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0篇“ 种子形态“的相关文章
- 铁筷子的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
- 2024年
- 通过观察铁筷子(Helleborus thibetanus)种子形态,测定种子吸水率及含水量等指标,探究不同温度及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赤霉素-温度协同处理对铁筷子种子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的影响,探寻打破铁筷子种子休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铁筷子种子的平均长度为(4.24±0.12)mm,平均宽度为(2.41±0.08)mm;25℃处理14 d后再4℃处理14 d的处理对铁筷子种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此时种子的发芽率为90.00%,相较对照组提高了6.67%。质量浓度为200 mg·L^(-1)的赤霉素处理对铁筷子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最佳,此时发芽率为96.67%,相较对照组提高了23.34%,发芽启动时间缩短了18.66 d。赤霉素-温度协同处理对铁筷子种子萌发无显著促进作用。
- 杨玲龚潇玉曹晓云江柳桥杜灵娟
- 关键词:种子萌发种子休眠赤霉素
- 檀香紫檀优树及其嫁接无性系间种子形态和萌发特征变异
- 2024年
- 檀香紫檀是世界上最为名贵的红木树种之一,其在我国的规模发展受制于种子生产。最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利用优树材料在海南岛尖峰岭营建了檀香紫檀嫁接无性系采种园,目前已开花结实,其种子品质及其与优树间差异尚待研究。以海南岛尖峰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试验站引种园檀香紫檀6株优树及其在采种园内的嫁接无性系为对象,采集种子测定其形态性状,并采用双层滤纸法开展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1)无论是优树还是其嫁接无性系,其种子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远小于芽苗生长性状,种子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说明其芽苗生长变异较种子形态变异更丰富;(2)檀香紫檀优树间种子长度差异显著(P<0.05),以7号优树为最大,嫁接无性系间种子长度、宽度和厚度均差异显著,其长度和宽度以9^(#)号无性系为最大,厚度以7^(#)号无性系为最大;(3)优树间和无性系间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差异显著,优树中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以3号和9号为最高,无性系则均以5^(#)号为最高,优树间上胚轴、下胚轴和胚根长度以及芽苗总长度均差异显著,均以3号优树为最大,无性系间胚根长度和芽苗总长度差异显著,均以7^(#)号无性系为最大,说明优树间和无性系间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均存在丰富变异;(4)优树与其对应无性系间种子形态、萌发和芽苗生长性状差异显著性因基因型而异,整体而言,无性系的种子长度和宽度大于其对应优树,其种子发芽和芽苗生长表现优于其对应优树;(5)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极显著(P<0.01),种子越饱满,发芽率越高。总而言之,檀香紫檀采种园的种子在形态和萌发上整体优于引种园的优树;而且种子千粒重在优树间、嫁接无性系间以及优树与其对应无性系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采种园种子较为饱满,其总体均值接�
- 林鸣亮陈仁利王春胜陈金辉曾杰林培群
- 关键词:优树种子形态种子萌发
-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小麦种子形态和成分性状的自动化检测算法开发
- 2024年
-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产量与中国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基于小麦种子外部形态与内部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对高通量鉴定其品质和活力意义重大。针对当前种子检测通量及准确性的限制,本研究通过多学科融合,结合多光谱成像、计算机视觉、自动化图像处理等技术,开发了一种通过多光谱图像从近百粒种子中快速提取单粒、并在单粒尺度完成外部形态(如种子面积、长度、宽度与圆度等)和内部物质成分(如植物色素、淀粉、植物油脂与水分含量等)量化分析的算法。针对所选的15个小麦品种,算法对1 347粒种子形态性状的分析结果与人工测量结果间的决定系数(R2)为面积0.900 (RMSE=1.504)、长度0.981 (RMSE=0.188)、宽度0.911 (RMSE=0.795);对513粒种子的六个关键光谱波段的R2为0.973、0.970、0.983、0.953、0.891、0.893;以上P值均小于0.005。在此基础上,通过形态与光谱性状的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本研究还构建了区分不同品种小麦种子的分类方法,进而探索了重要种子农艺性状(如种子破损区域及种胚检测等)的自动鉴选算法,为种子活力和品质的高通量检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 李鸿岩戴杰周洁闻桢杰Phil Howell周济
- 关键词:小麦
- 种子形态结构特征对抗逆境能力的影响
- 2024年
- 种子是植物繁殖和保障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关键,理解其形态特征对逆境的适应性有重要的生态和农业意义。基于此,聚焦于种子形态特征(包括大小、形状和种皮特性)及其在植物适应环境逆境中的作用,旨在阐明这些特征影响种子生存能力和萌发率的机制。阐述了种子的物理结构与其在干旱、盐碱和低温条件下的表现,探讨了种子形态特征对植物抗逆境能力的影响。此外,分析了种子形态特征在现代种业技术和种子储存中的应用,旨在为农业生产和种子栽培技术的进步提供理论支持。
- 解玉玲
- 关键词:种子形态结构特征
- 区域尺度蒙古栎种子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024年
- 暖干化背景下,为了解蒙古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在区域尺度上采集14个蒙古栎种群的种子样品,测定并计算其形态指标,探讨了区域尺度上种子形态变异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长度和宽度在种群间差异极显著,但长宽比差异不显著。种子长度、宽度和百粒重与年降水量、干燥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年均温、海拔、纬度与各形态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种子长宽比随环境改变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大致趋于稳定。本研究结果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掌握蒙古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响应机制提供了基础。
- 吕鹏程
- 关键词:气候因子蒙古栎种子形态
- 4个群体偃松种子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变异分析
- 2024年
