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63篇“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相关文章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商标权不当行使案件中的适用被引量:4
2023年
本文梳理了涉及商标权不当行使的18件民事诉讼案件,归纳其要点,评析裁判得失,由此探讨不当行使行为的认定方式和规制模式。商标权不当行使行为的规制核心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适用问题。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作为一般条款,无法采用“构成要件—法律效果”的适用框架,应当引入动态系统论方法,识别出认定行使行为构成权利滥用所需考虑的各个要素及其权重综合作出判定。对于商标权不当行使中最主要的恶意注册商标并行使权利的行为,无论是根据司法解释还是动态系统论方法,都应当基于其作为主要目的的恶意直接认定构成权利滥用。由此总结出依据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规制商标权不当行使行为所需考虑的四个方面:权利外观、行使行为、滥用认定和法律后果。
钟鸣
关键词:权利滥用不当行使商标权恶意注册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中的私权保护——以新冠疫情防控为视角
随着私权密度的不断增加、公民对权利保护意识的增强,各种私权与公共利益间的冲突与碰撞时有发生,也需要借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进行规制。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公民行使权利应当符合权利的设定目的,不得借行使权利之名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
李思慧
关键词:权利滥用私权保护公共利益权利冲突
版权制度中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适用研究
由视觉中国“黑洞事件”引发的版权滥用的话题,再到《著作权法》修正草案中将版权滥用规定在版权制度中引起学界争论,版权滥用现象作为一个热点话题一直被公众讨论。关于版权滥用引发以下思考:版权滥用现象是否存在?版权滥用行为如何界...
潘竹姣
关键词:版权滥用
恶意注册的商标权滥用规制研究——以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适用为视角
滥用恶意取得的商标权的行为在实践中大量存在。我国早期民事司法中甚至支持相应的滥用请求,这不仅“激励”了恶意注册产生,而且将商标民事保护程序异化为抢注人的牟利工具,助长了符号圈地现象。针对此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导案例82...
许耀乘
关键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类型化
文献传递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密切接触者隔离机制实施中的适用——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
2021年
密切接触者隔离是新冠疫情防控的有效防控手段,其实施过程既要保障密切接触者权利,又要防止密切接触者滥用权利,因此讨论二者之间的平衡协调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密切接触者依法享有获取医疗指导救治、获取必要生活资料、个人隐私受保护、不受歧视等合法民事权益,但同时亦出现隐瞒行踪信息、拒绝或脱离隔离、行使权利超过必要限度等权利滥用情形。从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隔离机制实施中的理解适用出发,可以通过分析故意或过失、权利行使目的与行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判断密切接触者是否构成滥用权利。在未来的规则建构完善上,可以采用列举方式,明确密切接触者隔离中的权利内容,具体化禁止权利滥用的判断标准,同时坚持以最小侵害方式实施密切接触者隔离机制,加强疫情防控中的监督保护力度,平衡密切接触者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李伟孙艳
关键词:禁止权利滥用密切接触者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对于规制个人信息过度处理的适用
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促使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推动着政治、经济、社会的进步。各种打车软件、外卖软件、支付软件、购物软件等现代信息科技产品的应用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与快捷的同时,也使得个人信息这种能够识别特定自然人,兼具...
郭熙龙
关键词:民法总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个人信息司法适用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司法适用研究
在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的当下,其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极易引发个人权益和他人权益甚至是社会公众利益的摩擦,这就需要适用“禁止权利滥用理论”来调节其间产生的冲突,避免不当行使权利而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禁止权利滥用理论指的是...
王文文
关键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司法适用诚实信用侵权行为民事权利
相邻关系中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适用被引量:1
2019年
在相邻关系中当事人行使权利时必然受到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限制。而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形成明确的权利滥用的判断标准,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无法正确适用,需要构建具体化的判断标准。明确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相邻关系中权利人行使权利的外部限制,相邻关系中涉及的容忍义务的遵守与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适用两者并不冲突,并且容忍义务成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具体化的工具,采用比例原则作为判断标准,以便更好的将其适用在相邻关系之中。
真煜茜
关键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容忍义务比例原则
论《民法总则》中的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019年
我国《民法总则》第132条正式确立了民事领域中的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由于民事主体如何行使权利,完全是依其个人意思决定的,所以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本质上就是对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但这种限制通过民法宪法化和权利社会化的理论获得其正当性。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一项法律原则,因此有必要分析其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
姚伟东
关键词:权利滥用构成要件法律效果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中的私权保护——以一则“围墙拆除案”展开被引量:8
2019年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权利社会化之产物,同时亦为民法协调私益与公共利益冲突之途径。在权利滥用之评判标准由主观的"恶用权利"转向客观的"利益衡量"之际,私权在抽象的公共利益面前更易遭受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不当限制。行为自由系民法基本之价值取向之一,在利益衡量的论证中,非有充分且正当的理由,法官不得禁止私权行使。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之适用通常并非利益协调的终局结果,因公共利益优先保护而被禁止行使权利的私主体常因此受有明显的利益损失,对此,民法应采借相邻关系中的"分级救济"理念,视私主体利益损失之程度而赋予其以相应请求权,始符合公平正义之要求。
李洪健
关键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公共利益私权保护

相关作者

孙健军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权力滥用 权利保护 民法 自由裁量权
丁世荣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研究主题: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立法环境
徐颖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控制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民事权利 现代社会 权利滥用
徐家宁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民事活动 权利滥用 社会公共秩序
张瑞
作品数:20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脑机接口 视觉刺激 智能轮椅 共济失调 家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