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09篇“ 热压缩变形“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用于热压缩变形的双锥台样品的制备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压缩变形的双锥台样品的制备工艺,该工艺通过适当的热变形过程,将顶面直径Φ3‑10双锥台样品形成从边缘到中心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梯度分布。本发明工艺有效的仅通过简单的一次压缩变形获得了梯度分布的组织性能...
- 刘天罗锐丁恒楠刘庆涛周易名程晓农
- 18CrNiMo7-6齿轮钢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及显微组织演变
- 2024年
- 采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18CrNiMo7-6齿轮钢在变形温度900~1150℃、应变速率0.01~5 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建立了基于Arrhenius模型的全应变本构方程,采用该方程对流变应力曲线进行预测;根据动态材料模型绘制热加工图,并结合热加工图系统地研究显微组织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峰值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加或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是热变形过程中的主要软化机制;采用建立的全应变本构方程预测得到流变应力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预测真应力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4.715%,说明该模型可以精确地模拟18CrNiMo7-6齿轮钢的热压缩变形行为。试验钢的适合热加工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1050~1150℃、应变速率0.1~1 s^(-1),此时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晶粒尺寸在5~15μm。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原始奥氏体晶粒不断被动态再结晶晶粒取代,且动态再结晶程度和再结晶晶粒尺寸增大。
- 吴晓东黄寅舜张肖佩佩王忠英
- 关键词:热变形本构方程热加工图显微组织
- 挤压态WE71镁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
- 2024年
- 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挤压态WE71镁合金在变形温度为653~773 K、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并采用EBSD对热加工图中的失稳区和可加工区的微观组织、动态再结晶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E71镁合金属于正应变速率敏感材料,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随应变速率的增大逐渐升高;在653 K和0.1 s^(-1)条件下开始发生动态再结晶,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动态再结晶分数增加且平均晶粒尺寸减小,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动态再结晶分数增加,但变形温度过高会使平均晶粒尺寸有所增大。挤压态WE71镁合金的变形失稳区主要为低温、高应变速率条件,最佳热加工工艺条件为733 K≤T≤773 K,0.001 s^(-1)≤ε·≤0.01 s^(-1)。
- 敖尚龙卜德豪袁家伟陈东杰周勇
- 关键词:热压缩流变应力动态再结晶
- 低lnZ条件下6013铝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
- 2024年
- 通过6013铝合金的热压缩模拟实验,研究了其在530~575℃、应变速率为0.001~0.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这种合金微观组织的演变及其动态软化机制,并用Zener-Hollomon(Z)参数表征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lnZ的增大而增大,在稳态条件下其变形激活能为217.3 kJ/mol。随着lnZ的增大,这种合金的再结晶面积分数和亚晶粒尺寸总体上呈线性降低的趋势。在23.91≤lnZ<29.55条件下动态再结晶是其主要的软化机制,其中几何动态再结晶占主导;而在29.55
- 伍英明姜科达刘胜胆范世通覃秋慧李俊
- 关键词:金属材料本构方程
- Ti60钛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与组织演变规律研究
- 代雪妍
- 高溶质含量Cu-Ni-Si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研究
- 2024年
- 电连接器用铜合金为目前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重要材料,Cu-Ni-Si系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电学性能、良好的抗应力松弛性能成为该研究背景下广泛应用的材料。目前尚缺乏热变形制度对该合金显微组织影响机理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变形温度在600~950℃、应变速率在0.01~10.00 s-1条件下的高溶质含量Cu-Ni-Si合金铸锭的热变形行为,发现在高应变速率下,硬化和软化在变形过程中交替占据主导地位,流变应力呈“波浪形”变化。建立了合金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获得了高溶质含量Cu-Ni-Si合金的热变形温度为900~950℃,探究了不同变形条件下合金热变形过程的软化机制。结果表明,在950℃低应变速率时,合金的再结晶主要以晶界弓出形核的不连续动态再结晶为主,而在应变速率较高时,主要发生位错转动合并形成新的大角晶界的连续动态再结晶。
- 于倩彭丽军曹祎程刘峰罗毅洪松柏
- 关键词:CU-NI-SI合金热压缩本构方程热加工图显微组织
- EV31镁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被引量:1
- 2023年
- 为研究EV31镁合金的热变形行为,采用Gleeble 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其在不同温度与应变速率下进行热压缩试验,计算得到了EV31镁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构建了其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其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当真应变为0.4时,EV31镁合金适宜的热加工区间是变形温度为390~500℃及应变速率为0.01~0.1 s^(-1)的区域内。在500℃下压缩时,合金的动态再结晶比400℃更加充分,能得到晶粒细小、织构较弱的显微组织。
- 郁天其闫宏陈荣石
- 关键词:热变形热加工图动态再结晶
- Pd-20W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和显微组织被引量:1
- 2023年
-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Pd-20W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合金在变形温度1000~1200℃、应变速率0.001~1.000s-1条件下的流变应力以及变形过程中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在变形初期随着真应变的增大快速上升,出现峰值应力后逐渐下降并达到稳态或略有下降。该合金热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行为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来描述,拟合计算得到了该材料的形变激活能等参数,获得流变应力的本构方程。热压缩变形后合金组织呈现一定程度的协同变形特征,晶界动态再结晶趋势增强,合金的主要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表现出典型的应变诱发晶界形核机制特点。
- 张吉明毕勤嵩杨有才谢明陈永泰方继恒李爱坤王塞北
- 关键词:热压缩变形真应力本构方程显微组织
- SP700钛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及其超塑性研究
- 超塑成形工艺可一次精密成型,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热加工技术。钛合金获得超塑性的主要条件为等轴细晶粒组织,一般通过两相区大塑性变形及后续热处理获得。SP700钛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富β型α+β合金...
- 田宁
- 关键词:超塑性
- 新型高强轴承钢的热压缩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
- 2023年
- 以自行开发的贝氏体轴承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900~1200℃、应变速率0.01~5 s^(-1)条件下进行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钢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基于真应力、真应变数据,建立热变形本构方程,并绘制热加工图。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不低于1000℃、应变速率低于0.1 s^(-1)时,试验钢在热压缩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较明显。在相同应变速率下,变形温度越高,峰值应力越小,到达峰值应力的真应变也越小;在相同变形温度下,应变速率越大,峰值应力越大,达到峰值应力的真应变也越大。试验钢的变形激活能为479.119 kJ·mol^(-1),明显大于传统GCr15马氏体轴承钢,说明在相同变形温度下试验钢更难以变形。试验钢适宜的热加工区间为变形温度900~1100℃、应变速率1.4~2 s^(-1)。
- 程海洲罗志辉许婄鑫
- 关键词:变形温度应变速率本构方程热加工图
相关作者
- 田保红

- 作品数:621被引量:1,781H指数:21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导电率 铜合金 显微硬度 时效 内氧化
- 张毅

- 作品数:760被引量:2,995H指数:23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动态再结晶 铜合金 CU 热变形行为 热压缩变形
- 张辉

- 作品数:621被引量:1,997H指数:24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机器人 机器视觉 铝合金 流变应力 热压缩变形
- 潘清林

- 作品数:153被引量:76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显微组织 流变应力 热压缩变形 SC 力学性能
- 刘平

- 作品数:902被引量:2,442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铜合金 时效 导电率 显微硬度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