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25篇“ 痰热证“的相关文章
中医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研究进展
2024年
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近年来细菌性肺炎致病菌的耐药性不断增长,使细菌性肺炎的诊治引起多方关注。现代研究显示,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中医临床分型中以较为多见,且症状持续时间长,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整理各类文献,文章全面回顾并分析近年来儿童细菌性肺炎的疾病现状以及中医干预治疗的特色理念和研究成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提升患儿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并改善预后。
李彦宇潘曌曌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儿童痰热证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通塞颗粒治疗AECOPD大鼠机制
2024年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通塞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大鼠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通塞颗粒组,每组6只。通过联合香烟熏吸、细菌感染与暴露建立AECOPD模型,通塞颗粒组、西药组分别给予通塞颗粒、莫西沙星联合沙丁胺醇治疗7 d。通过肺功能、肺病理及免疫组化评价通塞颗粒的疗效。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系统对大鼠血清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AECOPD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探讨通塞颗粒的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用力肺活量、动态肺顺应性和呼吸峰值流速显著降低(P<0.05,P<0.01);肺泡断裂、融合明显,肺泡平均截距显著升高(P<0.01),平均肺泡数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及基质金属酶MMP2和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以上指标在通塞颗粒组和西药组均显著改善(P<0.05,P<0.01)。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8种差异代谢物,包括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色氨酸、亮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15∶0、溶血磷脂酰胆碱20∶4和溶血磷脂酰胆碱14∶0,其在模型组均显著下调(P<0.01);通塞颗粒和西药干预后,所有差异代谢物均不同程度回调,其中亮氨酸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通塞颗粒可显著改善AECOPD大鼠肺功能、减轻肺组织损伤、降低炎症水平,可能与其调节不饱和脂肪酸代谢、色氨酸代谢、亮氨酸代谢及磷脂代谢有关。
邢小香付子坚赵鹏杜燕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证通塞颗粒代谢组学
经典名方清金化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经典名方清金化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和PubMed收录的有关清金化汤加减治疗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1月01日。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1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786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942例,对照组39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清金化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在提高临床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16,95%CI置信区间(95%CI)[1.14,1.19],P<0.00001]、氧分压(均数差(MD)=4.65,95%CI[1.88,7.43],P=0.001)方面疗效显著;在降低症状积分(咳嗽(MD)=-0.69,95%CI[-1.33,-0.06],P=0.03)、咳(MD=-1.04,95%CI[-2.02,-0.07],P=0.04)、量(MD=-0.38,95%CI[-0.69,-0.07],P=0.02)、发(MD=-0.22,95%CI[-0.36,-0.09],P=0.0008)、喘息(MD=-0.34,95%CI[-0.40,-0.29],P<0.00001)、胸闷(MD=-0.32,95%CI[-0.39,-0.26],P<0.00001)、啰音(MD=-0.35,95%CI[-0.42,-0.27],P<0.00001)、二氧化碳分压(MD=-5.42,95%CI[-7.12,-3.72],P<0.00001)和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MD=-1.27,95%CI[-1.56,-0.97],P<0.00001)、C反应蛋白[标准化均属差(SMD)=-1.52,95%CI[-1.96,-1.07],P<0.00001]、降钙素原(SMD=-1.23,95%CI[-1.87,-0.58],P=0.0002)、肿瘤坏死因子-α(SMD=-2.63,95%CI[-3.19,-2.08],P<0.00001)}方面具有优势;在缩短住院时间[MD=-2.45,95%CI(-3.34,-1.57),P<0.00001]方面有优势,能降低不良反应[RR=0.66,95%C(I 0.49,0.88),P=0.005]。结论:清金化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患者在提高临床有效率、氧分压,降低症状积分、炎症因子,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优势,且安全性高。
王露王佳佳王佳佳李建生
关键词:清金化痰汤痰热证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黄连温胆汤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黄连温胆汤是治疗湿内蕴之代表方,该方具有清不过寒,化不过燥的特点,具有调脂、降糖、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在调节神经递质、抗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类疾病,如心脏、消化、内分泌、神经等系统疾病。然而,通过对近年来文献的总结发现仍有不足之处,如临床研究样本量不足;组方成分复杂,机制不够明确等。希望今后更加深入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参考。
王春霞客蕊
关键词:黄连温胆汤药理作用
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气阴两虚兼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气阴两虚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AIDS合并PC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候积分、实验室指标、血气指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淋巴细胞计数(CD4+)、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阴两虚兼型的AIDS合并PCP患者进行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症状,改善血气指标,提高血氧饱和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刘明山胡典贵黄伟霞吴靖周刚峰
关键词: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气阴两虚清暑益气汤
