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篇“ 潮能耗散“的相关文章
辽河口通量与耗散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河口的通量和耗散对河口的泥沙输运和地形地貌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式研究了辽河口在流和径流相互作用下通量和耗散情况。结果表明:辽河口通量最大的区域集中在盖州滩东南侧以及双台子河河口和大辽河口河道急剧缩窄及拐弯处;在两个河口随着径流量的增加,耗散增强,丰水期耗散量总体上大于平水期和枯水期;在大辽河口,大期间的各水期的耗率约为小期间耗率的两倍;一个周期内通量最大值出现在高时刻,其值为56.08 KW/m,河流段最大值发生在河道拐角处,低通量最小。通量和耗散的分布的研究结果对于了解辽河口海域的动力过程和河口沉积动力过程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学庆王兴刘睿赵骞
关键词:潮能耗散数值模拟FVCOM
An approach to estimate tidal dissipation with single-point high-frequency ground wave radar data
2012年
Using the single-point ground wave (GW) radar data at Shensi Station and the water level data at three stations (Shengsi, Luchaogang and Daishan), the authors obtained the flow vectors from the radial velocity of GW radar observation, and calculate four sub-tidal harmonic constants (O1, K1, M2 and S2). The tidal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from the GW radar dataset agreed well with those from the tidal gauge data. The authors also analyzed the tidal energy flux and tidal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There was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dal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and topography. The study showed a good way to calculate tidal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using GW radar data.
毛华斌陈举邱春华练树民
单点高频地波雷达资料估算耗散的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使用嵊泗站所布设的地波雷达观测获取的径向流数据,以及嵊泗、芦港、岱山3个汐观测站水位资料,采用两点近似投影方法反演流场全矢量流速,并用T-Tide程序计算调和常数,分别计算O1、K1、M2、S2各分流速场及迟角场,并计算各点上的通量及耗散,得到嵊泗岛以西杭州湾口区域耗散同地形存在良好对应关系,充分证明了采用地波雷达观测数据进行耗散计算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供相关工作者作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毛华斌陈举邱春华练树民
关键词:地波雷达特征值潮能通量潮能耗散
不考虑局地引势的南海正压通量与耗散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ECOM模式模拟南海正压M2、S2、K1、O1分,对南海通量及耗散进行研究。结果显示,M2、S2、K1和O1分分别有38.93、5.77、29.73和28.97GW的通量经吕宋海峡传入南海,并有2.42、0.36、8.67和7.86GW的通量由南海经卡里马塔海峡传入爪哇海。由东海及吕宋海峡西北部传入台湾海峡的M2分通量为25.28GW。半日进入北部湾和泰国湾的通量较少(6.52GW),全日则较大(24.74GW)。通过民都洛和巴拉巴克海峡断面,全日由南海向苏禄海共输送12.28GW的通量,而半日则由苏禄海向南海输送1.92GW的通量。由模式输出结果估计得到的南海各局部海域的底摩擦耗散与净通量存在差异,为使二者平衡,可对南海不同海域的底摩擦系数进行调整。依净通量与底摩擦耗散平衡关系计算得到台湾海峡、北部湾、泰国湾及南海深水海域的底摩擦系数分别为0.0023、0.0024、0.0023和0.0021。
佟景全雷方辉毛庆文齐义泉
关键词:潮能通量底摩擦系数
黄茅海河口沿程异常差下的波变形和耗散
黄茅海河口湾区域呈喇叭状,平均差由湾口向湾顶减小;而由湾顶进入纳河道之后,平均差向上游不断递增。这种差与杭州湾、长江河口、珠江伶仃洋河口湾等其它喇叭状河口湾相比,是比较异常的。研究造成异常差的原因和机理,有助于...
