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9篇“ 火用效率“的相关文章
- 煤与生物质共气化并联型多联产系统CO_(2)捕获及火用效率分析
- 2021年
- 通过建立煤与生物质共气化-费托(FT)合成油-电并联型多联产系统,改变FT合成分流比和气化进料中生物质质量分数,研究了系统火用效率以及CO_(2)捕获率和排放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质量分数从0.0增加至1.0,在分流比为0.2、0.4、0.6和0.8的多联产系统中CO_(2)捕获率分别增加了27.00%、24.87%、22.64%和20.54%;CO_(2)排放率分别降低了6.83%、4.10%、2.10%和2.06%;在生物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并联型多联产系统分流比,系统CO_(2)捕获率增加,排放率降低;煤和生物质共气化可以明显提高系统的火用效率,在生物质质量分数大于0.2时,增大分流比可较明显提高系统火用效率。
- 金彦礼于戈文张岁鹏王赛娅陈颖颀
- 关键词:生物质共气化多联产
- 富氧燃烧锅炉热效率及火用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2019年
- 为得到对富氧锅炉热效率及[火用]效率具有影响的各运行因素间的显著性关系,采用流程模拟的方法,在获得了氧气纯度、氧气浓度、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过量氧气系数等典型运行参数对富氧锅炉热效率及[火用]效率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正交法对多因素耦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极差、方差分析研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各因素间的显著性关系。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于热效率的影响关系为:氧气浓度>过量氧气系数>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氧气纯度;对[火用]效率的影响关系为:氧气浓度>过量氧气系数>氧气纯度>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其中,氧气浓度对热效率的影响程度为特别显著,过量氧气系数对热效率的影响程度为显著;氧气浓度、过量氧气系数对[火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均为显著。
- 张智羽张智羽杨勇平
- 关键词:富氧燃烧热效率[火用]效率正交法
- 工业锅炉热效率测试与火用效率测试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针对工业锅炉能耗高的问题,选取40台工业锅炉热效率和火用效率测试数据,并对测试数据统计分析,藉此研究影响工业锅炉效率的主要因素,探索节能减排的方向。研究表明: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的火用效率分别为其热效率的3/10和1/3;影响锅炉火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燃烧和传热不可逆火用损失,对于燃煤锅炉2项损失之和占总火用损的84.76%,对于燃气锅炉2项损失之和占总火用损的92.20%;降低燃烧不可逆火用损失的有效途径是控制适宜过量空气系数、合理配风、减少漏风等,以提高炉膛温度;降低传热不可逆火用损失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工质参数、控制负荷波动、避免低负荷运行。
- 林贺勇
- 关键词:工业锅炉热效率火用效率
- FLNG系统液化过程模拟及火用效率分析
- 2016年
- 浮式天然气液化是新兴的海上油气开发技术,但受到海洋环境和船体场地限制,天然气液化时耗功高、效率低,须开展浮式LNG制冷流程模拟及系统火用效率分析优化液化流程.以筛选的P-R方程为天然气液化相平衡计算基础,对天然气液化流程中压缩机、混合器、多股流换热器等设备的热力过程进行模拟;同时基于火用分析原理分析系统中各设备的火用损失,绘制系统的火用流图;揭示能量消耗的主要环节.用敏度分析法计算系统中主要设备的敏度,分析设备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设备位于系统的主干部位,权重大时,设备的敏度高;系统中各设备的敏度均为正值,即改进任意系统中任一环节火用效率,系统火用效率均提高;换热器和节流阀的敏度相对高,是改善系统效率的最有利环节;而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主要的火用损失设备,但却不是敏度最大设备.压缩机火用损失最大,占总火用损失的61.44%,节流阀占18.17%,换热器与散热器分别占9.32%和11.07%.
- 沈玉英李健林日亿喻西崇
- 关键词:火用分析敏度分析
-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火用效率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采用锅炉火用平衡数学模型,对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各项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进行了分析,并以某亚临界300MW机组CFB锅炉为对象,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对不同参数等级CFB锅炉进行了火用效率分析。结果表明:CFB锅炉的燃烧和传热火用损失之和占燃料化学火用的45%以上,是锅炉的主要火用损失;提高机组容量和蒸汽参数,可以提高炉水平吸热温度,从而有效降低锅炉传热火用损失;锅炉排烟火用损失率在1%左右,比排烟热损失率小很多;CFB锅炉的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火用损失率、散热火用损失率均可忽略不计;固体未完全燃烧火用损失由于损失的是未燃尽碳的化学火用,其热能品位较高,因此应重点采取措施减小该项损失;CFB锅炉炉渣占煤中灰分比例较高,降低炉渣物理火用损失对于提高锅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刘彦鹏钟北京李少华