益肺法治疗老年慢性咳嗽气虚的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在“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下基于扶正祛邪理论采用清益肺法治疗老年慢性咳嗽气虚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班布特罗口服溶液,初始剂量为10 mg/次,若疾病未得到控制则于1周后增至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益肺法治疗,口服扶正感康丸(药物组成:黄芪、党参、苍术、羌活、白芷、防风、升麻、黄芩、黄连、陈皮、款冬花、辛夷、炙甘草)和清肺咳喘丸(药物组成:苏叶、白果、紫苏子、款冬花、苦杏仁、桑白皮、黄芩、川贝母、炙甘草),同时采用“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进行指导。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观察咳嗽咳评估问卷评分、主症评分、炎症因子、免疫因子、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8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0%(60/60);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39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68.33%(41/6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咳评估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主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炎症因子、免疫因子、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基于“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在扶正祛邪理论指导下采用清益肺法治疗老年慢性咳嗽气虚有较好疗效,能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功能。
王维峰潘晔刘华于国俊张明利
缺血性中风病始发态伴气虚的差异探索
2023年
目的以是否伴有气虚要素为切入点,基于临床特征与代谢组学,探索缺血性中风病始发态与是否伴有气虚的宏微观辨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1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发病72 h以内)患者63例。依据《缺血性中风病候要素诊断量表》各候要素诊断成立的标准,将符合“湿+内火”且不伴有气虚要素的26例患者作为组,将符合“湿+内火+气虚”要素的37例患者作为+气虚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同时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及相应统计学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2组患者基础疾病、病因分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远期预后、血常规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发病诱因、劳累诱因、颅内血管闭塞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气虚组患者具有诱发因素比例明显高于组,以发病前存在劳累的诱因多见,且在影像方面更多地表现为颅内血管闭塞;在代谢组学方面,2组血清共筛选出9种具有统计学差异的代谢产物,分别为LysoPC(20∶5/0∶0)、LysoPC(18∶3/0∶0)、LysoPC(18∶1/0∶0)、LysoPC(18∶0/0∶0)、Choline、LysoPC(18∶2/0∶0)、2-Methyl-1,3-cyclohexadiene、Glycine、2-Ketobutyric acid。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伴气虚往往具有发病前劳累的诱因,且颅内血管多具有闭塞的基础情况,其差异代谢产物主要涉及能量代谢与氧化应激等通路。将临床特征及生物学指标串联应用,可为中医候要素诊断的辨及机制探索提供宏微观依据。
马鹏珍古金晓何丽丽杜雨轩梁笑笑栾慧林陈婷婷谢颖桢
关键词:证候要素痰热证气虚证
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理论应用新汤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新汤治疗小儿咳嗽()的有效性,分析其临床疗效,丰富小儿咳嗽()的治疗思路,为新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符合标准的70...
肖静
关键词:小儿咳嗽痰热证中医理论临床疗效
火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中药火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院内协定处方火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7 d、治疗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候积分、评分变化;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时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 d及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中医候积分、评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中药火方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急性脑梗死产生的炎性反应。
刘倩高利黄礼媛宋珏娴何玉伟曹丽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痰热证炎性因子
基于“候要素评分”的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风险的中医评估方法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将候要素评分作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风险的中医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为对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病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首先按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将所有入组的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27例)和一般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53例),比较2组的候要素评分差异。同时所有入组的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血管二级预防治疗,并随访6个月,依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18例)和未复发组(62例),比较2组的候要素评分差异。结果: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的火候要素评分均明显高于一般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P<0.01);复发组患者的火候要素评分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结论: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程度与候要素评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的严重程度会影响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展与复发风险,因此将“候要素评分”作为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风险的中医评估方法具有可行性。
于晓明周丽萍陈亮
关键词:痰热证

相关作者

李建生
作品数:1,321被引量:7,325H指数:41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龄大鼠 证候 脑缺血 脑缺血再灌注
张艳霞
作品数:18被引量:248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痰热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急性加重期 细菌性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乔翠霞
作品数:31被引量:436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研究主题:痰热证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白术
周红艳
作品数:48被引量:343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研究主题:痰热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急性加重期 药效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李杰
作品数:61被引量:333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中医内科学 肺组织 痰热证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