- 以4个群体偃松种子为研究材料,对种子形态数量指标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进行变异分析、多重比较、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并探讨偃松种子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偃松种子形态数量性状存在一定的变异,其中种仁重变异系数最高,达到17.53%;出仁率变异系数最低,为4.45%。偃松种仁的营养成分包括油脂、蛋白质、多糖、粗纤维等。其中油脂含量占比最高,为61.97%,变异系数较低,为3.05%;蛋白质占比20.01%,变异系数也较低,为4.99%;粗多糖变异系数最高,为14.50%。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偃松种子表型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在群体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阿龙山地区偃松种长、种宽、百粒重、种仁重、种皮重、出仁率、蛋白质含量的数值都最大,数值分别为8.89 mm、7.11 mm、12.03 g、0.059 9 g、0.069 3 g、46.89%、21.11%,分别高出群体平均值11.13%、16.08%、21.64%、25.58%、21.79%、5.32%,分别高出群体最低值21.45%、27.19%、44.77%、50.13%、42.01%、11.25%、13.31%。阿木尔地区的偃松种子脂肪、粗多糖、粗纤维含量最高,数值分别为64.05%、1.31%、11.81%,分别高出群体平均值3.36%、21.30%、1.72%,分别高出群体最低值8.10%、42.39%、3.69%。相关分析表明:各形态数量性状之间互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形态数量性状和蛋白质之间互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形态数量性状和其他营养成分之间基本成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群体选择中可以联合选择出种长、种宽、百粒重、种仁重、出仁率、蛋白质兼优的群体。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阿龙山群体的综合得分最高,最终选择阿龙山群体为优良群体。
- 于宏影黄有龙南方王思瑶孔远呼荣梅
- 关键词:偃松种子营养成分
- 不同种源蕨麻种子形态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系统分析来自不同种源蕨麻的种子表型性状,系统揭示蕨麻种子的性状变异程度和形态特征多样性。【方法】以30份不同种源蕨麻种子为材料,测定其长、宽、周长、厚度、长宽比以及千粒重等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1)蕨麻种子6个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性状也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种子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大(23.91%),是筛选品种较重要的指标;2)种子厚度和种子千粒重与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长宽比以及种子周长都呈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表明种子厚度和种子千粒重可以作为蕨麻优良品种筛选的重要指标;3)30份种源种子可以聚类为5个类群,其中类群2和类群3的各指标量均较大,可以作为品种筛选的候选群体;4)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表明,种子厚度、种子千粒重和种子长度是影响蕨麻种子性状的主要因素,而种源4的综合性状得分最高,为2.35,是最佳品种选育的候选。【结论】种源4为综合性状俱佳的种质,可以将其作为蕨麻新品种筛选的候选和主要种植的种源。研究结果可为蕨麻新品种选育提供该理论依据。
- 田甜吕博文李涛李军乔
- 关键词:种子性状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果实种子形态在陶艺创作上的表现
- 果实种子在自然界中拥有多样性,无论是其形态造型、表层纹理还是色彩搭配,都富有美的秩序感。本文通过探讨在陶艺中如何通过对它们的形态结构进行模仿再现、抽象提取等手法,来针对几个种类果实种子进行择取、分析、概括,采用“以形构象...
- 尹美华
- 长刺蒺藜草两异型种子形态和萌发过程的生理动态特征比较
- 2024年
- 长刺蒺藜草刺苞内含有M型和P型两异型种子,两异型种子萌发具有异时性,是其适应异质性环境的策略。为了揭示导致两异型种子异时萌发的内在生理因素,本研究首先比较了两异型种子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指标,同时测定了萌发过程中(干燥、吸胀、露白和出芽期)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长刺蒺藜草异型种子(M型、P型、刺苞内M型)千粒重、吸水量和萌发率的变化趋势为:刺苞内M型>M型>P型;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为:P型>M型>刺苞。P型种子比M型种子种皮致密,淀粉粒出现水解孔滞后,且水解孔更小;干燥期P型种子的脱落酸(ABA)含量显著高于M型种子,而露白期P型种子赤霉素(GA_(4))含量高于M型种子;M型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干燥、吸胀和露白阶段均高于P型种子;在萌发前期(干燥和吸胀期)两异型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在露白和出芽期P型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M型种子;干燥、吸胀和露白期M型种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显著高于P型种子,出芽期P型种子显著高于M型种子。综上所述,M型种子先于P型种子萌发,这与种皮结构、ABA/GA_(4)、可溶性蛋白含量和G6PDH活性显著相关,与可溶性糖基础含量无关,M型种子和P型种子的内在萌发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可为制定长刺蒺藜草种子引发剂提供理论指导。
- 郝丽芬徐晓阳季玉王瑞吴德宝李宇宇林克剑
- 关键词:脱落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 种子形态标记扩繁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植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领域,具体公开了种子形态标记扩繁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良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统和/或如何获得高纯度的雄性不育后代。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用含有恢复基因和筛选基因...
- 赖锦盛赵海铭宋伟彬
相关作者
- 何平

- 作品数:186被引量:1,662H指数:23
- 供职机构: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濒危植物 缙云卫矛 盐胁迫 种子萌发 长柄双花木
- 林祁

- 作品数:100被引量:572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植物 后选模式 后选模式指定 五味子科 新异名
- 韩鲁艳

- 作品数:9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研究主题:黄土丘陵沟壑区 种子形态 植被恢复 种子库 土壤抗蚀性
- 刘长江

- 作品数:32被引量:5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植物遗存 种子 种子形态 环境考古学 植物
- 王奎玲

- 作品数:148被引量:770H指数:13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耐冬山茶 种子萌发 种子 扦插 青岛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