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87篇“ 病毒病原“的相关文章
-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学及其临床特征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分析2020年至2023年连续三个冬季在本院就诊的100例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病毒病原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 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提取鼻咽分泌物样本,并借助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和病毒分离方法进行病原学分析,研究集中于多种病毒,涵盖RSV、AdV、RhV、hMPV、HCoV、HBoV及PTV 1~4型。利用Aanger双脱氧终止法进行末端双向序列分析,对检出病毒的样本进行了详尽分析。结果 RSV成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检出率惊人地达到27%。数据揭示,六个月内婴儿病毒感感染阳性比例占据首位(所占比例41.67%),性别差异不对感染阳性率产生明显影响。结论 准确识别病菌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降低抗生素不当使用的危险、防止病情恶化以及控制病毒扩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王慧郭欣夏明倩李晨曦崔红超
- 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PCR技术呼吸道合胞病毒
- 从乙型肝炎病毒病原学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被引量:1
- 2024年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从肝炎向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的一系列疾病,属于中医“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等疾病范畴,病因病机与“虚”“湿”“疫”“毒”“瘀”有关。正气本虚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外感疫毒是疾病发展的始动因素,湿毒邪恋贯穿疾病始终;随着疾病的进展,还会表现出气滞血瘀、脾虚痰浊、癥瘕积聚、气阴两虚等病机特点。在治疗上应将扶正祛邪的思想贯穿始终,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灵活采用益气活血、清热解毒、补脾化痰、利湿通络等方法,达到既病防变、截断病势的治疗目的。
- 武庆娟吕文良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病原学慢乙肝病机
- 2022—2023年贵州省呼吸道病毒病原谱及流感A(H1N1)pdm亚型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贵州省2022—2023年流感样病例呼吸道病毒病原谱的构成情况,进一步分析流感A(H1N1)pdm亚型病毒的基因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收集贵州省2022—2023年流感样病例591份,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HPIV)、冠状病毒(HC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偏肺病毒(HMPV)、鼻病毒(HRV)和博卡病毒(HBoV)8种病毒及其分型,检测结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流感A(H1N1)pdm亚型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采用Nextclade、MEGA7等进行血凝素(HA)基因序列分析及糖基化位点、抗原决定簇、受体结合位点突变情况分析。结果共检测出呼吸道病毒阳性样本363份,总阳性率为61.42%,检出率前3位的分别是IFV-A(H1N1)pdm亚型病毒(阳性率15.06%,89份)、IFV-A(H3N2)亚型病毒(阳性率13.71%,81份)和新冠病毒(SARS-CoV-2)(阳性率13.37%,79份)。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混合感染病例检出36份,检出率为6.09%,以鼻病毒的混合感染检出最多(17份,占比47.22%)。共获得16株贵州省流感A(H1N1)pdm09亚型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均为6B.1A.5a.2a进化分支。Sb抗原决定簇发生A186T、Q189E氨基酸替换;受体结合位点发生190位螺旋(184-191):A186T、Q189E及220位环E224A突变;未发现糖基化位点改变。结论呼吸道病毒是流感样病例的重要病原体,以流感病毒最为常见,混合感染占比较高。IFV及HMPV检出率有明显季节性差异。2022—2023年贵州省IFV-A(H1N1)pdm09亚型病毒分子结构与功能尚未发生大的变化,与疫苗株匹配性良好,流感疫苗的抗体保护性较好。
- 庄丽柯倩郑菊吴萍蒋维佳
-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基因特征分析
- 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流感病毒可感染人,在人群中流行,甚至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流感大流行。在非大流行期间,不断有禽流感病毒或者猪流感病毒突破种属屏障感染人,由此出现一系列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做好大流行应对和准备工作,需加强对一系列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进行监测、科学研究以及风险评估。本文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系列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分别综述其最新流行形势及研究进展,以做出科学的风险评估。
- 朱闻斐杨磊王大燕
- 关键词:致病力传播力
