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3篇“ 琼脂扩散法“的相关文章
- 琼脂扩散法用于放线菌源生防菌剂筛选的活性影响因素
- 2023年
- 以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bosporioides)、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西瓜猝倒病菌(Pythium aphanidematum)为模式靶标,探讨了放线菌源生防杀菌剂筛选的活性特征、影响活性稳定性和敏感度的因素。采用琼脂扩散法,测试了模式靶标、化合物标准样品和放线菌标准菌株的发酵液样品对杀菌活性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靶标的处理过程、靶标菌的含量、样品的类型以及样品的加入量与活性反应有直接关联。不同模式靶标菌对破碎处理的耐受程度不同,必须针对不同模式靶标进行个性化处理,以保证模式靶标菌在测试中的稳定生长状态。在琼脂扩散法中,不仅可以检测样品的杀菌活性强度,而且活性成分与靶标菌的不同作用方式也可以呈现。保留活菌的放线菌发酵液样品在加入量较宽的范围内都显示活性,而经过滤除菌处理的放线菌发酵液样品和标准化合物都只在样品加入量比较大时才显示出活性。
- 张志刚王开梅吴兆圆万中义方伟
- 关键词:琼脂扩散法抑菌圈
- MTT法和琼脂扩散法在壳聚糖创伤敷料细胞毒性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MTT法和琼脂扩散法在壳聚糖创伤敷料细胞毒性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样品按6 cm^(2)/ml的比例制备浸提液,并进行倍比稀释,用MTT法进行评价,同时用琼脂扩散法对原液组和1/8组进行对比评价。结果MTT法结果显示,样品原液组和1/2、1/4、1/8组的细胞存活率(RGR)分别为59%、71%、87%、90%;琼脂扩散法结果显示,样品原液组、1/8组的细胞毒性分别为3级、2级。结论采用MTT法和琼脂扩散法进行壳聚糖创伤敷料的细胞毒性试验,样品原液组和1/8组的细胞毒性结果一致,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避免单一方法得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结果。
- 刁立琴高保栓韩婷王亚茹
- 关键词:细胞毒性试验MTT法琼脂扩散法
- 琼脂扩散法定量测定多黏菌素对霉菌的抑菌活力被引量:5
- 2019年
- 本文研究抗菌肽抑制霉菌的活力定量测定方法,选用多黏菌素B和产黄青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琼脂扩散法优化指示菌浓度、抗菌肽添加量、培养时间等影响活力定量测定的条件,进一步以黑曲霉为指示菌进行方法验证;通过建立抗菌肽浓度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之间的线性方程进行抗菌肽抑菌活力的计算。研究结果显示,琼脂扩散法测定多黏菌素B抑制霉菌活力的最佳条件:90mm平板添加PDA培养基15mL,指示菌孢子浓度(1~5)×10^6个/mL,多黏菌素B添加量100μL,4℃预扩散时间6~10h,28℃培养时间24h。以黑曲霉为指示菌进行方法验证时发现方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在此条件下,多黏菌素B对产黄青霉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分别为524.81U/mg和605.76U/mg。该研究为抗菌肽在试验和生产过程中的活力测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 王志新宏丹刘洋鲁雷震周景波宁亚维贾英民
- 关键词:琼脂扩散法多黏菌素B霉菌
- 基于琼脂扩散法的抗菌肽定量测定方法优化被引量:9
- 2018年
- 抗菌肽在试验室研究、生产实践以及安全性评价过程中,存在定量测定方法不统一,结果重复性差,缺乏比较依据等问题。以硫酸多粘菌素B为代表,以铜绿假单胞菌为指示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建立抗菌肽浓度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之间的线性关系,以重复性和精密度为指标,对指示菌菌龄、菌浓、琼脂浓度和培养基厚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确定琼脂扩散法测定抗菌肽效价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指示菌的最佳培养时期为稳定期,浓度为10~6 cfu/mL,培养基厚度为3.15 mm(Φ90 mm,20 mL),琼脂浓度为1.5%。在此条件下,选用其它抗菌肽和指示菌进行验证,结果重复性好,精密度高(R^2=0.997),该研究将为抗菌肽在试验和生产过程中的定量测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 魏东东刘杨柳王志新郭润芳贾英民于宏伟
- 关键词:琼脂扩散法抗菌肽效价
