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5篇“ 玉米生长发育“的相关文章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5年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水平,设置秋翻浅旋和秋深翻秸秆还田2种耕作方式,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地下害虫、玉米根系形态功能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深翻秸秆还田耕作方式有利于纳雨保墒,相较于秋翻浅旋,土壤含水量提高1百分点以上;地下害虫虫口减退率35%以上,较秋翻浅旋提高20百分点左右;玉米扎根更深,根系分支数、侧根和根毛数量明显增多;相较于秋翻浅旋,玉米实收穗数增加750个/hm2以上,穗粒数增加10粒以上,产量增加450 kg/hm2以上。
罗健赵莉李艳王鹏远李晓艳曹岗
关键词:玉米耕作方式土壤含水量地下害虫产量性状
锌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2024年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保持玉米产量和质量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基于此,探究了锌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锌肥用量增加时,玉米株高并没有随之提升,而是呈下降趋势,当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才展现出增加的趋势;适度施用锌肥,能促进玉米茎粗、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增加,但施用过量会抑制玉米生长。锌肥施用量以30 kg/hm2最为适宜,其株高、茎粗、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达到或接近峰值。
黄郴华王东来范琼胡海萍
关键词:玉米锌肥生长发育
缓控释剂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以临奥1号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氮肥减施20%、氮肥减施20%配施DCD、氮肥减施20%配施DMPP、氮肥减施20%配施CP等5个处理,在遵义市桐梓县进行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处理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情况。结果表明:氮肥减施20%条件下配施3种缓控释剂均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其中以配施DCD和DMPP效果最佳,其玉米产量及品质甚至可超过常规施肥水平。
段连东
关键词:玉米生长发育
lncRNA调控玉米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2024年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在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植物中发掘到大量的lncRNA。已有研究证实lncRNA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基因组复杂且遗传操作过程繁琐,lncRNA在玉米(Zea mays)中的研究远落后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玉米还是遗传学与基因组学领域重要的模式植物。了解lncRNA在玉米中的研究进展有助于理解lncRNA的生物学功能。挖掘并解析lncRNA参与玉米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的分子调控网络,可为玉米遗传改良提供新的分子靶点。该文总结了lncRNA的来源、分类和作用机制,并讨论了玉米中lncRNA的发掘及其在调控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最后展望了lncRNA在玉米中的研究方向。
杜庆国李文学
关键词:玉米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
高温胁迫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植物在其生命周期中面临多种非生物胁迫,如高温、干旱和盐碱,这些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多种影响。全球变暖加剧了高温胁迫对玉米(Zeamays)等作物的影响,可能导致其生长受阻和生殖能力下降。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受高温胁迫影响严重。植物通过复杂的分子机制响应高温,涉及多个信号转导途径和基因表达调控。利用遗传学、基因组学、多组学分析以及高通量表型分析等前沿技术,深入挖掘和解析玉米基因组中非生物胁迫耐受性(包括热胁迫)的相关基因和位点至关重要。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玉米耐受胁迫的生物学机制,而且为加快玉米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关键的分子标记和候选基因资源。
王涛冯敬磊张翠
关键词:玉米生长发育高温胁迫耐热性
渍涝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2024年
渍涝胁迫是玉米生长发育中主要的非生物逆境之一,限制了玉米生长发育。从农艺性状、生理生化、产量、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详细综述了渍涝胁迫对玉米造成的影响以及渍涝胁迫的缓解技术,以期为玉米耐渍涝研究和耐渍涝玉米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朱世蝶袁刘正齐红志王会强王会涛袁曼曼吴浩鲁进恒柳家友
关键词:玉米生长发育
不同层次施炭对土壤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物炭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从而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但是通过不同生物炭施用深度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性质及养分的影响,明确生物炭施用的合适深度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通过分层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性质和...
刘文文
关键词:生物炭玉米土壤性质生长发育
氮锌配施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贵州地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提供参考,探究氮锌配施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筛选氮锌配施的最佳施用量,以玉米品种隆瑞3869为试验材料,于2023年4—9月在贵州省贞丰县开展大田试验,设施氮量80 kg/hm2、160 kg/hm2、240 kg/hm23个水平,喷施锌肥0 kg/hm2、4.5 kg/hm22个水平,共6个处理(N80Zn0、N160Zn0、N240Zn0、N80Zn4.5、N160Zn4.5、N240Zn4.5),分析不同氮锌配施玉米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籽粒氮、锌含量。结果表明:喷施锌肥处理的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玉米叶面积指数均高于未喷施锌肥处理,处理N160Zn4.5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均表现出更大优势;喷施锌肥有助于更早进入干物质积累高峰,处理N160Zn4.5在出苗40~140 d的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为1.50~34.62 t/hm2;喷施锌肥处理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未喷施锌肥处理,处理N160Zn4.5的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均最高,分别为534.62粒、384.55 g、10.08 t/hm2,且籽粒中氮、锌含量也最高,分别为14.26 g/kg、30.18 mg/kg。综上,施氮量160 kg/hm2,并结合叶面喷施锌肥4.5 kg/hm2氮锌配施为最佳施用量,可达到玉米增产提质的目的。
王正建
关键词:玉米锌肥配施生长发育
我国干旱区缺水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4年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特别是干旱区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探讨缺水对玉米生长发育、籽粒发育及产量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干旱区的缺水现状,提出了包括改进种植技术、创新水资源管理与灌溉技术、应用抗旱农业技术和完善生态环境与土地管理在内的多元化应对策略,旨在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为干旱区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南。
张琴
关键词:玉米缺水生长发育干旱区
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设置4种秸秆还田方式,分别为秸秆粉碎翻压还田(T1)、秸秆粉碎行间覆盖还田(T2)、秸秆发酵翻压还田(T3)、秸秆炭化还田(T4)。研究了玉米叶面积指数、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征。【结果】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影响显著,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各处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表现为T3>T4>T1>T2>CK,玉米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均是T3处理最高。【结论】秸秆发酵翻压还田有利于提高玉米叶面积,增加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从而提高玉米产量,是较好的秸秆还田模式。
徐强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

相关作者

齐华
作品数:171被引量:2,225H指数:28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春玉米 光合特性 水分胁迫 秸秆还田
郑洪兵
作品数:117被引量:716H指数:16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玉米 耕作方式 玉米生长发育 保护性耕作 大豆
罗洋
作品数:146被引量:686H指数:15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保护性耕作 耕作方式 玉米生长发育 宽窄行
孙占祥
作品数:279被引量:1,908H指数:25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春玉米 风沙半干旱区 土壤水分
刘武仁
作品数:194被引量:1,239H指数:21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保护性耕作 耕作方式 宽窄行 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