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40篇“ 生物碳“的相关文章
一种深层土壤有机与微生物代谢动力学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层土壤有机与微生物代谢动力学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土壤科学与环境科学技术领域。包括有:获取所述稻田土壤中的有机含量和结构特征,同时确定出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功能和对环境变化的动态响应机制;设置对照组和...
刘杏认许子函
一种高生物含量生物基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生物含量生物基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生物含量生物基水性压敏胶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制备原料:去离子水280‑380份、酸氢钠1‑3份、烷基硫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
陈威陈杰谢佳羽陈郡李窈李良彬
海拔对马衔山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氮磷计量特征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择马衔山沿海拔梯度的高山草原、亚高山灌丛、高山灌丛、高山草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0~20、20~40 cm层次土壤氮磷、微生物生物氮磷和其他理化指标,分析马衔山不同海拔区域景观土壤氮磷、微生物生物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均沿海拔升高呈显著增加趋势,且随土壤深度增加显著降低,表层土壤(0~20 cm)微生物生物(MBC)含量沿海拔显著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沿海拔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深层土壤(20~40 cm)MBC含量沿海拔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亚高山灌丛达到最小值,MBP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在亚高山灌丛达到最大值;(2)土壤C∶P、C∶N均沿海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最大值均出现在高山灌丛(36.16和11.88),表层土壤MBN∶MBP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亚高山灌丛出现最大值(9.16),MBC∶MBN整体沿海拔显著增加,深层土壤MBC∶MBP随海拔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亚高山灌丛出现最小值(8.40);(3)土壤pH、电导率、地下生物量等与土壤-微生物氮磷及生态化学计量显著相关,pH是土壤微生物生物氮磷及其化学计量海拔分布格局的关键驱动因素。
李玉倩王旭洋林宏东牟晓明刘伟媛连杰李玉强
关键词:海拔梯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一种高SeS<SUB>2</SUB>负载的Te修饰SnS/生物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SeS<SUB>2</SUB>负载的Te修饰SnS/生物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革孔菌、层孔菌和蜂窝菌材料混合;加入葡萄酸、玻尿酸和乳酸;经过溶剂热反应;加入混合溶液搅拌均匀,通过微波加热、紫外辐照...
王彩薇肖渠成
一种基于铁基磁性生物载体的生物强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基磁性生物载体的生物强化污水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凝絮剂难以复用的不足。该发明包括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投药装置和旋流器,所述旋流器对污泥和铁基磁性炭载体进行分离,旋流器...
王敏同现鹏黄崇鸿陈叶腾王刚朱冰张茹霞宋贤聪程西亚张水平
玉米大豆间作对喀斯特区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代谢特征的影响
2025年
为探明喀斯特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玉米大豆间作(MSI)、玉米单作(MM)和大豆单作(SM) 3种模式,采用Biolog-ECO微孔培养法,旨在揭示玉米大豆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源代谢活性、多样性以及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与MM及SM相比, MSI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McIntoshindex)分别显著提高了11.90%和58.40%,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wellcolordevelopment, AWCD)分别显著增加了24.50%和80.10%,羧酸类、氨基酸类和酚酸类源的平均相对吸光度分别显著提高了34.50%、63.70%和61.80%;源代谢指纹图谱表明,MSI模式中土壤微生物通过提高衣康酸的代谢活性进而增加了对羧酸类源的利用,通过提高L-苯丙氨酸、L-苏氨酸和甘氨酰-L-谷氨酸的代谢活性从而增加了氨基酸类源利用,通过提高吐温40、吐温80和肝糖的代谢活性从而增加了对多聚类源的利用;同时, MSI处理土壤SOC分别较MM和SM显著提高8.50%和72.84%, NH_4~+-N和TN含量分别较SM处理显著增加46.70%和33.30%;主成分分析表明,提取的2个主成分解释了源利用总变异的79.69%,种植模式对源代谢的综合利用能力表现为MSI>MM>SM,其中MSI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羧酸类、氨基酸类和多聚类代谢利用能力最强;冗余分析则表明,显著影响源代谢利用的2个环境因子分别是TN (53.50%)和SOC (30.90%),其中TN促进了羧酸类和氨基酸类源的代谢利用, SOC加强了胺类和酚酸类源的利用。综上可见,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土壤微生物代谢的偏好性主要由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引起,同时又受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的调控,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互作可能是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增产增效的一个关键因素。
钱玉平宿兵兵高吉星阮粉花李亚伟茅林春
关键词:玉米大豆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
一种磁性生物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吸附重金属铬(VI)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生物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吸附重金属铬(VI)的应用。该方案选择废弃生物质材料制备生物炭,生物炭的多孔结构使其比表面积增加能够为重金属铬离子提供更多的吸附有效位点,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在生物炭的表面修...
高瑞霞刘雪怡徐四龙吴爱茹陈琳郝旖栗泽红
一种废弃秸秆残膜生物制备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炭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弃秸秆残膜生物制备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表面设置有粉碎机构,所述冷却箱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废气处理机构。该一种废弃秸秆残膜生物制备装置,通过废气处理机构的设置,...
李寿强关菁张宇张小强韩晓辉商卓李淑芳李纪伟吕明举黄凯刘佳星
一种有机固废低温热解生物制备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固废低温热解生物制备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竖塔,所述竖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环形电热管组,所述竖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锥形过滤筒,所述锥形过滤筒的...
寇欣欣郭钊搏蔡文婷史婉丽张翀孙敏哲
生活垃圾污泥制生物无氧高温分解一体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生活垃圾污泥制生物无氧高温分解一体化装置,涉及生活垃圾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而本发明包括破碎室,破碎室的内部设置有破碎组件;通过设置破碎组件,对固结成块的生活垃圾污泥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生活污泥垃圾落入到送料管的...
徐丽霞沐俊龙周启伟

相关作者

夏红霞
作品数:266被引量:224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碳 制备生物 畜禽养殖 特殊管理 沼液
黄剑锋
作品数:2,628被引量:1,162H指数:14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SUB 钠离子电池 硫代乙酰胺 碳 电催化剂
曹丽云
作品数:2,192被引量:919H指数:13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SUB 钠离子电池 硫代乙酰胺 电催化剂 微晶
李嘉胤
作品数:738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SUB 钠离子电池 混合物 石墨烯 碳布
利锋
作品数:130被引量:36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碳 沉积物 水葫芦 AVS 沉积物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