武亚菊
关键词:潮能耗散动力平衡河道形态
文献传递
渤黄东海通量与耗散被引量:16
2005年
利用同化高度计资料和沿岸验站资料对汐数值模式进行同化,根据同化后的数值模式结果,对渤黄东海中的通量和耗散进行了研究。M2分从太平洋进入渤黄东海的为122.499GW,占4个主要分进入总量的79%。黄海是半日分耗散的主要海区。全日分则主要耗散在东海。全日分在遇到陆坡的阻挡以后有一部分沿着冲绳海槽向西南传播,并有一部分反射回太平洋,其中O1分通过C3断面反射回太平洋的,约占其传入东海的44%。
李培良李磊左军成陈美香赵玮
关键词:潮能耗散潮能通量数值模拟
渤黄东海波同化数值模拟和耗散的研究
该文利用正交响应法和沿轨调和分析从渤黄东海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中提取了主要分.结果显示:高度计资料可以较好的反映波在黄海和东海的分布特征,特别是在东海开阔区域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波传播规律.该...
李培良
关键词:潮能耗散TOPEX/POSEIDON数据同化
围垦对舟山群岛海域流结构及分布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舟山群岛海域丰富,近年来大面积的围垦工程影响了邻近海域的流结构与分布特征。基于FVCOM(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选取1984年、2010年、2019年三个代表年份,探讨围垦工程影响下舟山群岛海域流结构与分布的时空变化状况。结果显示:1984年至2010年间围垦面积相对不大,且较为分散,主要改变外海进入杭州湾各通道的分配,对耗散的影响较小。2010年至2019年间的围垦工程缩窄了汐通道,流速增大使得螺头水道及邻近水道的增加,近底流速增大与较强湍流涡旋的产生,使得围垦工程周边海域耗散更为集中。
任一晗叶涛焱杨铭哲李莉贺治国贺治国管卫兵
关键词:舟山群岛围垦工程潮能通量潮能耗散
莫桑比克海峡及其邻近海区正压流数值模拟与量收支分析
2021年
莫桑比克海峡及其邻近海区是全球海洋流和耗散最强的海区之一。文章利用高分辨率通用环流模式对该海区的正压流进行模拟,并对该海区通量和耗散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莫桑比克海峡及其邻近海区的波主要是半日分占主导地位,全日分可忽略不计,M_(2)分形成1个左旋波系统和1个右旋波系统,S_(2)分形成1个左旋波系统。莫桑比克海峡和马达加斯加岛南部等绝大数区域的M_(2)和S_(2)半日流是逆时针旋转,在马达加斯加岛顶部等局部区域是顺时针旋转,而且在海峡通道等复杂地形处流流速量级较大。通量矢量主要来自东边界,大部分通量沿马达加斯岛北部传入莫桑比克海峡区域,其中经过马达加斯加岛北部和进入莫桑比克海峡的M_(2)(S_(2))分通量分别为156.86GW(40.53GW)和148.07GW(36.05GW),S_(2)分通量的量级大约为M_(2)分的1/5~1/4。底摩擦耗散主要发生莫桑比克海峡和马达加斯加岛南北部,其中莫桑比克海峡M_(2)(S_(2))分的底摩擦耗散为1.76_(2)GW(0.460GW),占其底部总耗散的43.74%(39.7_(2)%)。
张华温茜茜彭世球
关键词:莫桑比克海峡潮能通量潮能耗散数值模拟
东中国海通量与耗散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基于区域海洋模式系统,通过对东中国海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通量和耗散.结果显示:传入东海、黄海、渤海的净分别约为88.333,96.082和2.152 GW,其耗散分别约为79.168,95.254和1.790 GW;底摩擦耗散和垂向扩散耗散分别占总耗散的67.1%和32.9%,水平扩散耗散量级较小,可忽略不计;东中国海高耗散区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沿岸、江苏北部浅滩、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杭州湾和浙闽沿岸;渤海中部、北黄海西南部、南黄海中部为低耗散区.
陈元杰程鹏
关键词:东中国海潮汐潮能通量潮能耗散

相关作者

高郭平
作品数:71被引量:35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水团 夏季 邻近海域 水下推进器 白令海
陈举
作品数:59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吕宋海峡 降雨 夏季 大气边界层 浮标
李培良
作品数:50被引量:31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海平面 海底 海平面变化 海洋牧场
李磊
作品数:35被引量:22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夏季 数值模拟 水团 海平面变化 海平面
韦惺
作品数:21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珠江三角洲 珠江河口 全新世以来 地貌 全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