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篇“ 电针效应“的相关文章
- 活体成像技术应用于肝脏功能和电针效应评估
- 目的:活体荧光成像和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出现的新的实验手段,本文试图应用这两种技术,建立肝脏功能成像的方法,观察慢性酒精性肝损伤(cALI)肝脏储备、代谢和微循环功能的变化,评价电针干预的效果。方法:模型...
- 宋晓晶王淑友贾术永王广军张维波
- 关键词:肝功能电针
- 椎间盘脱出模型大鼠脊髓巢蛋白和音猬因子变化及电针效应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椎间盘脱出模型大鼠脊髓巢蛋白(Nestin)和音猬因子(SHH)变化及电针效应,分析神经组织代偿性修复的机理。【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9)、模型组(n=15)和电针组(n=15),在T13段脊髓左腹侧填塞硅胶片建立椎间盘脱出模型。模型建立后4、7、14d处死大鼠取压迫部位脊髓组织,荧光抗体法观察Nestin阳性细胞数量,ELISA法检测Nestin和SHH含量。【结果】14d时,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运动机能评分极显著升高(P<0.01),SHH含量和Nestin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升高(P<0.01),Nestin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椎间盘脱出模型,脊髓受压后自我修复过程中可表达Nestin。电针干预后大鼠运动机能极显著改善,提示其与电针升高Nestin和SHH含量有关。
- 程鹏李伟李拓高蕊姜代勋陈武
- 关键词:椎间盘脱出巢蛋白音猬因子电针
- 椎间盘脱出模型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变化及电针效应研究
- 本文主要论述犬椎间盘病的诊疗现状、电针治疗椎间盘病机理的研究现状、椎间盘退变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研究进展等,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运用多种分子实验技术,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等与椎间盘变性相关的指标的变化,...
- 丛心宇陈武
- 关键词:椎间盘脱出基质金属蛋白酶电针疗法
- 犬椎间盘脱出模型脊髓神经细胞的变化及 电针效应
- 主要论述电针对椎间盘脱出模型犬脊髓神经细胞的影响.根据电针的作用机理,椎间盘脱出造成脊髓损伤的机制,神经细胞的增殖原理几个方面的研究基础,通过多种分子实验技术证实,电针可以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从而促...
- 程鹏陈武
- 关键词:椎间盘脱出脊髓神经细胞电针疗法疗效评价
- 基于信号传递特性的电针效应与“经络”轨迹研究
- 目的:根据多端口网络理论和电信号传递系数测量方法,研究电针治疗的实时电学效果,为客观定量评价针刺疗效和确定体内"经络"轨迹及其生理特性探索道路。方法:将身体模型化为一个"非均匀立体多端口网络","经络"定义为"信号传递最...
- 王志功吕晓迎王宇航黄岑宇陈玥琳王一夫李义辉王苏阳
- 关键词:针灸经络信号传递动物实验
- 文献传递
- 椎间盘脱出大鼠模型的脊髓血流量变化及电针效应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大鼠椎间盘脱出模型的脊髓血流量及其电针效应,为兽医临床犬椎间盘病病理和针灸作用机理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将硅胶片填充于大鼠第13胸椎(T13)脊髓腹侧位制作胸腰段椎间盘脱出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流系统实时监测造模后第一腰椎(L1)脊髓背侧血流量及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和趾间穴对其的影响。结果以硅胶片填充于大鼠T13的脊髓腹侧位可成功制作出类似犬胸腰段椎间盘脱出的后肢瘫痪模型,且重复性好;模型组大鼠在压迫后,L1段的脊髓背侧血流量呈极显著下降(P<0.01),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和趾间穴可显著升高血流量(P<0.05),电针结束后约10 min其血流量逐渐恢复至电针前水平;电针组大鼠电针治疗14 d后,脊髓背侧血流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运动功能评分显示电针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通过外科手术将硅胶片填充于大鼠T13脊髓腹侧位可成功制作胸腰段椎间盘脱出模型;压迫后L1段脊髓血流量显著下降;电针治疗后脊髓血流量极显著升高,且瘫痪大鼠运动机能明显好转,这可能与电针改善脊髓血流量继而减轻脊髓损伤并促进损伤恢复或促进代偿机制有关。
- 卢知松陈益山姜代勋李格宾孙胜永穆祥陈武
- 关键词:脊髓血流量电针
- 椎间盘病犬血液流变学变化及电针效应初探
- 椎间盘病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或纤维环向背侧脱出或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引起的以疼痛和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小动物诊疗行业的不断发展,椎间盘病成为犬尤其是小型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以电针为主的...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电解损毁孤束核对电针效应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四白穴与胃特异性联系的初级中枢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21只,随机分成四白穴组、阳白穴组和假损毁组,每组7只。在大鼠体内埋置胃电极,通过电解损毁孤束核(NTS),观察电针四白穴、阳白穴对胃肌电的作用。结果:电针四白穴后,快波峰簇数明显增加,与针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NTS损毁后,快波峰簇数较针后明显下降(P<0.01)。电针阳白穴对大鼠胃肌电无明显的兴奋作用;假损毁组,假损毁NTS后电针四白穴对大鼠胃肌电的兴奋作用无影响。结论:NTS参与电针四白穴对大鼠胃肌电的兴奋作用,是四白穴和胃特异性联系的重要中枢之一。
- 刘健华严洁常小荣符文彬
- 关键词:孤束核电解损毁四白穴胃肌电电针效应
- 犬椎间盘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电针效应研究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曲泽”穴电针效应和经脉线上缝隙连接关系的体视研究
- 目的:整体水平上探索电针"曲泽"穴对荧光染料循经扩散的影响及其与该线上缝隙连接的关系。方法:电针 BALB/c nu/nu 裸鼠"曲泽"穴,在整体荧光成像下观察穴位点注射376 Da 荧光染料(5,6—羧基荧光素)的线性...
- 梁勋厂曾燕熊涛施静
- 关键词:电针针刺效应阻断剂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陈武

- 作品数:178被引量:300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磷酸二酯酶 椎间盘脱出 中药 电针 中性粒细胞
- 李格宾

- 作品数:64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研究主题:病例报告 肥大细胞瘤 病例分析 血液流变学变化 椎间盘病
- 刘世敏

- 作品数:145被引量:62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研究主题:电针 徐凤纳甲法 正常人 收缩时间间期 不同时辰
- 李屹

- 作品数:97被引量:25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研究主题:电针 徐凤纳甲法 收缩时间间期 正常人 蛋白尿
- 任璐蓓

- 作品数:50被引量:6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电针 徐凤纳甲法 正常人 收缩时间间期 不同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