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9篇“ 瞬时弹性成像“的相关文章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瞬时弹性成像在慢性肝纤维化应用比较研究
2024年
比较采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瞬时弹性成像测量慢性肝纤维化患者肝脏弹性模量与分级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2023年6月肝纤四项检查(HA,LN,CIV,PIII)阳性患者35例,分别采用超声点式、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STE/STQ)、瞬时弹性成像(Fibro scan)测量肝脏硬度值和肝纤维化分期。结果 STE/STQ测得弹性模量为(10.1±2.8)kPa,Fibro scan测得弹性模量为(14.1±11.8)kPa,P=0.03。STE/STQ检出F2期以上肝纤维化34例,检出率97.1%。 Fibro scan检出F2期以上肝纤维化26例,检出率74.3%。两种弹性成像技术对同一患者分级相同25例,诊断符合率71.4%,两种不同方法分期的相关性皮尔逊R值=0.759,一致性k=0.59。结论 超声点式、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STE/STQ)、瞬时弹性成像(Fibro scan)均可有效检测慢性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高,一致性中等。
傅文杰赵蓉钟宇
关键词:慢性肝纤维化瞬时弹性成像
超声联合弹性成像瞬时弹性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对比
2024年
目的:比较超声联合弹性成像(Combi-Elasto)与瞬时弹性成像(TE)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92例CHB患者作为病例组,所有患者均行肝穿刺活检获得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S)结果,将S分为5期(S0~S4)。纳入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及对照组均行Combi-Elasto检查,测得评估肝纤维化的指标纤维化指数(F Index),行TE检查测量肝脏硬度以评估肝纤维化。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F Index、TE与病理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弹性成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各分期肝纤维化间F Index、TE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F Index与S1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2、S3及S4期F Index均高于对照组,TE随分期增大均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 Index、TE与肝纤维化分期(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0.787。Combi-Elasto、TE诊断≥S1、≥S2、≥S3及S4期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936、0.878;0.966、0.950;0.942、0.937;0.978、0.960。结论:Combi-Elasto在诊断≥S1期肝纤维化时诊断效能优于TE,在诊断≥S3期的效能相仿,诊断≥S2及S4期肝纤维化时稍优于TE。
陈必武
关键词:弹性成像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瞬时弹性成像诊断乙肝后肝硬化的价值研究
2024年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是诊断乙肝后肝硬化的无创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肝脏形态、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与半定量评分对乙肝后肝硬化进行诊断,瞬时弹性成像可通过肝脏硬度值对肝硬化进行诊断。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如何对肝硬化进行诊断以及其在临床上的诊断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是如何对肝硬化进行诊断以及其在临床上的诊断应用,二者联合诊断肝硬化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肝硬化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李芮姚云清
关键词:多普勒弹性成像技术肝硬化乙型肝炎
超声瞬时弹性成像参数对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评估效能的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超声瞬时弹性成像参数对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纤维化评估效能。方法 对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乙型肝炎合并NAFLD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开展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依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和Metavir纤维化评分将患者分为:F0-1组(42例)、F2-3组(45例)、F4组(23例)。检测其肝脏生物化学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应用肝脏瞬时弹性扫描仪检测其肝硬度值(LSM)。应用Spearman分析LSM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SM对乙型肝炎合并NAFLD患者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在性别、体质指数(BMI)、ALT、AST、ALP、LSM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LSM值与性别、BMI、ALT、AST呈正相关(r=0.105,r=0.162,r=0.184,r=0.167,P<0.05),且与ALP无明显相关性(r=0.019,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SM诊断乙型肝炎合并NAFLD患者不同肝纤维化程度F0-1级、F2-3级、F4级的AUC依次为0.910、0.828、0.92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91.3%,77.8%、78.3%,82.6%、84.4%;且截断值依次为6.28 kPa、6.98 kPa、10.45 kPa。结论 超声瞬时弹性成像参数评估乙型肝炎合并NAF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郑莹
关键词: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弹性成像技术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肝硬度特点,比较该技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和乙肝肝硬度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12月于江南大学附属无锡五院经临床确诊的4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50例乙肝患者的肝脏硬度特点,记录样本的肝硬度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比较肝硬度值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纤维化越重,肝硬度值越大。重度肝纤维化(S3~S4)时,自身免疫性肝炎和乙肝的肝硬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陈津津朱宏英秦菲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纤维化瞬时弹性成像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强肝化纤汤治疗慢性乙肝患者
2024年
分析FibroScan评价强肝化纤汤治疗CHB患者肝纤维化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本院76例CHB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疗法,观察组38例,联合强肝化纤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进行FibroScan检查,评估肝纤维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FS值、LSM值和肝功能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CHB患者强肝化纤汤治疗效果明确,采取FibroScan检查能评估肝纤维化情况,准确度高,具有推广价值。
