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篇“ 环胞苷“的相关文章
- 环胞苷和无环鸟苷联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效果评价
- 2021年
- 探究分析环胞苷和无环鸟苷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眼科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共80例。纳入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通过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观察对象均分为对照组(n=40例)和实验组(n=40例)。对照组实施单无环鸟苷治疗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环胞苷实施联合用药治疗方式,观察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恢复情况、不良反应情况、溃疡愈合时间及预后复发情况。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接受联合用药治疗后,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溃疡愈合时间更短、预后复发率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发热、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组间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临床十分常见疾病类型,联合应用环胞苷和无环鸟苷两种药治疗的效果十分确切,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病程、降低复发率,且用药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价值,值得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 张伟
- 关键词:环胞苷无环鸟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安全性
- 环胞苷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环胞苷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眼科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无环鸟苷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环胞苷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起效时间、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00%(χ^2=9.424,P=0.002);研究组患者起效时间、角膜溃疡愈合时间、充血消退时间、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环胞苷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较好。
- 廉鹏辉杨彬
- 关键词:环胞苷无环鸟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干扰素联合环胞苷、阿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环胞苷、阿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HSK86眼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2~3滴/次,每2 h一次。同时联合重组人干扰素2b滴眼液,每日6次,每次1~2滴,滴后闭眼1~2 min。睡前涂0.05%环胞苷眼膏。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2~3滴/次,每2 h一次。为防止细菌感染两组患者均同时用0.1%利福平滴眼液,每日4次,每次2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达88.37%,且均有效,无复发,对深层型效果更明显。对照组治愈率65.12%,无效5眼,复发7眼,对深层型效果不明显。结论干扰素、环胞苷、阿昔洛韦三药联用治疗复发HSK,增强了抗病毒作用,有效防止病毒产生耐药性,临床效果明显,且均无再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张晓博
- 关键词:干扰素环胞苷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 盐酸阿糖胞苷和盐酸环胞苷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以胞苷为原料,经过缩合、水解反应合成2种抗白血病药物盐酸环胞苷(中间体)及盐酸阿糖胞苷。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缩合反应中原料与催化剂的配比、原料的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进行了工艺优化。通过IR、GC-MS、1H NMR确证了盐酸环胞苷及盐酸阿糖胞苷的结构。该合成路线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总收率达32.2%,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
- 饶哲张珩杨艺虹张秀兰王贝
- 关键词:抗白血病药物盐酸阿糖胞苷正交实验法
- 3’,5’-环胞苷二月桂酸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治疗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某些实体瘤的新型环胞苷衍生物的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发明人通过对环胞苷的分子结构进行改造,得到环胞苷的酯化衍生物3’,5’-环胞苷二月桂酸酯,并采用...
- 王继波石振燕张丽
- 文献传递
- 环胞苷联合无环鸟苷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环胞苷联合无环鸟苷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3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昔洛韦组)40例和观察组(环胞苷联合无环鸟苷组)43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愈率、1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中采用环胞苷联合无环鸟苷的治疗方案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刘喆
- 关键词:环胞苷无环鸟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环胞苷二肉豆蔻酸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是关于环胞苷二肉豆蔻酸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克服了环胞苷二肉豆蔻酸酯因水溶性差造成的给药难和吸收难的缺点,提高了环胞苷二肉豆蔻酸酯的疗效。发明人采用反相蒸发法,由环胞苷的酯化衍生物3’,5’...
- 王继波石振燕孙衍增张丽
- 文献传递
- 环胞苷二棕榈酸酯脂质体粒度分布及微黏度的测定被引量:6
- 2006年
- 对环胞苷二棕榈酸酯脂质体的物理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用反相蒸发法制备环胞苷二棕榈酸酯脂质体,将其与空白脂质体对照,分别测定了它们受热前后的粒度分布及微黏度。结果表明,经37℃,40 h温育后其平均粒径仅增加了0.54μm,而空白脂质体增加了1.35μm。环胞苷二棕榈酸酯脂质体的微黏度比空白脂质体提高了近一倍。环胞苷二棕榈酸酯载于脂质体上提高了脂质体的物理稳定性。
- 王继波
- 关键词:脂质体粒度分布
- 无环鸟苷、环胞苷和干扰素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无环鸟苷、环胞苷和干扰素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应用。方法 76例 86眼患者 ,给予无环鸟苷、环胞苷和干扰素三联法联合治疗 ,每小时 1次 ,交替滴眼。结果 治愈 6 8眼 ,治愈率79 0 7% ,好转 10眼 ,好转率 11 6 3% ,总有效率 90 70 %。结论 无环鸟苷、环胞苷和干扰素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有协同作用 ,可减少复发率 。
- 王延东林月娇唐细兰
- 关键词:无环鸟苷环胞苷干扰素联合用药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 复方盐酸环胞苷滴眼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介绍复方盐酸环胞苷滴眼液的处方组成及制备方法,质量标准,稳定性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盐酸环胞苷与羟丙甲基纤维素制成复方盐酸环胞苷滴眼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108例,125只眼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本制剂质量稳定,临床总有效率92.8%,效果显著。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靠,质量控制方法准确。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无刺激性等不良反应。
- 叶成添刁红星唐细兰林跃生王延东
- 关键词:滴眼液处方组成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盐酸羟丙甲基纤维素
相关作者
- 陈祖基

- 作品数:114被引量:707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眼科 滴眼液 药代动力学 眼内 滴眼剂
- 王继波

- 作品数:22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脂质体 癌症 组合物 生姜 膨润土
- 宋洁贞

- 作品数:27被引量:193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氮酮 单纯疱疹病毒 滴眼剂 毛果芸香碱 药代动力学研究
- 李崇渔

- 作品数:59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 细胞毒作用 BCL-2基因 恶性淋巴瘤
- 侯新朴

- 作品数:77被引量:57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脂质体 稳定性 药物载体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