8W227、R1353等3个恢复系可在今后的育种中加以利用。
邹梦思王晓忠苏锐罗靖凯黎江凤唐文帮张桂莲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秧苗素质发根力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索适宜长沙双季稻区机抛秧的育秧基质,以‘锦两优128’为试验品种,研究了8种不同水稻育秧基质对早稻秧苗素质、田间长势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化稻壳灰和营养土配比的育秧基质培育的秧苗出苗率和成秧率高、叶绿素含量高、地上部形态、地下部形态、分蘖能力均较好,且成本较低,产量表现优;其中,60%营养土+40%碳化稻壳灰处理培育的秧苗产量效益最高,适宜在长沙双季稻区机械抛秧推广应用。
钱艳杰李诚王冲勇姚艳红罗薇张奇王少希
关键词:水稻育秧基质秧苗素质
不同育秧基质对垦稻12秧苗素质的影响
2024年
为明确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营养土育苗,中禾育秧基质下水稻秧苗综合素质更强,尤其是秧苗的根长、百株干重、充实度、发根力根数,与常规营养土间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育苗优势明显,可替代常规营养土育苗。
于洪明胡法龙黄玉强
关键词:水稻育秧基质秧苗素质
不同育秧方式和播种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不同育秧装备和播种量水平下水稻机插秧育秧秧苗素质各项指标的差异,以W型、S型循环立体苗床和温室地面育秧作为不同育秧方式,设置每盘芽种120、160、200 g共3个播种量水平,展开试验。结果表明,在阴雨天气时,3个播种量水平下,S型装备育出的秧苗素质优于W型,但不及地面育秧;不同育秧方式的最佳播种量也不尽相同,W型和S型育秧装备的最佳播种量范围为芽种160~200 g/盘,而地面育苗方式的最佳播种量范围为芽种120~160 g/盘。本文研究结果为W型和S型循环立体育秧装备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李贵莲徐灿陈碧娟吴玉发刘霓红
关键词:水稻育秧育秧方式播种量秧苗素质
不同生物菌剂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2024年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6个处理(含CK),探讨了不同生物菌剂对龙粳31秧苗素质、田间防效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NK3-4生物菌剂的处理秧苗素质表现最佳,叶龄、根长、根数、茎基宽、百株地上干重分别较CK增加了0.3叶、0.7 cm、0.3条、0.3 cm、0.3 g;NK3-4生物菌剂田间防效达到36.6%;应用三环唑制剂的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NK3-4生物菌剂处理,与CK相比较分别增产29.4%、21.2%。根据促进水稻秧苗素质、稻瘟病防治以及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测评,自主研发的NK3-4生物菌剂表现优于其它生物菌剂,可作为防病促生菌进一步研究,为NK3-4生物菌剂后续开发成生物肥料、生防菌剂提供理论基础。
赵婷婷李鹏李德萍贺丹姜虹代红喜李明昊
关键词:生物菌剂水稻秧苗素质稻瘟病
基质棉水稻育秧方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以基质棉和普通营养土为供试材料进行试验,分析对比水稻成苗率、秧盘苗密度、秧苗素质、机插质量、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棉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有提高出苗率、苗密度、秧苗素质、机插质量的作用,移栽后表现为早活棵、早发棵,最终实现大穗增粒增产。
曹文雅杜德军
关键词:秧苗素质机插质量
不同育苗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探明常规育苗、托盘育苗和漂浮育苗3种方式对水稻育苗及大田生长的影响,以‘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比较相同播量下3种方式所育秧苗素质差异及对栽插质量、大田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育苗方式成苗率在71.7%-75.0%,其中漂浮育苗最高,三者的地上部性状无显著差异,但常规育苗根系数量及长度较托盘育苗和漂浮育苗分别增加21.4%、16.1%和3.3%、9.8%;漂浮育苗的空穴率和伤秧率分别为0.39%、0.78%,栽插质量最优;漂浮育苗分蘖高峰期分蘖数较托盘育苗和常规育苗分别增加9.8%和24.0%,但单株生物量积累有所降低;漂浮育秧最终成穗数较托盘育苗、常规育苗增加7.2%和8.1%,但每穗实粒数降低4.9%、4.6%,在最终产量上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来看,3种育苗方式都可育出健壮秧苗,并且栽插质量、大田生长和产量表现良好,在生产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钟平纪力孙春梅邵文奇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托盘育苗漂浮育苗秧苗素质
