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29篇“ 甲藻“的相关文章
光唇鱼卵甲藻病防治
2024年
光唇鱼以其肉质细腻及高观赏价值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具有较高的养殖潜力。然而,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由淡水卵甲藻寄生引起的“打粉病”,成为影响光唇鱼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自然环境中,卵甲藻的寄生能力相对有限,因为光唇鱼游动迅速,生存空间广阔,不容易受到感染。
赵子莹于莹丽黄承靖丁文陈佳婧高阳
关键词:甲藻光唇鱼寄生能力观赏价值主要病害
中国四个河口潮间带甲藻孢囊多样性研究
2024年
2014—2016年,为调查研究中国大辽河、涧河、闽江与九龙江河口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多样性,开展了4个季度表层沉积物样品采集,通过多钨酸钠法提取甲藻孢囊后进行鉴定,共鉴定出43种(隶属16属)和5种未定种,包括自养型17种和异养型26种。其中孟迪原多甲藻(Protoperidinium mendiolae),脆弱海胆藻(Echinidinium delicatum)和透明海胆藻(E.transparantum)为我国沿海未报道的新记录种类。调查中发现了一种产麻痹性贝毒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体(Alexandrium tamarense com-plex),以及3种产虾夷扇贝毒素的甲藻孢囊,分别为网纹原角藻(Protoceratium reticulatum),多边舌甲藻(Lingulodinium polyedrum)和具刺膝沟藻(Gonyaulax spinifera)。甲藻孢囊丰度在4个河口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大辽河口孢囊丰度最高,变化范围为47~94 cysts/g DW(干质量);其次为涧河口,孢囊丰度变化范围为24~75 cysts/g DW;闽江口与九龙江口孢囊丰度相对较低,变化范围分别为14~50 cysts/g DW与5~50 cysts/g DW。与沉积物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自养型孢囊丰度和孢囊总丰度均与河口盐度、间隙水总溶解态氮营养盐浓度、溶解无机氮浓度、氨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多样性指数与盐度、沉积物粒度(<63μ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该研究对于了解我国河口潮间带甲藻孢囊多样性以及形成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罗芳王玉珏石雅君韩秋影顾海峰刘东艳
关键词:甲藻孢囊多样性环境因子
西印度洋甲藻门角藻属一新种
2024年
记述了海洋甲藻门角藻属一新种,命名为尖头角藻Tripos acuticephalotum sp.nov.。标本于2022年1月1日采自西印度洋海域的站位(63°E,2°S)。新种尖头角藻的形态特征为:细胞大型,背腹扁平,似叶片;总长348μm,上壳远大于下壳;上壳呈尖叶状,横沟以上约1/3处最宽,达112μm;顶端钝突,钝突处两侧边缘不光滑,呈锯齿状;下壳短,底边斜直;两个底角较粗壮,左底角略长于右底角;横沟平直或向左下方略倾斜。
李艳孙萍李瑞香
一种寇氏隐甲藻内源启动子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寇氏隐甲藻内源启动子及其应用。本发明在海量的转录组数据中,挖掘出高表达水平的基因,并通过染色体步移法获取所述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对获得的启动子序列进行扩增,并与潮霉素基因连接,构建转化质...
邹立功李宏业姚奕桐张潇
一种寇氏隐甲藻内源启动子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寇氏隐甲藻内源启动子及其应用。本发明在海量的转录组数据中,挖掘出高表达水平的基因,并通过染色体步移法获取所述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对获得的启动子序列进行扩增,并与潮霉素基因连接,构建转化质...
