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25篇“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相关文章
- 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烤瓷贴面治疗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和烤瓷贴面两种方式联合治疗在前牙修复中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6例前牙美学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烤瓷冠修复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36),正畸直丝弓矫治联合烤瓷贴面修复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组(n=40)。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整体牙齿功能、颜色满意度、边缘合适性、牙周健康状况、术后敏感),美学效果[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和白色美学指数(White esthetic score,WES)评分],以及治疗完成6个月内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在整体牙齿功能、边缘合适性、牙周健康状况和术后敏感的临床表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颜色满意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PES评分、W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完成6个月内,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和烤瓷贴面两种方式联合治疗应用于前牙修复中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和美学效果,安全性较高且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马海萍丁丹丹刘梦蕾
- 关键词:前牙修复直丝弓矫治技术烤瓷贴面美学效果
- 微种植体支抗加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成人错[牙合]畸形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微种植体支抗加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效果及对颌面部美观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笔者医院接诊的126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口外弓支抗治疗,观察组使用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微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2个月的正畸效果(磨牙位移、切牙凸距差、切牙倾斜角差、矫治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的硬组织形态指标[鼻根点与上齿槽点连线与前颅底面的夹角(Sella-nasion subspinale angle,SNA)、鼻根点与下齿槽点连线与前颅底面的夹角(Sella-nasion supramental angle,S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的夹角(Subspinale-nasion supramental angle,ANB)],牙周指标[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牙菌斑指数(Dental plaque 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附着丧失指数(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index,CAL)]及口腔功能(咀嚼效率、咬合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磨牙位移显著短于对照组,切牙凸距差、切牙倾斜角差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矫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SNA、ANB、GI、PLI、SBI、CAL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NB、咀嚼效率、咬合力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加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于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正畸治疗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颌面部美观度和口腔咀嚼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邱薇贺涵
-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直丝弓矫治错[牙合]畸形正畸口腔功能
- 传动直丝弓与HX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对比研究
- 孙思路
- 肌功能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上颌前突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肌功能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上颌前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76例上颌前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功能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上颌骨指标[上颌突度(SNA)、下颌突度(SNB)、上颌中切牙对前颅底平面的倾斜角(U1-SN)、上颌中切牙端至眼耳平面的垂直距离(U1-FN)、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牙尖腭平面距离(U6-PP)]水平、咀嚼效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SNA、U1-SN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NB、U1-FN、U6-P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效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功能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上颌前突患者可提高咀嚼效率和治疗满意度,降低SNA和U1-SN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
- 王会
- 关键词:上颌前突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满意度
- 骨皮质切开术联合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成人双颌前突矫治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究骨皮质切开术联合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成人双颌前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笔者医院就诊的85例成年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矫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骨皮质切开术联合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矫治时间,统计两组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的软硬组织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矫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的SNA角、SNB角及ANB角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的Z角、鼻唇角、U1/L1、L6-PTV、U6-PTV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1-NA、UI/NA、U1/SN、L1-NB、L1/NB、L1-AP、U1-AP、ULEP、LL-EP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SNA角、SNB角与ANB角、Z角、鼻唇角、MP/SN、U1-NA、UI/NA、U1/L1、U1/SN、L1-NB、L1/NB、L1-AP、U1-AP、L6-PTV、U6-PTV、UL-EP、LL-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联合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成人双颌前突的矫治与仅采用滑动直丝弓矫治的效果相当,但前者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 王兰谢永林
