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 篇“ 硫化-胺法 “的相关文章
硫化 —胺 法 浮选菱锌矿体系中两相和三相泡沫的性能研究2024年 硫化 —胺 法 是氧化锌的主要选别方法 之一,在工业生产中的指标较好,但存在浮选泡沫发黏、难消泡的问题。研究了硫化 -胺 法 浮选菱锌矿体系中两相泡沫和三相泡沫的性能,考察了硫化 钠用量、十二胺 用量、矿物含量、矿物粒度、矿物种类等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并测试了不同矿物含量的矿浆黏度。结果表明,在采用硫化 —胺 法 浮选菱锌矿时,加入硫化 钠能够提高两相和三相泡沫的稳定性。不同粒度的矿物颗粒对泡沫稳定性影响不同,加入-74+37μm粒级的菱锌矿和石英颗粒均能够降低泡沫稳定性,而加入-37μm粒级的菱锌矿和石英颗粒均能够提高泡沫稳定性,-18μm的石英颗粒影响尤为明显。当十二胺 与微细粒级石英共同存在时,浮选泡沫尤为稳定。加入石英颗粒后的三相泡沫半衰期均高于菱锌矿,这是由于石英矿浆的黏度高于菱锌矿,因而泡沫液膜的Marangoni效应增强,导致排液速率变慢,泡沫液膜变薄速率下降,泡沫稳定性更强。 李超 罗溪梅 齐琳萍 宋振国 王云帆关键词:十二胺 菱锌矿 硫化钠 低品位氧化锌矿硫化 -胺 法 分选试验 被引量:8 2017年 随着大量易选硫化 锌矿资源的不断消耗,细粒难选低品位氧化锌矿逐渐成为重要原料。本文针对云南兰坪大量低品位氧化锌矿石,其含锌6.52%,锌的氧化率94.62%,采用硫化 -胺 法 浮选工艺流程,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药剂用量等因素对锌浮选过程的影响。在磨矿细度为-0.074mm 90%时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三次精选的闭路流程,获得锌精矿产率9.70%,Zn品位44.09%,Zn回收率66.35%较好指标。本研究对我国低品位氧化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张鹏飞 谢海云 丁超 刘榕鑫 高利坤 童雄关键词:低品位氧化锌矿 浮选 硫化-胺法 选矿试验 硫化 —胺 法 浮选菱锌矿的理论与工艺研究硫化 —胺 浮选法 已经成为浮选氧化锌的主要方法 ,本文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和对云南某氧化铅锌矿实际矿石的浮选试验,研究了捕收剂、碳酸钠、硫化 钠以及抑制剂六偏磷酸钠和水玻璃对硫化 —胺 法 浮选氧化锌矿的影响,并且利用Zeta电位测试、... 李来顺关键词:氧化铅锌矿 菱锌矿 硫化钠 氧化锌矿硫化 -胺 法 浮选机理 被引量:11 2012年 概述了硫化 -胺 法 的浮选机理,指出氧化锌矿硫化 浮选的最佳pH值为7~12。氧化锌矿经硫化 后,形成与硫化 矿近似的矿物表面,用黄药或胺 类捕收剂可得到有效捕收。 孙政元 马卫红 廖璐 孟康关键词:氧化锌矿 硫化-胺法 浮选机理 氧化锌矿硫化 -胺 法 浮选及浸出研究 被引量:15 2007年 文章对广西河池氧化锌矿进行了浮选分离和硫酸浸出试验,初步探讨了该氧化锌矿石的可选性。浮选可获得锌精矿品位24.52%,回收率69.27%。结果表明可回收氧化锌精矿,但由于氧化锌矿石浮选过程中矿泥和可溶性盐的不良影响使得矿石指标不好。试验还研究了氧化锌矿的浸出。在浸出试验过程中主要考察了加酸方式及固液比对锌的浸出率的影响。试验可获得锌的浸出率为80.39%。浸出效果比较好。 唐双华 覃文庆 何名飞 张雁生 陈玉平关键词:氧化锌矿 浮选 浸出 白铅矿(PbCO_(3))和菱锌矿(ZnCO_(3))硫化 机理的DFT研究 被引量:2 2024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比较研究白铅矿(PbCO_(3))和菱锌矿(ZnCO_(3))硫化 机理的差异。通过在PbCO_(3)/ZnCO_(3)表面构建Pb-S/Zn-S层来模拟硫化 结构。层距和Mulliken电荷的结果表明,PbCO_(3)上形成稳定的Pb-S层,而ZnCO_(3)上形成的Zn-S层不稳定。由于Pb-S层具有高的共价性,而Zn-S层具有高的离子性,因此,硫化 -黄药法 对PbCO_(3)浮选有效,对ZnCO_(3)浮选无效。为了回收ZnCO_(3),需要强离子性捕收剂,因此,硫化 -胺 法 在ZnCO_(3)浮选中应用较广。PbCO_(3)和ZnCO_(3)表面硫化 层结构和浮选行为差异主要是由于金属离子(Pb^(2+)和Zn^(2+))和配体(O配体和S配体)极化率的不同以及Zn^(2+)3d^(10)轨道的惰性造成的。 陈晔 唐箫琴 陈建华 刘萌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白铅矿 菱锌矿 硫化-胺法 陕西某氧化锌矿浮选-重选联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以陕西某氧化锌矿为研究对象,原矿中有价元素锌含量为18.10%,主要以碳酸盐及硅酸盐形态存在,分布率分别为55.46%和43.09%。