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46篇“ 白云鄂博“的相关文章
内蒙古白云鄂矿床发现一种新的含羟基、铌-镁氧化物新矿物——福元铌矿
2025年
铌具有熔点高、耐腐蚀、耐磨和超导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特种钢铁、超导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发展低碳绿色能源产业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内蒙古白云鄂矿床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床,也是中国最大的铌矿床。据统计,在该矿床已发现的矿物达210余种,其中新矿物23种;铌矿物近31种,其中新矿物10种。福元铌矿是近期在该矿床发现的又一种新的含铌矿物,呈红褐色至褐色,板状,自形至半自形,粒度约为40~60μm,通常与铌矿、铌钙矿、烧绿石、磁铁矿及碳酸盐矿物等共生。福元铌矿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含羟基、镁-铌氧化物类矿物,理想化学式Mg_(7)Nb_(6)O_(18)(OH)_(8),铌氧化物平均含量为67.3%,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P 3(#147)。福元铌矿是铌矿水热蚀变后的产物,且Nb_(2)O_(5)含量显著升高。福元铌矿新矿物的发现增加了白云鄂可用铌金属选冶矿物种类,也表明了蚀变作用过程中Nb的弱迁移性。
佘海东范宏瑞展云翔谷湘平李晓春杨奎锋杨奎锋
关键词:新矿物
白云鄂铁矿边坡安全研究
2024年
为消除白云鄂铁矿主、东采场边坡发生岩块掉落和滑坡的安全隐患,提高边坡稳定性,对白云鄂铁矿主、东采场边坡区段进行稳定性分析。针对主采场、东采场存在危岩掉落或边坡滑落的区段,采取全长粘结锚杆+坡面挂网喷砼+泄水孔、泄水孔排水以及预应力锚索+钢筋混凝土挡墙+肋柱+泄水孔和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挂网喷浆+泄水孔等边坡治理方式对其进行加固,并建立人工监测、全站仪监测和边坡雷达、裂缝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等边坡监测系统以及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边坡的稳定,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赫亚青贾瑞敏闫中皓丁科陈昱如苑星宇
关键词:安全隐患监测系统安全生产
拨开成矿疑云,重绘白云鄂矿藏图景
2024年
地处内蒙古高原南部的白云鄂矿床富含铁、稀土、、萤石、、钾等多种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是一座世界罕见的多金属共伴生矿床。为摸清白云鄂资源“家底”,破解白云鄂面临的铁矿资源枯竭、成矿系统认识不足等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项目组扎根白云鄂矿区,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矿床成因研究和深部找矿预测等工作,最终实现复杂条件下找矿技术方法创新与勘查突破,同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科学发现。
张丽张丽李以科赵永岗李瑞萍高玉璞
关键词:白云鄂博矿床成矿系统深部找矿预测勘查突破
关于白云鄂矿床资源综合利用的探讨
2024年
文章阐述了白云鄂矿床资源综合利用的固有困难和优势,提出了做好综合利用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指出了下一步最有可能利用的矿种,强调了不要忽略矿床中非金属矿产的综合利用。复合矿床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矿藏,同时也给回收利用造成了诸多困难。要做好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不仅要调查清楚矿石的固有特性,而且要有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这样才能让综合利用真正落地,尽可能地利用矿藏。
沈茂森
关键词:白云鄂博矿床综合利用
白云鄂矿床黄河矿的矿物学研究
2024年
Ba-REE氟碳酸盐类矿物作为白云鄂矿床中一类特有的稀土矿物,前人开展了大量基础晶体化学方面的研究,而对其共生组合、化学成分等方面研究则相对较少。对矿体中发现的一些粗粒黄河矿晶体,本文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场发射电子探针等分析测试仪器对其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黄河矿多呈脉状、团聚状富集于矿石之中,与重晶石、萤石、氟碳酸盐矿物等紧密共生,具有典型的热液矿物分布特征。电子探针分析显示,黄河矿的化学成分主要为BaO(35.28%)和轻稀土元素(39.37%),此外由于元素的类质同相替换,部分形成黄河矿-氟碳铈钡矿-氟碳钙铈矿等系列矿物体衍生构造。结合前人的黄河矿年代学证据及本次的矿物共生组合关系,认为白云鄂矿床中的黄河矿主要结晶沉淀于古生代的富F、Ba和REE的热液流体中,而其REE元素则主要来源于早期形成的稀土矿物的再活化。
陈彪金海龙孙庆李强刘雁江贾晓琪
关键词:黄河矿化学成分扫描电镜电子探针
内蒙古白云鄂矿床又发现两种新矿物
2024年
2024年6月29日,铌钪新矿物发布会暨铌钪资源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包头召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包钢(集团)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白云鄂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向社会各界分享研究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发布在白云鄂最新发现的第19种、第20种新矿物——铌矿和翟钪闪石。
