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篇“ 监利河段“的相关文章
长江中游宜昌—监利河段洪峰沙峰异步传播特性及成因分析
2024年
洪峰沙峰异步传播会对河床演变产生重要影响,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中游沙量更加集中于场次洪水,明确场次洪水过程的洪峰沙峰异步运动变化对深入认识水库下游河道冲淤调整尤为重要,但目前对于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中游洪峰沙峰异步特性变化及成因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本文基于长江中游宜昌—监利河段1993—202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前后坝下游的洪峰沙峰异步特性产生和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前,宜昌—监利的场次洪水沙峰通常滞后于洪峰;三峡水库蓄水后,尤其是实施中小洪水调度期间,宜昌站沙峰滞后现象更加显著,坝下泥沙的补给效应减弱了沿程传播过程中沙峰的滞后特性。本文可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和优化水库运行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张为陈颖琦李思璇薛居理李昕
关键词:长江中游
边界条件对荆江监利河段枯水河槽形态调整的影响
2021年
受三峡工程运用及洞庭湖出流顶托的影响,荆江监利河段的进口水沙过程及其出口侵蚀基准面发生改变,河床调整剧烈,枯水(5000 m^(3)/s流量)期河槽形态发生变化,对航道条件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监利河段实测水沙及断面地形资料,首先通过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了该河段2002~2017年各固定断面的枯水河槽形态参数(枯水河槽面积、宽度、水深及宽深比),其次采用河段平均方法计算了监利河段尺度的枯水河槽特征值,最后建立了以上特征参数与上下游边界条件之间的综合关系。结果表明:①受大规模护岸及护滩工程控制,近期监利河段枯水河床调整以水深变化为主,2002~2017年河段尺度的水深累计增加了0.49 m,相应宽深比减小了8%,河床趋于窄深,航道条件整体改善;②在部分过渡段与急弯段(如大马洲及七弓岭河段),边滩冲刷剧烈,断面趋于宽浅,航道条件恶化;③枯水河槽形态调整受上下游边界条件的共同控制,其中河段枯水河槽水深、面积及宽深比与前5 a汛期平均水流冲刷强度(上边界条件)以及上下游水位差(下边界条件)密切相关。定量分析了在上下游边界条件共同作用下,近期监利河段枯水河槽调整过程及其对航道条件的影响,建立的经验公式可用于预测该河段枯水河槽形态的变化过程,研究成果有助于定量评估监利河段的航道条件。
林芬芬夏军强夏军强周美蓉
关键词:监利河段航道条件三峡工程
长江下荆江监利河段乌龟洲汊道分流分沙变化及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监利乌龟洲汊道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中部,属于典型的弯曲分汊型河道。重点分析了2010~2018年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乌龟洲汊道分流分沙及断面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该河段断面形态基本稳定,受三峡水库清水下泄、洞庭湖洪水顶托相互影响,断面年际间变化冲淤互现;分流分沙较稳定,右汊为主汊。从上游河势变化、汊道分流分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角度探讨了汊道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河道的防洪安全、河道综合整治、险工护岸和水利工程建设等提供参考。
魏林云李强谢静红
关键词:分流分沙
长江监利河段环境流量估算方法初探被引量:5
2018年
简要分析了河流环境流量的内涵,结合长江监利河段水文情势和生态环境资料,比较分析了推求环境流量的4类方法在该河段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水文学方法更具有适用性、可操作性.着重介绍了水文学法下的变异性范围法(RVA),并用滑动秩和检验法对监利站1975—2014年的月流量序列进行变异分析,分析表明没有显著变异点,数据可用于RVA的计算中,最终利用该法计算得到监利河段5、6、7月的环境流量分别为7648、12864、16953m^3/s,占比多年各月月均流量70%、83%、72%,并与其他5种水文学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认为计算结果合理,可以为监利河段环境流量取值提供参考.