一次性接触施控释尿素对水稻秧苗素质及生长的影响
2024年
育秧箱接触施肥是一种轻简高效的控释肥施肥技术,将控释肥在水稻育秧时一次性集中施于种子附近,水稻根系紧密包裹住控释肥,水稻带肥移栽。在接触施肥条件下,研究控释尿素不同施用量以及不同育苗方式下的秧苗素质,并比较控释尿素不同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水稻育秧箱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地常规氮肥施用量(180 kg/hm2,折合每盘控释尿素1 509 g)为基准,按照常规育秧方式设置不同控释尿素氮用量(FFP,25%CRU、50%CRU、75%CRU、100%CRU),同时在50%CRU基础上设置另外2种育苗方式处理,即50%CRU+S1、50%CRU+S2处理,进行育秧试验,针对不同控释肥用量,模拟箱式育秧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育秧盘控释尿素用量为755 g时(50%CRU),水稻出苗率为83%,且秧苗素质秧苗生长发育均最佳,与常规育秧(FFP)相比,秧苗的地上部干重、充实度、壮秧指数分别提高22.50%、54.55%、70.00%;秧苗的根长、根系活力、苗高分别增加20.53%、67.00%、36.80%。当育秧盘控释尿素用量超过755 g时,育苗土含水量较低,土壤电导率(盐度)过高,导致秧苗素质显著降低。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FFP)相比,50%CRU、75%CRU、100%CRU处理的水稻,其成熟期叶绿素含量、株高、茎蘖数分别提高9.68%~10.04%、7.60%~9.57%、13.02%~15.72%,生育期延长8~10 d,每穗实粒数、产量分别增加13.71%~30.64%、18.88%~43.68%。施用控释尿素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其中100%CRU处理的产量最高。育秧盘控释尿素接触施肥量为755 g(50%CRU)时,水稻秧苗素质秧苗生长发育显著优于常规育秧;当育秧盘控释尿素量高于755 g(75%CRU、100%CRU)时,水稻的出苗率、秧苗素质下降,2组优化处理在育苗阶段未表现出优势。育秧盘控释尿素接触施肥量为1 509 g(100%CRU)时,水稻的产量最高,施用控释尿素的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因此,综合考虑秧苗素质
李锦涛胡洋李炫丁紫娟胡仁杨朔聂玺斌曹兵黄飞侯俊
关键词:控释尿素水稻秧苗素质水稻产量
钵体育苗技术对龙粳66秧苗素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4年
试验选取龙粳66作为供试品种,探究了钵体育苗技术与传统平盘育苗技术对水稻秧苗素质、生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特性的的影响。结果表明,钵体育苗的最长根长显著优于平盘育苗。在生育期特性方面,钵体育苗显示出较低的株高但更高的分蘖数,且叶色变化高峰要早于平盘育苗。在产量构成要素方面,钵体育苗的每穴穗数显著优于平盘育苗,从而使计算产量显著高于平盘处理,而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间的差异较小。品质方面,钵体育苗加工及外观品质方面略逊于平盘处理。而钵体育苗在黏度和平衡度方面优于平盘处理,蛋白质含量高于平盘育苗。钵体育苗在食味方面表现有所差异,钵体育苗相比平盘育苗米饭食味值更高,但稻米食味值却更低。
赫兵吴小阳王晓航郎红党姝王帅李超
关键词:水稻钵体育苗秧苗素质
育秧材料对钵苗机械有序抛栽水稻秧苗素质和大田生长的影响
2024年
为探明不同育秧材料对机械有序抛秧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以营养土和育秧基质为试验材料,考查不同育秧材料对秧苗素质、抛栽质量及大田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营养土掺混30%~50%基质制备的育秧材料培育秧苗,秧苗素质好、叶色正常、根系发达、穴内盘根好、漏抛率低、入泥浅,可实现早生快发、提高产量的目标。
纪根学章向祝刘玉霞陈敏洪霞胡志勤
关键词:水稻钵苗秧苗素质

相关作者

纪力
作品数:74被引量:188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秧苗素质 草木灰 机插秧 水稻 育秧
陈川
作品数:129被引量:381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机插秧 草木灰 秧苗素质 育秧
庄春
作品数:113被引量:367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机插秧 草木灰 秧苗素质 育秧
邵文奇
作品数:100被引量:297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草木灰 秧苗素质 机插秧 水稻 育秧
钟平
作品数:96被引量:334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草木灰 机插秧 水稻 秧苗素质 水稻机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