- 改良琼脂扩散法鉴定麦卢卡蜂蜜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改良Allen等提出的测定麦卢卡蜂蜜非过氧化氢抑菌活性的琼脂扩散法。方法参照Allen等提出的琼脂扩散法,研究以下3个方面对琼脂扩散法的影响:使用恒温箱或在杂交炉中混匀蜂蜜水溶液,使用不同代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和培养基的倾斜程度。结果麦卢卡蜂蜜样品溶液使用恒温箱和杂交炉静置法混匀,测得样品的独麦素(Unique Manuka Factor,)UMF值没有显著差异;随着金黄色葡萄球菌传代数的增加,样品的UMF值也没有显著差异;培养基倾斜后同一麦卢卡蜂蜜位于中间样孔的样品UMF值明显高于边际样孔。结论杂交炉混匀蜂蜜的方法操作简单,更有利于麦卢卡蜂蜜非过氧化氢活性的检测,25代以内的任何1代菌株均可用于测定麦卢卡蜂蜜样品的非过氧化氢活性,培养基倾倒时要尽量避免过度倾斜。
- 马丽栾军刘芸周俊吴斌张睿张常印祝长青邓晓军郭德华何宇平
- 关键词:琼脂扩散法金黄色葡萄球菌
- 丝裂霉素C作为琼脂扩散法细胞毒性试验阳性对照材料的探讨
- 2016年
- 目的为细胞毒性评价方法——琼脂扩散法探寻具有适度细胞毒性、挥发性小且易于获取的阳性对照材料。方法按照ISO10993.5-2009与YY/T 0127.9-2001规定的琼脂扩散法,使用L-929细胞接种于培养皿内,培养至近汇合单层细胞,倒入琼脂并用中性红溶液染色,丝裂霉素C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试验,样品浓度分别为2 mg/m L、1 mg/m L与0.5 mg/m L。结果 2 mg/m L丝裂霉素C组毒性分级为3级;1 mg/m L丝裂霉素C组毒性分级为3级;0.5 mg/m L丝裂霉素C组毒性分级为2级。结论 2 mg/m L浓度的丝裂霉素C可作为琼脂扩散法评价细胞毒性时的阳性对照材料。
- 贾璇王蕊史建峰贺学英
- 关键词:琼脂扩散法细胞毒性丝裂霉素C
- 基于琼脂扩散法建立检测尿液和血清抗氧化能力方法的临床应用及机体抗氧化能力与SIRT1基因突变的关联
- 目的: 基于氧化还原滴定反应,建立线性好、重复性好的高锰酸钾琼脂法和碘淀粉琼脂法,以测定尿液和血清中的总抗氧化物质。将高锰酸钾琼脂法和碘淀粉琼脂法用于对ICU患者的血清和尿液中的总抗氧化物质含量的检测,以验证两法在临床...
- 周颖
- 关键词:尿液琼脂扩散法抗氧化能力单核苷酸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新型琼脂扩散法检测食品中天然防腐剂ε-聚赖氨酸含量被引量:9
- 2015年
- 为分析食品中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含量,建立一种新型琼脂扩散法,并对分析条件进行优化,验证在检测食品中ε-PL含量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002%亚甲基蓝、0.75%琼脂、ε-PL溶液pH值为2.0、牛津杯加液量750μL时检测结果最佳。本方法允许检测橙汁中ε-PL最低含量为2 mg/kg、糕点和猪肉火腿中最低为10 mg/kg。这种新型琼脂扩散法具有操作简便、使用成本低、专一性高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ε-PL生产企业和食品工业。
- 刘友华
- 关键词:Ε-聚赖氨酸琼脂扩散法亚甲基蓝食品
- 一种琼脂扩散法检测鸭黄病毒抗体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琼脂扩散法检测鸭黄病毒抗体的方法,属于兽医传染病学和免疫学领域。所检测的鸭黄病毒为安徽某鸭场分离株,将病料接种SPF鸡胚,传至5代,获得稳定毒株,命名为鸭黄病毒AH-F10株。尿囊液经甲醛灭活加入白油佐剂...
- 王桂军王汉清张洪辉刘雪兰李槿年李郁魏建忠杨德康倪欣涛李宁
- 文献传递
- 琼脂扩散法检测卵黄抗体效价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抗体琼脂扩散试验是当前卵黄抗体效价测定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简洁、快速非常适合于临床中应用,但是该方法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试验结果判断的不准确。本文就琼脂扩散试验中抗原抗体本身性质、反应特点、最适比例、可逆性、总量以及琼脂、水等所有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
- 王尚明吴好停宗玉东
- 关键词:琼脂扩散法抗体效价琼脂扩散试验效价测定抗原抗体
相关作者
- 肖运才

- 作品数:144被引量:32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禽流感病毒 金标 芽胞杆菌 微生物添加剂 屎肠球菌
- 毕丁仁

- 作品数:239被引量:77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禽流感病毒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鸡毒支原体 鸡毒霉形体
- 华艳

-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 研究主题:禽流感病毒抗体 血凝抑制试验 抗体检测 琼脂扩散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
- 李自力

- 作品数:142被引量:32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研究主题:乙型脑炎病毒 鸭疫里氏杆菌 禽流感病毒 鸡毒支原体 金标
- 王婷

- 作品数:81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多形汉逊酵母 仓储系统 多重耐药 龙胆苦苷 高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