赖昊杨国录骆文广
关键词:环境流量
汊道演变的水沙过程影响分析——以监利河段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长江中下游许多汊道河段主支汊易位频繁,但对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驱动机理与影响因素一直争议不休。研究采用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分析与基于分形理论的极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监利河段1951年-2009年间流量和输沙率时间序列年尺度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流量及输沙率的Hurst数分别为0.943 0和0.923 9,均十分接近1.0,具有很强的持续性。Mann-Kendall分析发现,输沙率序列无明显突变,流量序列仅在1967年出现突变,主要由上游实施裁弯工程所致。系统分析来水来沙的匹配关系发现,该河段主支汊易位时间与水沙序列匹配状态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水多沙少"时期,监利右汊为主汊;而在"沙多水少"时期,监利左汊为主汊。
刘晓芳黄河清樊金生
关键词:监利河段分汊河道输沙率
三峡工程对宜昌—监利河段水温情势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三峡工程蓄水使得下游长江河道水温情势发生显著变化,并对下游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宜昌水文站14年的实测资料,采用纵向一维水温模型模拟分析了宜昌至监利300 km河道水温变化过程,探讨了不同蓄水期三峡工程下泄水温变化对坝下鱼类产卵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三峡工程蓄水后宜昌断面水温出现了平坦化及延迟现象,低温水和高温水效应明显;175 m蓄水期宜昌断面4月、12月,水温分别较蓄水前改变-4.3℃、3.7℃。2三峡工程的运行使得下游河道水气热交换量发生变化,但干流流量较大使得水温沿程恢复效果较弱;工程调蓄对坝下河段的影响占主导作用,三峡工程调蓄对监利断面4月、12月存在-3.2℃、3.0℃的温度影响。3三峡工程蓄水后,宜昌中华鲟产卵场冬季20.0℃的水温出现时间推迟1-4旬,监利四大家鱼产卵场春季18.0℃的水温出现时间推迟1~3旬,并随着蓄水位的抬升,推迟幅度逐渐加大。
邓云肖尧脱友才何天福
关键词:水温三峡工程平坦化
输沙量法计算长江宜昌至监利河段河道冲淤量的修正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输沙量法计算河道冲淤量时,需考虑水文测验存在的误差,以及河道崩岸、河道采砂、河道分汇流、河段水量不平衡等引起的区间沙量变化。本文利用三峡坝下游宜昌、枝城、沙市和监利等水文站实测悬移质、推移质资料,采用输沙量法分别计算了宜昌至枝城、枝城至沙市和沙市至监利河段2002年11月至2008年10月河道冲淤量。在此基础上,将长江河道采砂调查成果、河道崩岸以及河段取水产生的引沙量以及2006年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临底悬沙观测试验资料应用于输沙量平衡法计算河道冲淤量的修正。将修正前后的河道冲淤量与地形法计算结果作比较可知:对输沙量法计算得到的河道冲淤量进行修正是必要的。
元媛张小峰段光磊
关键词:河流泥沙工程学冲淤量河道采砂崩岸
下荆江监利河段河床演变与航道整治思路浅析被引量:7
2011年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众多,碍航问题突出。以典型弯曲分汊河道监利河段为例,通过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演变规律的对比分析,认为乌龟夹将作为主汊长期存在,在三峡蓄水运用以后,乌龟夹的主汊地位将会进一步加强。但乌龟夹口门处的浅区将继续存在,加之水库汛后蓄水期间水位快速退落,退水冲槽的能力大幅减弱,碍航问题将更为严峻。本文在总结河段浅滩碍航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持现有分汊格局,稳定洲滩,束水冲槽,结合清除下段水下碍航物的整治方案,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监利河段的碍航问题。
付中敏闫军刘怀汉
关键词:河床演变分汊河段航道整治
三峡工程运用初期监利河段河势变化预测被引量:4
2011年
监利河段是下荆江变化最剧烈的河段之一,三峡工程运用后,下泄含沙量减小,该河段冲淤调整将更为明显。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监利河段在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初期可能产生的河床冲淤及河势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监利河段总体河势变化不大,但河床冲淤较为剧烈,断面冲深扩大,局部岸段和乌龟洲右缘部位崩退,乌龟洲左汊萎缩右汊扩大,新沙洲边滩有切滩的趋势。
张杰葛华
关键词: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河床冲淤河势变化
三峡水库蓄水对下荆江监利河段航道条件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冲刷以枯水河槽冲刷为主,对航道条件将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窑监河段近年来航道条件持续恶化。分析不同年份监利河段洲滩形态与删除碍航程度,认为三峡蓄水后洲滩受到冲刷是航道条件恶化的原因之一;而通过对浅滩段横断面年内变化及各年汛后退水过程中水位变化与航道水深变化对应关系分析,初步确定了退水过程中最佳的冲刷流量区间为10000~15000m3/s,三峡蓄水导致退水过程加快,将导致汛后浅区冲刷不足,枯季碍航。
陈飞付中敏刘怀汉郑惊涛
关键词:河流动力学航道三峡水库

相关作者

黄莉
作品数:44被引量:197H指数:9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
研究主题:三峡工程 长江中游 水沙变化 三峡水库 多时间尺度
黎礼刚
作品数:52被引量:194H指数:9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
研究主题:护岸工程 护岸 三峡工程 生态护岸 长江中下游
付中敏
作品数:14被引量:60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航道整治 河床演变 航道 监利河段 弯曲分汊河段
王平义
作品数:199被引量:498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滑坡涌浪 丁坝 涌浪 水毁 模型试验
赖昊
作品数:3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监利河段 环境流量 近距 桥梁 桥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