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3篇“ 环境美学“的相关文章
- 环境美学被引量:2
- 2020年
- 伯梅主张用"环境(美学)"替代"自然(美学)"。区分二者的关键概念,就是"置身性":自然审美中的人不是面对一个外在对象———如传统美学所认为———而是置身在场,沉浸在某个环境中,被环境的某种情感特质所席卷。这是一种基于"身体"和"在之中"的新感性学,即以沉浸式的身体性在场作为理解"感性"的新出发点,由此建立一种新的自然美学。它的核心命题是:我通过我的身体性自觉而觉察到环境的特质。我通过身体在场的"我很冷"觉察到"天气很冷"。这是一种"主观性事实",可称之为"气氛",它既离不开主体的经验,但也不是出自主观臆造,而是可在主体间沟通和互认。这种美学不仅突破了自然和艺术,审美与非审美,而且突破了接受与制造之间的壁垒。环境美学由此成为一种"制造美学",它不满足于对环境做出美学解释,而是研究如何塑造环境,成为宜人的置身空间。希尔施菲尔德的园林美学是其先驱和范例。
- 格尔诺特·伯梅杨震(译)
- 关键词:身体
- 环境美学
- 本书研究了美学在各种具体环境领域内的运用。内容包括:向美学挑战的环境、环境的美感、描述美学、建立城市生态的审美范式、改造美国的景观等内容。
- (美)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 关键词:环境科学美学
- 环境美学
- 本书对环境美学这门交叉性学科作了一系列思考。尤其对环境美的规律、环境审美心理、环境的和谐有序与平衡等问题作了探讨。
- 周鸿
- 当代中国环境美学理论建构研究
- 当代中国环境美学在生态文明的思想与历史背景下,成功实现了本土化的创新与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环境美学理论框架。在这一领域之中,陈望衡与薛富兴是两位杰出的代表。他们的环境美学理论均体现出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总体围绕环...
- 张光琳
- 关键词:当代中国美学生态美学
- 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之异同再辨
- 2024年
- 辨析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异同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在过去十年(2013—2023)中,国际范围内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学术界对二者关系的看法进一步深化。国际学术界对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的认识观点纷呈,并未达成共识。实际上,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应确立双峰并峙、并行不悖的立场,在着力深化拓展生态美学的同时也应深化拓展环境美学,建构显著不同于生态美学的环境美学理论框架。与此同时,“身—心—境”三元模式不但试图整合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而且尝试以之为理论范式重建美学新范式。辨析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联系与区别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二者的理论思路、贡献和局限,并在与此前各种美学形态的对比中把握美学的时代新变,即走向“身—心—境”三元美学范式,这也正是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关系论带给美学的最大启发。
- 程相占
- 关键词:生态美学环境美学
- 陶瓷元素在城市生态环境美学中的表达
- 2024年
- “宜居城市”已然成为当下热词,从美学维度来构筑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塑造地域文化特色和促进生态平衡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趋势性现象。文章研究了陶瓷元素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表达,通过分析陶瓷元素在城市生态环境美学中的象征意义、文化内涵和生态功能,了解陶瓷元素如何以独特的方式丰富和塑造城市的生态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构建自然与城市生态系统的体系,创造宜居的城市家园。
- 李伟程诗婧
-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美学维度地域文化特色
- 西方环境美学中自然美建构觑探
- 2024年
- 自然美作为生态振兴的重要引力,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助推器”。西方环境美学发展过程中,基于不同逻辑对自然美的建构,效果显著并演化出多种理论形态,对于进一步研究自然美创新性建构的方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照。借鉴西方环境美学中自然美建构的经验,应充分认识到其自然美构建过程的进步与不足之处,结合当前自然美的建构现状,完善自然美研究的思路,改正自然美建构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自然美研究的深入发展。
- 黄云虎
- 关键词:自然美环境美学
- 环境美学在乡村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 2024年
- 在全球化经济的推动和城市化浪潮的加速下,乡村景观设计日益凸显其在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乡村景观不仅是自然生态资源的宝库,更是文化传承与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媒介。在此背景下,环境美学作为一门专注于探索人与环境之间审美互动的学科,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变得尤为关键。旨在探讨环境美学如何丰富乡村景观设计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认知,并增强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以期提高乡村景观设计的整体质量,并为乡村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 李喆
- 关键词:环境美学乡村景观景观设计教学
- 环境美学:日化品牌与可持续包装的视觉传达
- 2024年
- 对于日化品牌而言,包装是必不可缺的部分,承载着品牌的精神和灵魂,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及行为。在大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公众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日化品牌包装提出了全新要求,迫切需要推进可持续包装,在减少品牌生态足迹的同时,凸显环境美学所推崇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审美观念,将自然生态环境之美与现代日化品牌包装之美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视觉感受。基于淳朴的自然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美学理念开展日化品牌包装设计已成必然发展趋势,通过深化对于环境美学审美价值的认知,兼顾人文发展与生态发展,创新日化品牌包装设计思路及方式,优化包装视觉传达效果,使日化品牌更具自然韵味,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熟知,塑造日化品牌个性与识别性,实现销量提升与品牌塑造的双赢效果。
- 吴展齐
- 关键词:日化品牌购买欲望环境美学自然价值观生态足迹
- 城市建筑环境美学与色彩应用研究
- 2024年
- 城市建筑环境是城市个性的彰显,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识。现代城市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环境美学,欲使之赋予城市建筑更丰富的美学表达。另外,伴随着城市居民审美需求的变化,建筑色彩的运用也变得极为关键,它能够通过不同层次的点缀,增强城市建筑的和谐感与特色,营造出更加丰富的城市人居环境。据此,从建筑美学角度,探讨城市建筑环境的表现,以及利用对色彩的应用分析,传递出城市建筑的时代烙印,使之更好地为城市形象的塑造而服务。
- 胡应征
- 关键词:城市建筑环境美学
相关作者
- 陈望衡

- 作品数:265被引量:88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研究主题:环境美学 美学 生态文明 审美 美学思想
- 程相占

- 作品数:152被引量:64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生态美学 环境美学 生态审美 生态 美学
- 薛富兴

- 作品数:200被引量:63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
- 研究主题:自然审美 艾伦·卡尔松 审美 中国美学 环境美学
- 雷礼锡

- 作品数:54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
- 研究主题:艺术美学 环境美学 艺术理想 山水艺术 城市环境建设
- 曾繁仁

- 作品数:218被引量:1,944H指数:2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生态美学 生生 美学 美育 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