邹立功李宏业姚奕桐张潇
黏土组合芽孢杆菌Ba3控制赤潮甲藻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细菌溶藻和黏土吸附的特性,探索了溶藻菌Ba3与黏土组合控藻技术。正交实验确定了投加量为1.0%Ba3无菌滤液和100 mg·L^(-1)黏土为最佳组合,该组合技术在24 h内对米氏凯伦藻的溶藻率达到94.0%。分别对比了单独投加无菌滤液、黏土、黏土+Ba3无菌滤液、黏土+PAC、黏土+H_(2)O_(2)的控藻效果。结果显示,黏土+PAC、黏土+H_(2)O_(2)组合在12 h后出现了藻密度“回弹”现象,黏土+Ba3无菌滤液在48 h后的溶藻效果达到95%以上显著高于其他组合,检测试验前后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Ba3无菌滤液组合黏土的高效控藻效果,有望在赤潮甲藻控制中应用推广。
喻光烺王英苏玉萍钟启俊郑璐薇冷东梅
关键词:黏土米氏凯伦藻赤潮
甲藻甾醇在海洋和湖泊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
2024年
甲藻甾醇(dinosterol)是甲藻(dinoflagellate)细胞膜脂的重要组分,作为甲藻的生物标志物,它具有来源特异性、结构稳定、抗降解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分布于海洋、湖泊等各类沉积载体中,有效记录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环境的信息。目前,利用甲藻甾醇质量分数及其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开展重建早期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为理解早期气候和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响应提供新视角,因此甲藻甾醇是近年来海洋和湖泊古环境重建研究的热点生物标志物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甲藻甾醇的结构、生物来源及其在海洋、湖泊等环境的分布特征,简要概述且对比甲藻甾醇的几种纯化方法,并在阐述其重建古环境、古气候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甲藻甾醇的古环境指示意义,特别是其质量分数在古生产力重建以及甲藻甾醇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在盐度、降水重建上的研究进展。据此,我们提出甲藻甾醇在古环境重建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如甲藻甾醇的具体生物来源、环境因子对甲藻甾醇的影响等。
游洋李婧婧张恩楼
关键词:古环境生物标志物湖泊
基于甲藻休眠孢囊丰度的藻华爆发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灾害风险预测领域,具体说是基于甲藻休眠孢囊丰度的藻华爆发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对目标海域进行划分,得到多个海域评估单元;2)确定目标海域中的目标甲藻种类;3)获取孢囊丰度指标值、藻华分布...
唐赢中尚丽霞邓蕴彦柴召阳
三亚湾近岸海域浮游甲藻与水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2024年
为了解三亚湾近岸海域浮游甲藻分布状况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分别于2022年枯水期(4月)、丰水期(7月)和平水期(11月)水采了三亚湾近岸海域浮游甲藻样品及水环境样品,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样品分析结果显示,三亚湾近岸海域共鉴定出甲藻5目13科17属50种,按类群分类赤潮甲藻可分为25种,其中有毒赤潮甲藻占13种;3个水期共计优势甲藻10种,其中9种为赤潮甲藻,有毒赤潮甲藻占5种;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第一优势甲藻均为赤潮甲藻,分别为凯伦藻(Karenia sp.)、四齿多甲藻(Peridinium quadridentatum)和环状异帽藻(Heterocapsa circularisquama);同一站点不同水期水环境因子波动较小,空间上无机氮磷营养盐两端站点质量浓度高,中间站点质量浓度低。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NH_(4)^(+)-N、NO_(3)^(-)-N及NO_(2)^(-)-N是影响三亚湾近岸海域浮游甲藻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RDA分析结果显示,三亚湾近岸海域优势赤潮甲藻分布与水温、盐度、无机氮磷营养盐质量浓度相关性显著。总体而言,三亚湾近岸海域浮游甲藻尤其是优势赤潮甲藻,对无机氮磷营养盐响应最为密切。本研究调查结果可作为三亚湾浮游甲藻种类分布统计数据的补充,并为分析其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监测该海域甲藻赤潮风险程度提供基础资料。
王蒙王兴华李翔赵茜李格乐王辉殷安齐
关键词:甲藻水环境因子赤潮
一种基于光谱成像的海洋甲藻细胞浓度检测变量选择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谱成像的海洋甲藻细胞浓度检测变量选择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数据采集:获取甲藻的高光谱数据和藻细胞浓度真值;(2)变量选择:以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所得各波长回归系数b为权重,利用自适应加权采样ARS...
沈英朱梦娇黄峰吴靖

相关作者

齐雨藻
作品数:192被引量:2,247H指数:3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赤潮 浮游植物 球形棕囊藻 环境因子 甲藻
吕颂辉
作品数:213被引量:1,437H指数:2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赤潮 浮游植物 东海原甲藻 米氏凯伦藻 环境因子
王朝晖
作品数:165被引量:1,798H指数:28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赤潮 表层沉积物 浮游植物 锥状斯氏藻 甲藻孢囊
刘国祥
作品数:105被引量:59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淡水 水华 甲藻水华 绿藻 藻类
王修林
作品数:263被引量:2,650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浮游植物 赤潮 营养盐 海洋浮游植物 三维荧光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