- 关键词:CFB锅炉火用效率锅炉效率
- 油田采集系统火用效率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15年
- 针对油田采集系统能源利用率低,用能不合理等问题。运用"灰箱"模型分析方法,建立了油田采集系统火用模型,对国内某油田注采及集输系统进行火用效率和热效率计算。分析了注采子系统操作参数(注蒸汽压力、注蒸汽干度)和集输子系统操作参数(加热炉进风温度)影响其火用效率和热效率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注采子系统火用效率和热效率随着注蒸汽干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注蒸汽压力增大而升高。其中,注蒸汽干度每增大10%,注采子系统火用效率约降低1.4%,热效率降低0.4%;注汽压力每提高0.5 MPa,注采子系统的热效率提高0.3%;火用效率基本不变。集输系统火用效率和热效率随着加热炉进风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进风温度每增大10 oC,注汽锅炉火用效率约增大0.23%,热效率也约增大0.23%。
- 董珊珊王为民刘广鑫钟鸣孙东旭贾冯睿赵桐
- 关键词:火用效率热效率
- 热泵-循环水余热利用的火用效率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采用火用效率,对某亚临界330 MW间接空冷抽汽供热机组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热泵供热方式性能主要受热泵热网进水温度及余热出水温度影响;在主蒸汽流量与供热负荷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热泵供热方式下的总抽汽流量明显小于单热网供热方式;该机组热泵制热系数为1.631,热泵供热方式比单热网供热方式火用效率增加8%;发电机功率增加10.729 MW,按机组年平均发电标煤耗量330g/(kW·h)、年供热时间3 816h计算,该机组节标煤量为13 512t/a。
- 张朋飞付昶王伟锋吴涛薛志恒
- 关键词:供热机组热泵循环水余热回收火用效率节能
- 复指数传热规律下不可逆热声发动机火用效率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分析热声发动机的循环过程,导出复指数传热规律下不可逆热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与温比、火用效率与温比的表达式,寻求了不可逆程度因子及热漏率对输出功率和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可逆程度因子和复指数的虚部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影响较大,而火用效率虽然既受到不可逆程度因子的影响也受到热漏率的影响,但复指数虚部的取值变化对火用效率无关。
- 陈浩吴锋林杰汪拓
- 关键词:热声发动机火用效率
- 水体热污染对湖水源热泵系统的火用效率影响评价
- 本文是基于水源热泵与水体之间的热交换而造成的水体热污染问题提出的。水源热泵通过与水体之间的热交换,能实现将低位热能的能量转移到高位热能中去,被公认为是一种高效、节能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空调冷热源的新技术。湖水源热泵系统与湖...
- 张俏倩
- 关键词:水体热污染
- 文献传递
- 10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火用效率分析
- 建立了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火用效率计算模型,并以106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得出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火用效率及各项火用损失。结果 表明:锅炉火用效率远低于热效率的原因在于锅炉不仅存在外部损失,还存在大量的不...
- 侯致福杨玉环
-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火用效率高温
相关作者
- 陈林根

- 作品数:687被引量:1,257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有限时间热力学 广义热力学优化 构形理论 热力学 内可逆
- 杨博

- 作品数:29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有限时间热力学 热电冷联产装置 余热驱动 中冷回热 CCHP
- 杨勇平

- 作品数:1,202被引量:3,793H指数:31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
- 研究主题:SUB 空冷凝汽器 太阳能 生物质 换热器
- 林杰

-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热声热机 火用效率 热声 热力学循环 热声发动机
- 符永正

- 作品数:150被引量:389H指数:13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高层建筑 数值模拟 动力分散系统 水泵 能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