采用“浮选-重选”的联合工艺流程,浮选中矿用重选选别,应用新型捕收剂KM-8,在磨矿细度-0.074 mm为75%,抑制剂六偏磷酸钠用量100 g/t,硫化 钠用量8 000 g/t,KM-8用量600g/t的条件下,最终获得了混合精矿锌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32.95%和88.03%的良好指标。实现了氧化锌矿不加温不脱泥浮选获得良好分选指标的目标,为该矿的高效利用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汪先道 马原琳 阚赛琼 杨林关键词:氧化锌矿 硫化-胺法 新型捕收剂 极低品位泥质难选氧化锌矿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017年 新疆某铅锌选矿厂尾矿主要为氧化锌矿,该氧化锌矿中Zn品位为1.26%、氧化率为76.38%;-15μm微细粒级含量为17.70%,矿石的含泥量较大;锌主要分布在+0.074 mm和-0.038 mm两个粒级;该氧化锌矿主要的可利用矿物为菱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属极低品位泥质难选氧化锌矿。该选矿厂现行的选矿工艺仅能有效回收矿石中的闪锌矿和方铅矿,而矿石中大量的氧化锌矿未能得到有效回收,造成资源浪费。为了有效回收矿石中的氧化锌矿,采用硫化 -胺 法 浮选工艺和浮选柱设备开展了系统的半工业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脱泥与不脱泥对比试验、脱泥量试验、捕收剂选择试验、捕收剂用量试验、硫化 钠用量试验、碳酸钠用量试验、水玻璃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试验条件为脱泥量10%、粗选药剂用量碳酸钠1000 g/t、水玻璃500 g/t、硫化 钠6000 g/t、新型胺 类捕收剂F210 30 g/t,采用两粗两精闭路浮选流程,得到的锌精矿中锌品位为28.64%、回收率为52.24%,实现了对该铅锌矿选矿厂尾矿中极低品位氧化锌矿的有效回收。 靳晨曦 马子龙 曹亦俊 廖寅飞 何棒关键词:氧化锌矿 脱泥 浮选 硫化-胺法 内蒙古某低品位氧化锌矿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内蒙古某低品位高氧化率混合锌矿的特点,采用先硫化 锌浮选-后氧化锌浮选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氧化锌浮选采用硫化 -胺 法 工艺。结果表明,在不脱泥,磨矿细度-0.074 mm 75%,经硫化 矿优先浮选,获得硫化 矿锌精矿品位59.89%,锌回收率32.92%;氧化矿硫化 胺 法 浮选获得锌精矿品位32.40%,锌回收率28.01%,有效实现了低品位氧化锌矿的浮选。 于凯 常庆伟 李文风关键词:氧化锌矿 浮选 硫化-胺法 缅甸南邓溴水氧化锌矿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缅甸南邓溴水氧化锌矿泥化严重,进行了脱泥后磨矿浮选和磨矿后脱泥浮选工艺的试验探讨。结果表明,脱泥后磨矿浮选锌回收率较直接磨矿后脱泥浮选高4.43%。在确定脱泥后磨矿浮选工艺的情况下,考察了磨矿细度、硫化 钠用量、十八胺 用量、分散剂种类与用量以及硫化 时间对该氧化锌矿石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硅酸钠作为分散剂优于六偏磷酸钠,硫化 时间为180s时,硫化 效果最佳,最终获得回收率为66.62%、品位29.35%的锌精矿。 周德炎 魏宗武关键词:氧化锌矿 脱泥 硫化-胺法
相关作者
魏宗武 作品数:225 被引量:443 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浮选 捕收剂 抑制剂 硫化钠 矿物 陈建华 作品数:256 被引量:1,313 H指数:2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浮选 捕收剂 有机抑制剂 浮选分离 硫化矿 周德炎 作品数:51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华锡集团 研究主题:浮选 硫化矿 锡石 选矿厂 铅 李玉琼 作品数:65 被引量:205 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浮选 捕收剂 氧化锌 电子结构 黄铁矿 韦华祖 作品数:53 被引量:95 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研究主题:浮选 选矿工艺研究 混合精矿 选矿工艺 选矿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