丛苗苗陈超梅勇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纤维化
穴位埋线联合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治疗痰湿型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2024年
探讨中医穴位埋线治疗联合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治疗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来源于梧州市中医医院体检后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通过随机方式将所选中受试者划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干预,选用穴:中脘、足三里(双)、天枢(双)、梁门(双)、带脉(双)、水分(双)、脾俞(双)、阴陵泉(双)、丰隆(双)。治疗组予穴位埋线干预,选与对照组相同的穴位。疗程均为2个月,两组均适当运动及低盐低糖低脂饮食饮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脏瞬时弹性成像CAP值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和疗效评价。结果 从中医症状评分表可看出,从中医症状评分表看出,治疗后单项中医症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从降低FAP值方面,两组受试者的肝脏脂肪含量均有较好疗效(P<0.05),且治疗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穴位埋线效果更加明显,两组间FAP值差异经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穴位埋线能够更有效改善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更好的降低患者FAP值。(2)穴位埋线对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谢雯敏李妙欣彭跃文邱科燕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穴位埋线痰湿型
可视化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脂肪变定量分析评估消融术后肝功能损伤
2024年
目的探究新型可视化瞬时弹性成像(ViTE)和肝脂肪变定量分析(LiSA)技术在评估肝癌合并乙肝患者消融术后肝功能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消融治疗的肝癌合并乙肝患者129例。患者术前均进行ViTE和LiSA检查,并记录肝脏硬度E值和LiSA值。构建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E值、LiSA值与ALBI评分、体质指数(BMI)的相关性。根据围手术期ALBI分级变化,将患者分为肝功能无变化组和肝功能损伤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消融术后肝功能变化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值与ALBI评分呈强正相关(rs=0.686,P<0.001),LiSA值与BMI呈弱正相关(rs=0.338,P<0.001),而E值与BMI、LiSA值与ALBI评分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年龄、BMI、消融参数、E值、LiS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值、LiSA值和消融时间是消融术后肝功能损伤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消融术后肝功能损伤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具有较高的准确性(82.9%)。结论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基于ViTE和LiSA技术建立的无创性肝功能损伤预测模型可为肝癌合并乙肝患者消融围手术期肝功能变化提供个性化预测。
梁锡天杨威陈宇欣陈余韩雪程文
关键词:肝功能损伤
磁共振及超声瞬时弹性成像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定量评估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会导致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性癌。肝穿刺是诊断MAFLD的金标准。然而,有创检查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无创诊断MAFLD是未来发展趋势。目前主要的检查方法有超声瞬时弹性成像、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弹性成像等。因此,本文就MRI及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MAFLD定量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影像标记物。
王妙艳朱立红华晨辰钱超越章乐蒋昊翔
关键词:磁共振瞬时弹性成像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成像及血清HBsAg、HBV DNA联合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及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联合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3年4月淮南朝阳医院收治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者均接受肝脏穿刺活检判定肝纤维化分期,其中S0期14例、S1期20例、S2期21例、S3期13例、S4期9例。采用Mindray Hepatus 5检测仪检测肝硬度值,检测血清HBsAg、HBV DNA水平。结果S0~S1期、S2期、S3期、S4期肝硬度值分别为(6.02±1.41)、(9.11±1.46)、(11.26±1.38)、(13.05±1.59)kPa,S4期肝硬度值大于S3期,S3期肝硬度值大于S2期,S2期肝硬度值大于S0~S1期(P<0.05);S0~S1期、S2期、S3期、S4期HBsAg水平分别为(216.81±42.09)、(142.68±35.17)、(53.61±11.54)、(26.51±8.14)IU/mL,S0~S1期、S2期、S3期、S4期HBV DNA分别为(1.14××10^(6)±1.79×10^(5))、(1.06××10^(6)±1.54×10^(5))、(9.61×10^(5)±1.39×10^(5))、(8.47×10^(5)±1.33×10^(5))IU/mL,S0~S1期HBsAg水平高于S2期,S2期HBsAg水平高于S3期,S3期HBsAg水平高于S4期,S0~S1期HBV DNA水平高于S3期和S4期,S2期HBV DNA水平高于S4期(P<0.05);经ROC分析,肝硬度值与血清HBsAg、HBV DNA评估肝纤维化程度≥S2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95%CI:0.746~0.912)、0.747(95%CI:0.678~0.816)、0.723(95%CI:0.624~0.82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362 kPa、148.306 IU/mL、1.092××10^(6) IU/mL,敏感度分别为0.774、0.648、0.679,特异度分别为0.920、0.837、0.863,三项指标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861~0.953),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910、0.958,P<0.05。结论瞬时弹性成像及血清HBsAg、HBV DNA单独评估肝纤维化程度≥S2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较好的价值,联合评估时可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王大龙王涛王康娥
关键词:瞬时弹性成像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相关作者

陈国凤
作品数:158被引量:94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FIBROSCAN 乙型肝炎病毒
张健
作品数:298被引量:1,18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肝纤维化 酵母双杂交技术 FIBROSCAN
范建高
作品数:907被引量:8,854H指数:4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代谢综合征
韩萍
作品数:52被引量:415H指数:1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
研究主题:肝硬化 乙型 乙型肝炎病毒 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成像
邵清
作品数:109被引量:583H指数:1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FIBROSCAN 肝纤维化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