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2 篇“ 磺胺嘧啶锌 “的相关文章
纳米银抗菌敷料+磺胺 嘧啶 锌 软膏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2025年 剖析烧伤患者护理中联合应用纳米银抗菌敷料+磺胺 嘧啶 锌 软膏的临床效用。方法 围绕烧伤患者开展,例数是78例,1:1划分至常规组与研究组,分别对应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纳米银抗菌敷料+磺胺 嘧啶 锌 软软膏,设定评价指标,结果 护理模式优劣。结果 研究组愈合指标、治疗有效性、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烧伤患者护理中加入纳米银抗菌敷料+磺胺 嘧啶 锌 软膏干预效果显著,凸显有效性、可行性及安全性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 杨莹 李娟 贾丽娜关键词:烧伤护理 磺胺嘧啶锌软膏 一种磺胺 嘧啶 锌 原料中铅盐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用化学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磺胺 嘧啶 锌 原料中铅盐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量取铅单元素标准溶液,用硝酸溶液稀释至含不同浓度铅的线性溶液;S2、称取样品,并加入硝酸,进行消解溶解,得到磺胺 嘧啶 锌 供试... 卢玉凤 李洁 刘英 李茜 李倚天 杨博涵磺胺 嘧啶 锌 软膏在烧伤伤口的抗菌和创面修复作用研究2024年 目的:评析磺胺 嘧啶 锌 软膏作用于烧伤患者伤口抗菌和创面修复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院内就诊治疗的100例烧伤创面患者纳入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50例,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与观察组(50例,磺胺 嘧啶 锌 软膏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恢复指标、创面细菌含量、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细菌含量分别呈逐渐上升、下降的趋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磺胺 嘧啶 锌 软膏合理应用到烧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确切疗效,该治疗方式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提升肉芽组织生长速率与生活质量。 肖益伟 杨新蕾 雷磊 孟红阳 许建允关键词:磺胺嘧啶锌软膏 表皮生长因子 抗菌 创面修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磺胺 嘧啶 锌 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磺胺 嘧啶 锌 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通过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磺胺 嘧啶 锌 凝胶治疗,提升其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兰曦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湿润烧伤膏联合复方磺胺 嘧啶 锌 凝胶治疗头面部烧伤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复方磺胺 嘧啶 锌 凝胶治疗头面部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12月在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就诊的82例头面部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涂抹复方磺胺 嘧啶 锌 凝胶厚度0.15~0.35 mm,1次/d;治疗组涂抹复方磺胺 嘧啶 锌 凝胶与湿润烧伤膏1∶3混合物厚度约1 mm。两组持续治疗14 d。评估两组的总有效率、主观疼痛程度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41%,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低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TL)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P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复方磺胺 嘧啶 锌 凝胶可提高头面部烧伤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凝血功能。 陈越 孟艳斌 白培懿 任锋关键词:湿润烧伤膏 头面部烧伤 VAS评分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计数 湿润烧伤膏+磺胺 嘧啶 锌 乳膏+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研究烧伤患者接受湿润烧伤膏+磺胺 嘧啶 锌 乳膏+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入本研究的样本总数量为58例,均为面积2%~10%、深度为二度的烧烫伤患者,纳入时间为2021年9月到2022年12月,按照单双号分组方法划为对照组跟实验组,治疗方案分别采用单一湿润烧伤膏(n=29)、湿润烧伤膏+磺胺 嘧啶 锌 乳膏+生长因子凝胶(n=29),将两组治疗效果实施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创面愈合修复、炎症指标、临床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总疗效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通过采用湿润烧伤膏+磺胺 嘧啶 锌 乳膏+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方案,能够使烧伤患者拥有更好的预后效果,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普及。 陈香 徐刚关键词:烧伤 湿润烧伤膏 复方磺胺 嘧啶 锌 凝胶与利凡诺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对比复方磺胺 嘧啶 锌 凝胶与利凡诺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常规碘伏换药处理后复方磺胺 嘧啶 锌 凝胶敷于腿部溃疡处,对照组在常规碘伏换药后利凡诺纱布敷于腿部溃疡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缩小率,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创面分泌物。结果观察组治疗第3天及第7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肿胀消退、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时两组溃疡面积缩小率和愈合率无明显变化(P>0.05),自治疗第2周开始以及治疗3周、4周的观察组溃疡面积缩小率和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复方磺胺 嘧啶 锌 凝胶对腿部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推广应用。 王行海 廖玉萍 郭建刚 孔祥威关键词:利凡诺 下肢静脉性溃疡 磺胺 嘧啶 锌 软膏质量评价2023年 目的对磺胺 嘧啶 锌 软膏的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建立HPLC法测定磺胺 嘧啶 锌 软膏的含量、有关物质与抑菌剂含量,并开展水活度、抑菌效力、酸碱度、体外释放等相关探索性研究项目。采用法定标准检验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对国家药品抽检的29批次样品与调研企业收集的样品进行检验,并对测定结果统计分析与汇总,进而科学公正地评价其质量。结果法定标准检验结果显示,29批次磺胺 嘧啶 锌 软膏的合格率为100%。探索性研究提示磺胺 嘧啶 锌 软膏的处方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可通过优化处方设计提高释放率和降低黏稠度,并选择合适的抑菌剂种类,增强对真菌的抑菌效力等改善产品疗效。同时,提示原料质量与软膏生产过程控制对软膏质量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现行标准中鉴别项有待优化,含量测定方法为永停滴定法,受基质干扰,新建专属性更强的HPLC法。结论目前磺胺 嘧啶 锌 软膏整体质量一般,软膏和原料质量标准有待提高,建议企业优化处方设计,同时关注原料质量与软膏生产过程控制,从而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卢玉凤 李洁 李少杰 李茜 梅芊 林红军 刘英关键词:磺胺嘧啶锌软膏 抑菌剂 包材 一种改良的磺胺 嘧啶 锌 银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的磺胺 嘧啶 锌 银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改良的磺胺 嘧啶 锌 银霜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制备用原料:磺胺 嘧啶 锌 200~700份、磺胺 嘧啶 银200~600份,地榆150份,黄芪100~400份,... 闫利文献传递 包装盒(磺胺 嘧啶 锌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磺胺 嘧啶 锌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用于药膏的外包装盒使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图案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 穆竟伟
相关作者
刘素娟 作品数:29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荧光材料 吡啶 分子式 偶联反应 墨鱼 康晶燕 作品数:43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荧光材料 晶系 偶联反应 分子式 吡啶 李星 作品数:388 被引量:65 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晶系 荧光材料 晶胞参数 乳清酸 电化学实验 赵亚云 作品数:111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荧光材料 晶系 偶联反应 钯 吡啶 赵秀华 作品数:73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偶联反应 荧光材料 吡啶 物理化学性能 磺胺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