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6篇“ 皮肤瘙痒症“的相关文章
- 皮肤瘙痒症被引量:4
- 2007年
- 瘙痒性皮肤病是指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皮肤病,其中既包括仅有皮肤瘙痒而缺乏原发性皮肤发疹的瘙痒症,也有皮肤瘙痒与原发性皮肤发疹同时并存的神经性皮炎、痒疹、结节性痒疹等。由于其发病因素比较复杂,如瘙痒症与神经性皮炎,常在精神紧张、激动或处于焦虑、忧郁的情况下发病或病情加重。甚而在条件反射的暗示下即可引起瘙痒或瘙痒加重,对此,一般认为其发病可能直接或间接与精神神经系统某些方面功能失调有关,
- 周明伟朱明姬贾玉玺
- 关键词:皮肤瘙痒症瘙痒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发病因素精神神经系统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4年
- 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进行研究,观察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共计62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均来自2023年3月到2024年2月。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1例)联合中医治疗。结果 治疗前在分析血糖指标指标后,没有发现差异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HbAlc(5.01±0.03)%,FPG(5.02±0.14)mmol/L,2hPBG(8.02±0.24)mmol/L优于对照组(5.96±0.48)%,(7.56±0.71)mmol/L,(9.97±1.28)mmol/L,(P<0.05)。观察组瘙痒程度(1.02±0.04)分,瘙痒频率(1.12±0.18)分,持续时间(0.90±0.11)分,皮损面积(0.52±0.13)分,皮损程度(0.51±0.12)分低于对照组(1.97±0.26)分,(1.97±0.86)分,(1.86±0.27)分,(1.86±0.74)分,(1.59±0.28)分,(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5.12±0.29)mg/L,TNF-α(0.63±0.05)ng/mL低于对照组(8.76±1.16)mg/L,(0.86±0.13)ng/mL,(P<0.05)。治疗前在分析瘙痒疼痛症状后,对生活质量评分加以研究,患者之间没有出现明显差异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瘙痒疼痛评分(1.28±0.04)分,生活质量(3.01±0.76)分优于对照组(92.14±1.26)分,(83.15±1.93)分,(P<0.05)。结论 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中,应用中医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血糖控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张旭华
- 关键词: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柴胡桂枝干姜汤
- 地黄饮子加味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加味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效果。方法:86例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用地黄饮子加味治疗,对照组42例用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钙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而中医证候积分、PTH、血磷、尿素氮与肌酐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中医证候积分及PTH、血磷、尿素氮与肌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黄饮子加味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效果较好。
- 赵茜颖李俊
- 关键词:尿毒症皮肤瘙痒症
- 杨文信教授辨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经验
- 2024年
- 总结导师杨文信教授辨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经验,并附医案一则以资佐证。杨教授结合老年人“气血日亏、脏腑渐衰”的生理特点及“风”与瘙痒发生的密切关联,认为“虚”和“风”为老年皮肤瘙痒症发病的关键因素,其病机为因虚失养受风,由虚致郁生风,总为本虚标实之证,而情志问题和睡眠障碍常和该病的发生与发展互为因果。故常以“补虚开郁、祛风调神”之法分型辨治该病,疗效颇佳。
- 刘金迎杨文信
- 关键词: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名医经验
- 从肝心脾论治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老年皮肤瘙痒症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具有反复发作和主观瘙痒的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老年人群体虚,常合并多项疾病,导致用药受限,临床治疗有一定困难。中医对此病的认识较为全面,治疗的方式方法颇多,且中药治疗可在缓解瘙痒的同时兼顾患者的其他需求,有独特的优势。此文介绍中药治疗的相关方式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 张磊曹毅
- 关键词:风瘙痒老年皮肤瘙痒症中医药疗法
- 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 2024年
-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并综合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以“6S”证据金字塔为模型进行证据检索,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老年皮肤瘙痒症非药物治疗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30日。由2名具有循证知识的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总结。结果 最终纳入指南4篇、临床决策3篇、系统评价4篇、专家共识2篇,形成原则、评估、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心理治疗、健康宣教6个主题,共22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依据。护理人员可结合临床实际情境进行证据应用,加强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科学管理。
- 祁水林林桦邓锐颖李荣杰李若雨王凤廷
- 关键词:老年皮肤瘙痒症循证护理
- 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被引量:2
- 2024年
- 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学“风瘙痒”的范畴。风邪是造成皮肤瘙痒的最主要病理因素。“治风先治血”理论被广泛用于治疗以风证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分析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以血病为因,风病为果;以阴虚内热、伤津耗血为本,津血耗伤、内生风邪为标的病机特点,并从“调血消风治其标,滋阴养血求其本,兼顾他邪防生变”三个层面论治本病,为中医药理论指导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提供新思路。
- 吴治民林熙明邓欢欢林长青
- 关键词:治风先治血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病机特点临床论治
- 一种防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防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中药配方是:猪肤30‑150g、粳米粉30‑150g、洋槐花蜂蜜30‑150ml、薄荷5‑30g。制备方法是:按每猪肤50g,加200ml水,提取3次,每次...
- 彭思萍李茂生赵恒侠张琳琳陈剑平曹敏
- 地黄归芩胶囊治疗犬皮肤瘙痒症的作用机制探究
- 2024年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地黄归芩胶囊治疗犬皮肤瘙痒症的作用机制。通过BATMAN-TCM数据库获取地黄归芩胶囊有效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犬皮肤瘙痒症相关靶点,筛选出药物成分与犬皮肤瘙痒症的共有靶点,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平台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预测的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筛选得到地黄归芩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姜黄素、槲皮素、大黄素、谷氨酸、熊果酸、黄芩素等,与犬皮肤瘙痒症相关核心靶点有46个,构建的PPI网络中关联度较高的有IL-6、IL-1β、TNF等。核心靶点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IL-6产生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的调节,通过作用于Th17细胞分化、JAK-STAT、TNF、PI3K-Akt等信号通路而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活性成分与疾病核心靶点结合性良好。结果表明,地黄归芩胶囊中含有姜黄素、槲皮素、大黄素、熊果酸、黄芩苷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IL-6、IL-1β、TNF等靶点,可通过Th17细胞分化、JAK-STAT、TNF、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犬皮肤瘙痒症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秦俊杰秦俊杰宋哲文侯晓礁侯晓礁王秀敏王磊王磊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 润燥止痒胶囊结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效果观察
- 2024年
- 研究润燥止痒胶囊结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皮肤瘙痒症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到本院治疗皮肤瘙痒症病人72例,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试验组、对照组,单组36例,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疼痛感、Duo氏改良瘙痒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肤瘙痒症病人接受润燥止痒胶囊+盐酸左西替利嗪药物治疗的效果。
- 王兰芬
- 关键词:皮肤瘙痒症润燥止痒胶囊盐酸左西替利嗪
相关作者
- 丁树栋

- 作品数:1,499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 研究主题:中医 验方 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 失眠
- 高静

- 作品数:242被引量:2,003H指数:23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 研究主题:META分析 老年人 衰弱 护理 子午流注
- 白彦萍

- 作品数:318被引量:1,292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研究主题: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 皮肤病 湿疹 中医药
- 陈明岭

- 作品数:232被引量:61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皮肤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银屑病 痤疮 流派
- 龙枚飞

- 作品数:40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带状疱疹 瘙痒症 解郁 清毒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