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3篇“ 直喷汽油机“的相关文章
新一代1.5 T增压直喷汽油机的设计开发
2025年
新一代1.5 T涡轮直喷汽油机是上汽集团完全自主开发的蓝芯动力主力机型。从燃烧系统设计、本体设计、性能提升、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VH)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新一代1.5 T涡轮直喷汽油机在低摩擦、高效率、轻量化、低噪声、快响应、电气化等方面的设计特点,该机型的正向设计开发经验可为后继小排量涡轮增压汽油机的研发提供参考。
梁艳军王乾尹琪
关键词:汽油机燃烧系统
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喷油落点开发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喷油落点开发方法,包括:从喷油器单体所在的局部坐标系中读取每个喷孔的喷油落点的局部坐标值,求解在发动机全局坐标系下的每个喷孔的出油点位置和对应的喷油落点坐标;建立每个喷孔对应的局部坐标系;建立...
郑建军陈文凤沈惠贤蒲运平许金霞袁园
直喷汽油机目标油压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喷汽油机目标油压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目标油压初始值,对所述目标油压初始值动态调节后获得动态目标油压;对所述动态目标油压平滑处理,确定最终的理想目标油压。有益效果:通...
张春娇王冬周欣崔良浩李京
直喷汽油机高效颗粒捕集器技术及控制策略研究
2024年
为了适应国家排放法规对汽油直喷发动机颗粒物监测粒径逐渐减小的要求,根据汽油直喷发动机排放开发目标,设计不同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技术方案,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转毂试验的测试选型确定捕集效率高、背压小的最优方案。建立了基于发动机原排和压差的GPF控制策略,结合GPF测试选型数据标定GPF碳载量模型、再生效率模型等,实现再生工况识别并协调再生控制。通过WLTC排放循环验证GPF控制策略,最优方案的捕集效率满足排放开发目标,有效降低了汽油直喷汽油机的颗粒物排放。
马标钟秋月胡帅孙豫滕勤
关键词:直喷式汽油机颗粒捕集器控制策略
国Ⅵ直喷汽油机颗粒数量及微观形貌排气输运演变特性
2024年
开展了某一国Ⅵ直喷汽油机三元催化转化器(TWC)前、TWC后、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后3个位置的颗粒物采样及微观形貌研究,分析了发动机工况、TWC、GPF对国Ⅵ直喷汽油机尾气颗粒数量、粒径分布、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直喷汽油机尾气颗粒数量排放整体上呈单峰分布,低转速小负荷工况下,粒径<23nm的颗粒数量较高。随着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增大,峰值粒径向大粒径方向移动。直喷汽油机尾气颗粒物由“核‒壳”结构基本碳粒子堆积形成,呈链状、枝状、簇状等结构;负荷增大,颗粒物尺寸略有增大,基本碳粒子重叠度增强,分形维数增大;转速增大,颗粒物尺寸减小,基本碳粒子重叠度减弱,分形维数减小。随着排气输运的进行,颗粒数量逐渐降低;TWC不影响颗粒的粒径分布形态,颗粒数量净化效率41.6%~94.2%,对<23 nm的小粒径颗粒净化效果较好,低转速小负荷工况的颗粒数量净化效率较高;GPF的颗粒数量净化效率约80%,23~100 nm颗粒数量净化效率较高,对粒径<10nm的颗粒净化作用不大。TWC和GPF不影响颗粒物结构形式,TWC和GPF后颗粒物基本碳粒子重叠度减弱,分形维数减小。
胡志远高鑫舜陆张颖谭丕强楼狄明
关键词:直喷汽油机微观形貌
直喷汽油机缸内燃烧产物-碳烟颗粒物诊断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直喷汽油机缸内燃烧产物‑碳烟颗粒物诊断装置及方法,属于直喷汽油机缸内燃烧产物诊断技术技术领域。解决测量结果变动率及误差偏大的问题。包括第一罐体、浓度测量仪、第一抽气机、球阀、第二罐体、第二抽气机、温度传感器、电...