- 2013—2023年南京市流感样病例及流感病毒病原学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 了解2013—2023年南京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变化趋势,为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3年南京市ILI监测数据、病原学监测、暴发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3年南京市哨点医院共报告1 919 187例ILI,ILI百分比(ILI%)为5.85%,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8—2019年ILI%最高(11.00%),2016—2017年最低(2.62%)。ILI以0~<5岁年龄组为主,占66.21%。共检测ILI样本45 074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1.68%(5 265份),其中甲型H3N2最多(2 206份,占41.90%),其次为乙型Victoria系(1 224份,占23.25%)、甲型H1N1(1 201份,占22.81%)和乙型Yamagata系(599份,占11.38%)。不同监测年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82.83,P<0.001)。除2020—2021年没有流行高峰,其余9个年份均在冬春季出现了流行高峰,其中2014—2015、2015—2016、2017—2018、2021—2022和2022—2023年还出现了夏季流行高峰。2013—2023年南京市共报告ILI暴发疫情96起,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含托幼机构),共94起(占97.92%)。结论 南京市流感流行以冬春季为主,不同监测年度各流感亚型交替流行。0~<15岁儿童是流感防控重点人群,学校是重点防控场所。应持续加强和规范流感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南京市流感活动水平和趋势,及时进行预警和预测,科学精准防控流感疫情。
- 胡洋田梦圆周沁易丁松宁吴小清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哨点监测
- 2019—2022年陕西汉中地区急性肠道感染病毒病原谱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究2019—2022年陕西汉中地区急性肠道感染病毒病原谱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三二○一医院门诊急性肠道感染患者粪便标本,经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16型(CV-A16)、CV-A10、CV-A6、CV-A2、CV-A4、CV-B3等常见肠道感染病毒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 共收集了5 194例粪便样本,病毒核酸阳性标本检出率23.95%,检出率最高为EV-A71 9.82%,其次为CV-A16 4.58%、CV-A6 3.37%。不同年龄组常见肠道感染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0~4岁组最高41.49%。不同性别阳性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A71无季节性,CV-A16、CV-A6检出高峰集中于夏、秋季。106份混合感染,感染率2.04%,其中以EV-A71和CV-A6混合感染最多。结论 2019—2022年汉中地区急性肠道感染病毒病原体为EV-A71、CV-A16、CV-A6,应增强对4岁及以下儿童的急性肠道感染病毒监测。
- 聂伟杰王维贺礼琴
- 关键词:急性肠道感染肠道病毒病原谱流行病学特征
- 危重型COVID-19合并非病毒病原体感染的队列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合并非病毒病原体感染的现状。方法:回顾性及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0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危重型COVID-19患者52例,其中2022年12月—2023年1月回顾性队列30例,2023年2月—2023年10月前瞻性队列22例。患者入组3、7、21、30、60、90 d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病原学检测结果、住院生存时间等。采集入组患者的血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样本,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及病原宏基因组学测序。结果:52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中,年龄79 (66,84)岁,男性34例(65.4%),病死率为34.6%(18/52)。混合感染47例(90.4%),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7例(51.9%),革兰氏阴性菌29例(55.8%),真菌29例(55.8%)。宏基因组学测序在下呼吸道分泌物(76.9%比57.7%)及血液(46.2%比15.4%)中的非病毒病原体检出率高于分离培养法。下呼吸道样本中,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屎肠球菌(12例)、粪肠球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9例)、肺炎克雷伯菌(9例)、大肠埃希菌(7例)、鲍曼不动杆菌(6例),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5例)、曲霉(9例)。血液样本中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6例)、铜绿假单胞菌(5例),真菌主要为曲霉(6例)。结论:危重型COVID-19患者常合并细菌、真菌感染。
- 周艳任迪文莎陈燕宏桂水清李颖
- 关键词:危重型细菌培养
- 广西罗汉果病毒病原调查及两种病毒的分子特征
- 2024年