关键词:白云鄂博资源综合利用发布会
白云鄂矿区土壤重构及植被恢复试验研究
2024年
为了促进白云鄂矿区固废资源化利用及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针对矿区气候条件特殊,高寒、干旱、多风、缺少治理表土等问题,研究利用矿区尾砂和污水处理厂发酵污泥为原料进行土壤重构试验,并探究不同配比的重构土土壤特性和其中植物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矿区尾砂和污水处理厂的发酵污泥可制备重构土,随着污泥含量的提高,重构土土壤容重有效降低,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土壤中的N、P等营养元素含量提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植被的恢复。
周瑞杨昭武丹张丽牟英杰赵越
关键词:尾砂
基于TIMA全扫描技术分析白云鄂矿床板岩特征
2024年
内蒙古白云鄂矿床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之一,其矿床内部及周边出露有大量板岩并且板岩具多种颜色(黑色、黄绿色、深绿色等),板岩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为了厘定板岩的矿物组成,本次研究应用玻片全扫描、TIMA(TESCAN Intergrated Mineral Analyzer)全扫描、电子探针、LA-ICP-M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其矿物组合特征和成分特征进行分析。玻片全扫描和TIMA全扫描比对表明板岩虽颜色各异,但主要由正长石组成,正长石体积比可达86.37%;在白云鄂矿床范围内正长石有隐晶质、单晶集合体和单晶三种赋存形态。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正长石中SiO_(2)为59.44%~64.76%、Al_(2)O_(3)为16.89%~19.73%、K_(2)O为13.96%~17.90%,K_(2)O/Na_(2)O为15.86~45.71;环带结构正长石K_(2)O的含量较其它正长石较低,K_(2)O/Na_(2)O为15.86~20.85。LA-ICP-MS分析表明正长石中Ba含量为700.08×10^(-6)~47 606.91×10^(-6),其它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很少且差异不大。板岩整体颜色和正长石色带均具有随着Ba含量增多而颜色变深的现象,因此正长石的颜色深浅与Ba含量多少呈正相关关系。
田朋飞杨晓勇袁万明何姿霏
关键词:白云鄂博板岩正长石TIMA致色机理
内蒙古白云鄂矿床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24年
内蒙古白云鄂矿床是世界罕见的特大型REE-Nb-Fe多金属共生矿床,由于经历了复杂的区域地质演化历史,至今仍对稀土成矿时代认识不一。基于前人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对稀土成矿时代进行讨论。研究表明,白云鄂矿区经历了华北克拉通2.5~1.8 Ga的前寒武纪构造演化过程;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的最后阶段,约1.3 Ga在白云鄂裂谷形成了巨型稀土矿床,与同期碳酸岩墙形成时代一致;受后期华北克拉通北缘古亚洲洋俯冲碰撞造山的影响,白云鄂地区引发热液交代活动,形成了晚期稀土矿脉和原有稀土矿物的重结晶,导致H 8赋矿白云岩同位素系统受到扰动,呈现出多期次(1.0~0.2 Ga)的同位素年龄结果。总之,白云鄂是一个在约1.3 Ga裂谷成矿并叠加了加里东和海西2期热扰动事件的巨型稀土矿床。
陈彪贾晓琪魏威金海龙
关键词:白云鄂博矿床同位素年龄
白云鄂稀土、铌、钛影响合金熔体黏度研究进展
2024年
为提高薄壁合金铸件质量和促进白云鄂矿的高效平衡利用,需要掌握不同工艺条件下合金熔体黏度的变化规律及机理。白云鄂矿中富含稀土、铌、钍、钛等金属资源,其中稀土主要通过作用团簇直径和团簇间作用力两种方式改善合金黏度,而原子序数和混合效应会影响黏度的改善效果。为扭转白云鄂矿轻稀土供大于求、利用不平衡的发展格局,可以平衡使用轻-重混合稀土,并适当提高轻稀土的比例。本文概括介绍合金熔体黏度和流动性的主要测量方法,综述稀土、铌、钍、钛对Al-Si、Fe-C等合金熔体黏度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根据工艺制度选择黏度的测量方式、黏度结果反作用工艺路线、优化和完善并高效利用稀土混合效应的发展方向,助力“两个稀土基地”的建设。
张家辉刘香君郭文涛白庆伟金永丽赵增武
关键词:合金熔体黏度稀土

相关作者

范宏瑞
作品数:222被引量:2,616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白云鄂博 金矿床 成矿流体 金矿
王凯怡
作品数:60被引量:51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白云鄂博 碳酸岩 流体包裹体 早元古代 火成碳酸岩
杨晓勇
作品数:386被引量:2,263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白云鄂博 地球化学特征 金矿 成矿作用
高凯
作品数:84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研究主题:白云鄂博 稀土 钪 稀土精矿 浮选
裘愉卓
作品数:73被引量:59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白云鄂博矿床 白云鄂博 流体包裹体 成矿作用 金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