- 关键词:双颌前突矫治微创手术
-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成人高角开[牙合]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成人高角开[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月收治的71例成人高角开[牙合]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和观察组36例(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观察两组头影测量指标、[牙合]矫正情况以及咬合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齿槽座角(SNA)、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夹角(U1-SN)、上下齿槽座角(ANB)低于对照组,上中切牙至鼻根点与上齿槽座点连线的距离(U1-NA)、上中切牙切缘最下点至腭平面的距离(U1C-PP)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磨牙位移距离、间隙关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覆盖改善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磨牙最大咬合力(MF)、咬合速率(SO)高于对照组,最大合力时间(MFT)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通过调节成人高角开[牙合]头影指标,改善面部软硬组织突度,从而矫正[牙合]覆盖,提高咬合能力。
- 卓杰派曾小騄郑晓琳
- 关键词:头影测量咬合功能
- 微种植体支抗加直丝弓矫治技术对错牙合畸形正畸效果及对上气道、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支抗加直丝弓矫治技术对错牙合畸形正畸效果及对上气道、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平顶山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微种植体支抗加直丝弓矫治技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矫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测量指标,上气道、软硬组织变化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1,P<0.05)。观察组患者的U1-NA、L1-NB、U1-APg、U6-PtPN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12、5.030、5.114、8.244,P<0.05)。观察组患者的SNA、LIMP、UPW、LPW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07、7.099、2.382、2.568,P<0.05)。观察组患者可能出现的种植体支抗周围组织炎症、牙龈感染以及口腔不适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1、4.041、4.291,P<0.05)。结论:在对微种植体支抗+直丝弓矫治技术对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中,患者的成功率较高,虽然会对患者的气道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并发症较小,临床不适较低,建议在临床推广。
- 王月昊寇雅楠兰韶颖宋威
-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直丝弓矫治错牙合畸形
- 上颌扩弓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
- 2022年
- 分析上颌扩弓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4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上颌扩弓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T1)、扩弓治疗结束后(T2)以及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矫治后(T3)的颅面骨骼、上气道测量结果。结果:T2、T3时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鼻咽段容积、鼻咽段最小截面积、最小截面积处冠状径均显著高于T1时刻,T3时刻鼻咽段容积、最小截面积处矢状径及最小截面积处冠状径均显著高于T2时刻(均P<0.05); T2、T3时刻,ANB、SNA、NA-PA以及MP-SN均显著高于T1时刻,T3时刻显著高于T2时刻(均P<0.05)。结论:上颌扩弓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是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有效措施,且显著增加了患儿鼻咽段上气道容积,值得临床重视。
- 程凡韩世智
- 关键词:恒牙早期直丝弓矫治技术
- 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3月我院行口腔正畸拔牙患者6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3例。对照组行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观察组行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矫治时间、X线头影测量指标以及美容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矫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NA、SNB、ANB、OB等X线头影测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研究组ANB更低,OB更高(P<0.05),两组SNA、SNB相似(P>0.05)。较对照组31.25%,研究组美容满意度90.9%更高(P<0.05)。结论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拔牙患者中可缩短疗程,改善头影测量指标且美容效果更佳,可优先选择。
- 曾伟伟
-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技术
- 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牙列错颌畸形临床分析
- 2021年
- 研究、观察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好处以及矫正效果。方法:我们分析了58名在我院口腔疾病科接受了直丝弓矫正方法进行治疗的牙齿不规则咬合患者的治疗数据,并选择了42名在我院口腔疾病科接受了方丝弓矫治器具进行治疗的牙齿不规则咬合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治疗效果的对比。观察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PAR指数矫正完成时间。结果:两组的前牙放置,中线,覆盖度,下颌和咬合得分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后牙放置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总P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安氏I类、安氏Ⅱ类、安氏Ⅲ类治疗的完成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能够简化手术过程,改善后牙排列并减少矫正时间,对于不规则闭塞的患者来说,这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矫正技术。
- 张利华
-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
相关作者
- 曾祥龙

- 作品数:209被引量:1,961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正畸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直丝弓矫治器 口腔矫治器 上气道
- 傅民魁

- 作品数:283被引量:3,024H指数:3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正畸治疗 错HE 正畸 口腔正畸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冯云霞

- 作品数:98被引量:311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正畸 微种植体 安氏 口腔正畸学 托槽
- 刘月华

- 作品数:16被引量:29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X线头影 口腔矫治器 OSA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X线头影测量
- 霍峰

- 作品数:125被引量:43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牙周炎 口腔癌 舌癌 微渗漏 光动力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