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265篇“ 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相关文章
-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
- 2024年
-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是最普遍的慢性肝病之一,但MAFL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频率高于肝脏疾病本身。与MAFLD相关的病理生理研究表明存在与CVD相关的潜在机制,涉及全身炎症、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糖脂代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in-angiotensin system, 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肠道微生物群以及遗传,促进CVD事件的发生。这篇综述分析了MAFLD和CVD之间的关系,概述了可能将MAFLD与CVD联系起来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
- 范家亮任红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心力衰竭:临床证据和病理生理学机制
- 2024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心力衰竭(心衰)是两大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NAFLD增加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心房颤动、高血压、心肌病、心衰)风险间接或直接与心衰关联。NAFLD通过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全身炎症、氧化应激、肠道菌群失调和扩张的异位脂肪等病理生理学机制促进心脏重塑和心衰的发生和进展。该研究总结了NAFLD与心衰关联的临床证据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及这两种疾病可能的管理和治疗。
- 郑焱华卢俊会陈星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理生理学
-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心脏结构或功能受损而导致的一种严重进展性临床综合征,为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欧洲心脏病学会在2021年HF诊断和治疗的指南中提出HF分为三类: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和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ldly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mrEF)。
- 祝欣欣张琦陈芸儿于宝琪王霞曲爱娟
- 关键词:炎症代谢综合征
- 真性小眼球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治疗进展
- 2023年
- 真性小眼球是指胚裂闭合后,眼球停止发育,使眼球表现为短眼轴、浅前房、厚巩膜、小角膜而晶状体厚度正常等特点,但无其他先天性眼部畸形或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一种先天性眼球发育异常[1]。患者常因自幼远视而影响视力发育,往往直到继发闭角型青光眼和真性小眼球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uveal effusion syndrome,UES)才就诊。
- 张天睿余晓伟石砚范志刚
- 关键词:真性小眼球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病理生理机制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2023年
- 脓毒症是由于宿主在被感染后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失调所引起的疾病。而这种疾病会造成严重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危及生命。目前,大多数脓毒症患者会从脓毒症中恢复;但仍有许多患者不会恢复,而是会进入持续的免疫抑制状态,预后差。我们的目的是从病理生理方面阐述其对各个脏器、系统所造成的长期、持续性的损害。从而探索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以及评估免疫治疗的潜力。
- 杨慧文
-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
- 椎间盘源性颈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2022年
- 椎间盘源性颈痛是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疼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感觉,缺乏准确的实验室检查数据以及良好的临床诊断试验。目前,临床上对椎间盘源性颈痛的诊断往往依赖于医生有限的临床经验。本综述的目的是根据现有的文献,回顾椎间盘源性颈痛的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通过整合现有的证据,希望促进医务工作者对该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做出最合适的临床决策。
- 吴兵何鑫彭宝淦
- 关键词:颈痛椎间盘退变病理生理学
- 慢阻肺合并OSAHS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以下简称OSA)均为常见病,除了由于高发病率和共同的风险因素而经常共存外,这些疾病还具有相互作用的特点,即每一种疾病都影响另一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在临床实践中,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同时表现出这两种疾病的特征,我们统称为OSA-COPD重叠综合征(OVS)。本综述目的就对重叠综合征相关的氧化损伤、炎症、新陈代谢、睡眠障碍、心肌纤维化异常、血气分析、解剖学与非解剖学因素方面等病理生理学机制。与单一疾病相比共同的风险因素、合并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风险评估,包括两种疾病在何种严重程度并发时,会产生何种附加或协同的临床关联等相关问题提供部分最新的认识,从而对诊疗有一定研究指导作用。
- 李艳华马狄周兰袁开芬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叠综合征病理生理学机制慢阻肺心肌纤维化
- 血清PCT联合皮肤颜色对新生儿脓毒性休克的早期预测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
- 背景 脓毒症理论是近二十年来比较热门的理论,其概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之中。其最早由成人组提出,后逐渐应用于儿童组和新生儿组。因脓毒症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
- 曾明涛
- 关键词:PCT皮肤颜色病理生理学
- 脓毒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诊断及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脓毒症仍然是世界性的挑战,许多患者因为脓毒性休克入住ICU,脓毒性休克的管理包括控制感染的针对性治疗,减少终末器官的损伤,以及修复损伤。关于脓毒症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以及脓毒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学和明确的诊疗指南仍需探索。本文主要探究脓毒性心肌病发展的可能机制,现有的诊断方法,以及目前对脓毒性心肌病的治疗手段。
- 张鹤龄金艺华李艳美
- 关键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心肌功能障碍
- 脓毒症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
- 2022年
- 2021年的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国际管理指南将脓毒症定义为: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休克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脓毒症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目前专家们将其定义为脓毒症引起的可逆性心肌病。但脓毒症引起的心肌病很常见,荟萃分析将异常LVEF的截止阈值范围为40%~50%,报告患病率约为30~50%。
- 张志卫
- 关键词:脓毒症线粒体炎症反应
相关作者
- 徐运

- 作品数:693被引量:2,965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缺血性卒中 卒中 小胶质细胞 脑缺血 缺血性脑损伤
- 马妍

- 作品数:15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折板 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井 排水系统 液滴
- 朱滨

- 作品数:92被引量:246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膜透析治疗 降钙素原 肺部细菌感染 胰腺炎
- 陈胜良

- 作品数:131被引量:949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 功能性胃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 方群

- 作品数:233被引量:44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微流控芯片 微流控 液滴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