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9篇“ 直流联网工程“的相关文章
- 青藏直流联网工程直流谐波保护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介绍了青藏直流联网工程试运行期间发生的两次直流闭锁故障,分析了事故原因,并说明了相应的直流谐波保护修改措施。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换流器直流侧低次非特征谐波产生的机理以及直流谐波保护的逻辑原理。通过PSCAD/EMTDC软件对各类可能在直流线路中产生低次谐波的故障进行仿真,明确了各类故障在直流线路上产生谐波的次数以及含有率。最后提出:在原有谐波保护改进的基础上,令青藏直流新增的150Hz谐波保护,作为阀短路保护的后备保护。仿真证明此措施提高了工程的稳定性,也拓展了150Hz保护这一新型保护的适用范围。
- 吉程文俊刘宝宏刘婷婷符茜茜韩民晓
-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直流闭锁
- 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多年冻土地区杆塔基础的地温与变形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由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恶劣的工程地质条件,给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建设和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和经济难题。对工程沿线不同冻土类型、不同杆塔基础型式以及有无热棒处理措施的8个地段、10个基塔进行了地温和变形监测,并基于监测结果,分析了冻土地区杆塔基础地温和变形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预测了其在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为冻土区杆塔基础的设计和稳定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黄元生李鹏李鹏严福章
- 关键词: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多年冻土区杆塔基础地温
- 高海拔超长距光缆监测系统在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中的应用
- 随着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配套光通信系统的顺利建成,光缆远程监测将成为青藏线光缆线路维护管理的主要手段,针对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长距光通信系统,在分析其光缆线路高海拔、超长距、低损耗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高海拔超长距监测系统的基...
- 赵育良李海龙肖兵
- 关键词:光通信光缆线路远程监测系统架构设计
-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研究
-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高海拔、高寒地区建设规模最大、穿越多年冻土最长、施工难题最多的输变电工程,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电力天路”。为了优质高效建设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提高电网工程...
- 李斌
- 关键词:电力工业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学
- 热管及保温材料在青藏直流联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塔基热管措施应用效果,通过现场实测资料确定了热管年内工作周期及混凝土桩基表面热效应,考虑无绝热段热管传热过程组成,建立空气–热管–土体耦合传热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系统模拟不同年平均地温分区锥柱式塔基传热过程及气候变暖背景下基础周围多年冻土热状况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冷季热管工作期间,其对周围土体冷却降温效果显著,同时由于混凝土塔基为热的良导体,热管产生的"冷量"通过基础及其底座快速向基础周围传递,使得基础下形成大范围低温冻土。暖季,热管停止工作期间,由于基础埋设较浅,混凝土塔基良好的导热性能使得其周围浅层土体温度升温较快,量值基本与天然地表下同一深度接近,而基础下部深层地温则主要受热管作用控制,温度较低。在单一塔腿4根热管及50 a气温升高2.6℃背景下,-1.0℃、-1.5℃两种年平均地温条件下,桩基础下部多年冻土仍保持冻结状态,满足工程对于冻土地基热状况的要求。-0.5℃年平均地温条件下,运营后期桩基础周围土体季节融化深度已大于桩基埋深。在该地温条件下,通过热管–保温板复合措施的采用,可有效发挥热管的"冷却降温"及保温板的"隔热保冷"效能,在大幅减小基础周围土体的最大季节融化深度的同时降低锥柱式基础底部深层地温,进而满足工程需求。
- 穆彦虎俞祁浩李国玉马巍毛云程郭磊
- 关键词: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塔基热管保温板气候变暖
- 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大负荷试验策略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分析比较了直流输电工程大负荷试验的双极运行模式、背靠背模式、融冰模式的优缺点,针对藏中电网"大直流、小电网和弱受端"的特点,指出在目前条件下采用融冰模式是青藏直流比较可行的大负荷试验运行方式。结合此种运行方式,分析了在大负荷试验期间正送极或反送极单极闭锁,一极功率因其他原因导致变化而对藏中电网的频率稳定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正送极快速功率回降以及联切非故障极的控制策略,同时针对直流系统的这种控制保护策略提出了安稳系统的切机切负荷策略,2种策略相互配合可以有效保证藏中电网的安全。最后通过仿真系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赵文强王杨正李林夏尚学王永平
- 关键词:高压直流大负荷试验
