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32篇“ 生物地理学“的相关文章
生物地理学
本书第一篇土壤篇,主要阐述土壤的基本属性、土壤形成、土壤分类、主要土壤类型。第二篇植物地理篇,着重阐述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植物区系分析、植物群落。第三篇植被与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篇,主要说明植被与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森林植...
衣华鹏等编著
关键词:生物地理学
生物地理学
青海师范大学资助出版教材:本书是为新形势教学改革需要,在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的基础上编写的适应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特点的生物地理学教材。全书共分十章,前七章是生物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生物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分类的基...
陈克龙主编
关键词:生物地理学
生物地理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地理系列新教材:本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生物与环境间的基本原理、生物群落的构成与基本特征、陆地生物群和水域生物群的特征与分布、岛屿生物的成分、生物分布与生物区系等。
殷秀琴主编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物地理学
生物地理学
陈鹏等编
关键词:生物地理学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对比研究
2024年
生物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远古时期地球上生物的空间分布和地理分类的学科,考察地质发展阶段动、植物类群的地理分布变化规律及其发展。古生物地理学为我们了解过去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以及生物的演化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证据。古生物地理学在地质研究,古气候模拟,资源勘探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而全面论述古生物地理学。文章先从生物地理学入手,简要论述生物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接着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分支三个方面论述古生物地理学。本文对地质学研究者以及古生物学研究者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谢金洪
关键词:生物地理学古生物地理学古生物学地质学
中国海洋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和热点:物种分布模型及其应用
2024年
海洋生物地理学是研究海洋生物地理分布时空格局、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稳定以及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物种分布模型是研究物种地理分布变化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对于海洋生物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综述了中国海洋生物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提供了物种分布模型的定义、类型、发展历程及相关重要数据库;整理分析了中国海洋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的部分热点问题,主要涉及全球变化下海洋生物分布区变化、海洋生物谱系地理结构、海洋生物入侵、种群连通性、海洋保护规划、海洋生态修复、海洋生物对极端环境适应、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和海水养殖规划等。本文同时对海洋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强调了改进物种分布模型的重要性,提出要强化环境和生物数据库建设,加强海洋生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等。本综述对于今后我国海洋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尤其是物种分布模型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董云伟鲍梦幻程娇陈义永杜建国高养春胡利莎李心诚刘春龙秦耿孙进王信杨光张崇良张雄张宇洋张志新战爱斌贺强孙军陈彬沙忠利林强
关键词:全球变化生物地理学
基于改进生物地理学算法的列车ATO多目标优化研究
2024年
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优化是一个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为研究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O)多目标优化问题,以列车运行的准时性、停车精确性、舒适性、能耗性为控制目标,列车动力学模型为约束条件,同时考虑列车惰行过分相区,建立列车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生物地理学(biogeography-based optimization,BBO)优化ATO速度曲线方法.为提高算法优化性能,使用更加倾向自然法则的双曲正切变体迁移模型;在变异过程中使用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ary,DE)变异策略,提高种群多样性,同时加入柯西分布随机数帮助算法跳出局部最优;利用反向学习提高变异后个体的多样性,保证算法的全域搜索.同时通过基准测试函数验证该算法收敛速度和全局优化能力的优越性.以CRH3型高速列车和汉宜客运某线路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使列车追踪运行更加高效、舒适、安全和节能,其中舒适度提升了39.24%,能耗降低了3.5653%.
刘伯鸿祁正升
关键词:高速列车多目标优化差分进化算法
世界紫金龙属(罂粟科)的分子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
杨舜铨
基于共生搜索生物地理学优化的多平台武器目标分配方法
提出基于共生搜索生物地理学优化的多平台武器目标分配方法:构建基于模糊期望效果的多平台WTA模型;设置种群规模,随机产生初始解;采用基于整数的矩阵编码策略对种群进行编码;计算每个解对应的目标函数值,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保留...
范成礼朱晓雯付强卢盈齐邢清华郭蓬松李宁宋亚飞
生态文明教育视角下“生物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2023年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培养人和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分布及和它相关的各种问题,其教学过程中处处渗透着生态教育的理念.本文深入挖掘“生物地理学”课程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思政元素,并从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意志和生态行为四方面进行“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生态认知和生态意识,引导学生养成知行合一的生态行为和生态习惯.
林淑玲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物地理学

相关作者

丁平
作品数:138被引量:2,013H指数:2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鸟类 千岛湖 栖息地 白颈长尾雉 鸟类群落
陈宜瑜
作品数:148被引量:2,252H指数:25
供职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研究主题:科学基金 鲤科 鱼类 自主创新能力 鲤科鱼类
王彦平
作品数:22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千岛湖 鸟类 栖息地 片段 鸟类群落
王跃招
作品数:105被引量:1,39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两栖动物 蝌蚪 爬行动物 生物多样性 若尔盖湿地
杨祝良
作品数:312被引量:2,754H指数:25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羊肚菌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原基分化 原基 育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