- 为了解广西罗汉果疑似病毒病病毒病原种类,为病毒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指导,利用小RNA测序分析了广西南宁广西大学实验田中罗汉果的病毒种类,并使用简并引物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验证;然后,使用病毒特异引物进行PCR或RT-PCR检测,调查广西罗汉果主产区病毒的分布情况;对罗汉果中新发现的病毒,克隆其基因组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特征。结果显示,小RNA测序和PCR验证均证实,广西大学罗汉果感染了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的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SLCCNV)和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China virus,AYVV)以及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和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调查发现,桂林市永福县、龙胜县、临桂区和南宁市青秀区的罗汉果病样上均存在SLCCNV和ZYMV感染,桂林市临桂区、龙胜县的罗汉果上还检测到PRSV;克隆了SLCCNV-DNA-A基因组共2736 bp的全长序列和4个缺陷型分子、DNA-B共2648 bp的全长序列和2个缺陷型分子,以及AYVV共2745 bp的全长序列,三个全长序列分别编码7个、2个和7个蛋白质;序列分析表明,SLCCNV-DNA-A与中国云南地区的分离物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达99.56%,SLCCNV-DNA-B形成独立分支,与泰国的DNA-B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1.41%,SLCCNV-DNA-B的缺陷型分子含重组外源基因序列,AYVV与广西本地的苦苣菜分离物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达97.83%。表明罗汉果是begomovirus的新寄主,广西罗汉果病毒病害是begomovirus和potyvirus复合侵染引起。
- 黄昭戟周琼李刚唐美琼裴艳艳覃犇胡营张占江
- 关键词: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属基因组结构
- 猫冠状病毒病原学及防治研究现状
- 2024年
- 猫冠状病毒(FCoV)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对全球猫科动物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和流行范围的扩大,猫冠状病毒的研究成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综述猫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性、流行现状以及防治研究等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并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 刘红芹祁根兄秦晓庆卜庆龙付晓杰王菁男郑书涛李梅清
- 关键词:冠状病毒病原
- 2017-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流行性感冒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7-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病原学特点及趋势变化,为流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国家级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资料及全市暴发疫情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3年哨点医院共采集咽拭子样本4241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样本581份,总体阳性率13.70%,甲型H1N1流感病毒占比最高(33.56%),其次为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27.02%)。除2020-2021年未检出流感病毒外,其余年度呈现不同亚型毒株共同或交替流行趋势。2017-2018年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病毒和乙型Yamagata病毒,2018-2019年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病毒和甲型H3N2病毒,2019-2020年优势株为甲型H3N2病毒,2021-2022年优势毒株为乙型Victoria病毒(100%),2022-2023年优势毒株为甲型H3N2病毒和甲型H1N1病毒。不同季节流感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893,P<0.001),以冬春季为主。不同性别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4,P>0.05),不同年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666,P<0.001),其中15~24岁年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23.73%)。2017-2023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54起,以小学(48.15%)、中学(18.52%)为主,主要由乙型Yamagata病毒引起,其次为甲型H3N2病毒和乙型Victoria病毒。结论2017-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流感疫情呈现不同优势株共同或交替流行的态势,应重点关注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持续做好流感样病例监测。
- 姜艳艳田蒙蒙申亚琦范俊杰陈伟单杰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病原学
相关作者
- 钱渊

- 作品数:330被引量:2,986H指数:32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儿童 轮状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感染 急性呼吸道感染
- 段招军

- 作品数:339被引量:2,058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诺如病毒 轮状病毒 腹泻 基因型 儿童
- 季伟

- 作品数:399被引量:2,786H指数:2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呼吸道感染 住院患儿 住院儿童 B7-H3
- 朱汝南

- 作品数:202被引量:1,841H指数:24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儿童 人偏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
- 陈庆忠

- 作品数:163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中药组合物 动物源食品 药物残留 中药口服液 病毒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