- 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冻土基础传热特性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基于现场实测资料对冻土工程基础传热过程、温度变化结果的分析,对冻土基础稳定性变化趋势的认识至关重要。通过青藏直流线路冻土基础长期监测系统最新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输电线路冻土基础在塔基施工完成,并经历第一次冻结期后,监测塔基周围土体总体处于冻结状态。受施工、冻土条件等因素影响,原多年冻土上限以下范围,塔基温度与天然场地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在经历融化期后,基础底部冻土依然总体处于冻结状态;在暖季升温过程中,塔基升温速率和融化深度等关键指标主要受塔基基础形式、冻土条件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桩基础温度状况好于锥柱基础和装配式这种大开挖基础;所采用热管保护冻土的工程措施已在工程实际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其总体效能也受到施工过程、冻土温度、塔基传热过程等因素控制和影响,地温场仍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 俞祁浩游艳辉丁燕生王国尚钱进胡俊郭磊
- 关键词:路基工程传热特性
- 青藏直流联网工程与藏中电网稳定分析与控制研究
- 青藏直流联网工程的建成投运,大大缓解了西藏中部地区缺电问题。投产初期,由于直流受端的西藏电网负荷轻、电源单一,相对于直流容量较小,导致交直流系统安全稳定问题突出,给西藏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诸多挑战。首先采用运行有效短路...
- 吴冲刘汉伟梅涛徐伟华董卫国
- 关键词: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安全稳定控制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青海—西藏交直流联网工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网络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7
- 2013年
- 为确保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输电线路稳定高效运行,为该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通信网络设计了一种"光纤通信为主,无线保真(WiFi)接入为辅"的基于专网的后端汇集方案。考虑到青藏线的实际情况,青藏线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可采用3种通信方式:对于杆塔上有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光纤接线盒(OFSC)的情况,采用直接光纤通信方式;对于杆塔上没有光纤接线盒但在视距范围内的情况,采用WiFi+光纤通信方式;对于杆塔上没有光缆接续盒且在非视距的情况,采用WiFi中继接力+光纤通信方式,无线传输到光纤接线盒之间需要加装无线中继设备进行接力传送数据。目前,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通信状况良好。
- 黄新波唐书霞刘家兵王佩
- 关键词: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输电线路通信网络在线监测光纤通信无线保真
- 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多年冻土区砼灌注桩基础长期热稳定性预测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对于冻土工程而言, 基础热稳定性是决定工程稳定性及服役性能的关键. 为预测±400 kV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多年冻土区砼灌注桩基础的长期热稳定性, 建立了考虑相变问题的二维数值传热分析模型, 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气候变暖背景下, 不同年平均地温、不同含冰量条件下灌注桩基础传热特性和长期热稳定性. 结果表明: 单桩对周围土体的热影响范围是桩径的4~5倍, 桩基周围融化深度随时间推移而增大, 在低含冰量的高温和低温冻土区桩基50 a后最大融化深度分别为6.65 m和3.05 m, 所对应的冻土上限平均融化速率分别为9.5 cm·a-1和3.6 cm·a-1;在高含冰量的高温和低温冻土区50 a后最大融化深度分别为5.25 m和2.77 m, 其冻土上限平均融化速率分别为6.7 cm·a-1和2.0 cm·a-1.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 桩基上部周围冻土逐渐升温、融化, 50 a后, 在低含冰量的高温冻土区桩基由于融化深度增大导致有效冻结长度减少28%, 在高含冰量的高温冻土区桩基的有效冻结长度减少15%, 桩侧冻结力随之相应减小. 该研究对于冻土区桩基长度设计、桩基工程的维护和冻土稳定性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陈赵育李国玉俞祁浩穆彦虎郭磊
- 关键词:灌注桩热稳定性多年冻土
相关作者
- 丁玉剑

- 作品数:95被引量:43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
- 研究主题:空气间隙 放电特性 带电作业 海拔校正 特高压直流
- 李庆峰

- 作品数:97被引量:948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复合绝缘子 空气间隙 绝缘子 外绝缘 特高压直流
- 刘宝宏

- 作品数:13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电网公司
- 研究主题:特高压直流 弱交流系统 谐波保护 直流闭锁 直流输电
- 廖蔚明

- 作品数:48被引量:26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空气间隙 放电特性 ±800KV直流 海拔校正 冲击放电
- 王永平

- 作品数:58被引量:42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特高压直流输电 特高压直流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输电 控制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