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篇“ 生态报告文学“的相关文章
- 生态之美与美文之美的双向奔赴——2023全国生态报告文学理论研讨会综述
- 2023年
- “江苏盐城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是我国17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在盐城举办全国生态报告文学理论研讨会具有特殊的意义。”2023年5月23日,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中共滨海县委宣传部承办,江苏省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盐城市文联协办,滨海县农旅集团联办的2023全国生态报告文学理论研讨会在盐城举办。
- 徐向林
- 关键词:生态报告文学世界自然遗产美文
- 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
- 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是伴随着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危机的加重和治理而出现的对西部生态现状进行书写的报告文学。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家们本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描绘地域文学景观的基础上,揭示了文学景观的生态意蕴和西部...
- 王珠凤
- 关键词:生态报告文学
- 文献传递
- 徐刚生态报告文学的论域建构
- 2018年
- 徐刚将诗性的语言、散文的气息、报告文学的严谨浑然融为一体,探索出具有审美性的全景式生态报告文学。徐刚使问题型报告文学从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扩展到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深切关注。徐刚对社会问题尤其是环境危机一直关注着、审视着、思考着,这使得其批判性生态报告文学有了深厚的思想底蕴,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报告文学的批评传统。
- 曾莹
- 关键词:生态报告文学全景式问题型批判性
- 把生态的种子播入人心——论李青松的生态报告文学创作
- 2017年
- 在当代文坛,李青松是较早从事生态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也是我国生态报告文学作家中的翘楚,他的生态报告文学以冷峻超拔的理性和鲜活敏锐的感性独树一帜,其生态报告文学作品内涵集中于大地伦理叙事、人与自然主题的恒定思考,并通过生态知识的传播和生态美的体验把生态的种子播入人心。在艺术性方面,其作品也有着独具的特色。
- 张辉
- 关键词:生态报告文学大地伦理生态知识
- 美国生态报告文学主题研究
- 2017年
- 生态文学从20世纪开始兴起,到现在已经发展了100多年。生态文学描写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相处的重要性;生态报告文学则属于综合性的报告,涵盖了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和生态伦理等内容。本文以生态报告文学为主体,介绍了美国生态报告文学的发展及其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可持续发展、健康生活方式等四个热点主题,并对其进行了简略的探究与思考。
- 傅启龙
- 关键词:生态报告文学主题
- 生态报告文学的写作伦理与价值维度
- 2016年
- 生态报告文学并非是西方生态文艺思潮影响下的文学现象,而是报告文学作家自觉介入现实、敏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写作行为,因此体现出报告文学特有的文体品格和价值取向。暴露问题、揭示真相、追问法理的主体干预意志与田野调查、亲历体验、呈现事实的非虚构写作伦理高度契合,形成文体形态的品格元素;真实性的征服力、历史反思与现实批判的张力、文明救赎的感召力构建了文本内涵的价值空间。生态报告文学是当代意识烛照下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开拓,是社会转型时期引领先进文化趋向的时代文学。
- 张瑷
- 关键词:生态报告文学
- 苦行忧思呼告——生态报告文学的使命与精神
- 2016年
-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近20年,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主导方向,忽略科学发展宗旨,使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危机更为突出严峻。忧患意识强烈的报告文学作家们敏锐发现问题、自觉介入调查、积极行使报告文学干预现实的使命,创作出大量的、厚重的生态报告文学作品。作家们既关注生态灾难下的民生疾苦,又正视民众精神空间的缺陷,为倡导生态文明呼告呐喊,赋予作品厚重的理性精神和撼动人心的影响力。
- 张瑷
- 关键词:生态危机报告文学
- 诗性叙事如何可能——徐刚生态报告文学创作论
- 2016年
- 徐刚在文学作品中以诗性的抒情叙事方式进行创作是对文学功能的一种坚守。通过非虚构写作的诗性表达的写作实践,体悟到叙事智慧和艺术表达。分析和评论徐刚的文学创作,对当下文坛如何坚守文学的诗性叙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同时也为生态文学在中国如何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一条反思的路径。
- 蔡洞峰
- 关键词:生态报告文学诗性叙事抒情救赎
- 徐刚生态报告文学的绿色情怀与美学风格被引量:1
- 2015年
- 徐刚是我国生态报告文学创作的一面旗帜。他始终坚守着拯救大地、守望家园的绿色情怀。他的生态报告文学的美学风格主要体现在主体亲历参与的真实美、叙事形式的诗意表达美以及文本内涵丰富的理性美三个方面,时时闪烁着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耀眼光芒。
- 蔡洞峰
- 关键词:生态报告文学美学诗意
- 聆听内心的荒野之美——关于新时期以来生态报告文学审美缺失的思考
- 2015年
- 新时期以来的报告文学作品一直侧重于展示出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但忽视了生态报告文学中应体现的审美特质。而生态报告文学的审美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体现:远离喧嚣的宁静之美,荒野与人文的融合的祥和之美以及不畏艰难、顽强生存的刚强之美。但在这些美学特质的重建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然生态是否可以持续被体验,现代性导致生活的变化是否愿意再体验等问题。
- 张辉
- 关键词:生态报告文学审美缺失
相关作者
- 高旭国

- 作品数:40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生态文学 《青春之歌》 生态报告文学 生态批评 创作论
- 曾莹

- 作品数:13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生态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 民俗 女性生活 同性恋
- 龚举善

- 作品数:148被引量:22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报告文学 文学 诗学 巴赫金 转型期报告文学
- 张瑷

- 作品数:36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
- 研究主题:报告文学 纪实文学 林格伦 叙事形态 审美批评
- 蔡洞峰

- 作品数:29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美育 罗兰·巴尔特 美学 鲁迅传统 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