熊仟赵保琳史歆如梁德治刘文浩潘聪懿赵科礼邓楠楠段裕龙曹广淼韩凯钟一博
基于射流点火和气道喷水技术的缸内直喷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在一台4缸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基础上,增加预燃室和进气道喷水系统,在最佳油耗工况附近(转速2500 r/min,平均有效压力为0.8~1.2 MPa)开展了试验,研究和分析了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以及射流点火和进气道喷水技术对稀薄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薄燃烧可以将有效热效率从当量燃烧的39.5%提高到42.4%左右,但是当过量空气系数超过1.4以后,燃烧稳定性和碳氢排放变差。采用射流点火技术可以将稳定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拓展到1.7以上,热效率增加至43.0%以上,燃烧持续期最大缩短37.6%,循环波动不超过1.3%。在此基础上增加进气道喷水,对于平均有效压力在1.1 MPa以上的负荷,抑制爆震效果明显,喷水脉宽达到4 ms时,爆震限制的燃烧重心可以提前到活塞上止点后8°左右,同时最大热效率超过44%,循环波动不超过3%;但是对于平均有效压力低于1.1 MPa的负荷,爆震现象不严重,喷水反而会降低燃烧速率和热效率,同时燃烧稳定性和未燃碳氢排放也随之恶化。
李勇吴威龙李钰怀陈泓张宗澜杜家坤
关键词:汽油机稀薄燃烧预燃室喷水
稀燃条件下掺烧乙醇重整气对直喷汽油机燃烧及碳烟排放影响的仿真研究
2024年
为解决直喷汽油机稀薄气体的燃烧及排放问题,采用掺烧乙醇重整气改善直喷汽油机的性能,并利用CONVERGE三维仿真技术从微观角度解释发动机的性能表现。结果表明,引入乙醇重整气可以改善缸内当量比分布,促进H基、OH基的生成,有助于燃烧的良好进行;随重整气掺混比的升高,HO_(2)和H_(2)O_(2)分布范围更广、浓度更高,在燃烧室内分层现象更加明显;随着重整气掺混比增加到20%,缸内碳烟的生成质量和数量密度峰值分别降低了90%和56.25%,直喷汽油机碳烟排放得到有效改善。
石秀勇王浩宇段毅菲钱伟伟
关键词:稀薄燃烧直喷发动机燃烧
增压直喷汽油机燃油稀释影响研究
2023年
通过一款1.5 L增压直喷汽油机,研究了发动机的设计参数、用户使用场景等对燃油稀释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喷油器喷嘴数量及缩小喷雾锥角,汽油撞壁量大幅减少,燃油稀释率最大降低了16.7%;随着喷油次数的增加,燃油稀释率逐渐降低,最大降低了61.4%;配缸间隙增加,导致燃油稀释率升高;在机油温度较低的工况下运行时,随着运行次数增加,燃油稀释率逐渐升高,将机油温度提高后继续运行,燃油稀释率逐渐降低,最大降低了44.44%。同时研究了燃油稀释率对机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油的运动黏度随燃油稀释率的升高逐步下降,燃油稀释率越高,运动黏度下降率越大,最高下降率达到77.86%;当燃油稀释率为6.03%时,运动黏度下降率达到19.74%,接近换油指标要求的20%运动黏度下降率;机油的酸值增加量随燃油稀释率的升高呈不规则变化,而“碱值-酸值”指标随燃油稀释率的升高变化不大,满足换油指标的要求。
黄勇姚博炜刘高领梁称邦翟克娇张振培
关键词:增压直喷汽油机喷油
小缸径增压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开发
2023年
高性能、低油耗、低排放的增压直喷汽油机开发目标对燃烧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基于CFD仿真分析和试验的小缸径增压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开发。对进气道、燃烧室、喷油器油束布置等与燃烧系统相关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和匹配,对优化后的流量系数、滚流强度、湍动能水平、活塞顶和气缸套油膜量、过量空气系数(Lambda)进行了评估,并对优化后的燃烧系统进行了气道试验和性能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燃烧系统达到了产品开发目标。
张沛毅王东荣李红洲颜平涛田志松张育春
关键词:CFD滚流燃烧系统

相关作者

王建昕
作品数:510被引量:2,381H指数:2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汽油机 柴油机 内燃机 燃烧 缸内直喷汽油机
王志
作品数:999被引量:2,428H指数:2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燃烧 汽油机 发动机 内燃机 缸内直喷汽油机
帅石金
作品数:437被引量:1,798H指数:2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柴油机 汽油机 数值模拟 内燃机 燃烧
解方喜
作品数:500被引量:236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活塞 发动机 可变压缩比 活塞销 压缩比
洪伟
作品数:476被引量:442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发动机 活塞 可变压缩比 汽油机 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