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9篇“ 温敏雄性不育系“的相关文章
一种创制抗除草剂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制抗除草剂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方法及创制所需的突变引物,本发明通过利用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BE)技术对水稻抗除草剂基因ALS的S627位点做了定向突变,获得的碱基编辑株对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具有明显的抗性...
祁永斌王林友
茄子反向温敏雄性不育内源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2024年
雄性不育对杂交育种至关重要,挖掘茄子雄性不育关键候选基因有助于定向改良不育材料。以长茄温敏雄性不育05ms及其同源可育S63为材料,对不育05ms和可育S63减数分裂时期(Ⅱ)的花药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05ms春季低温不育(ML)和夏季高温可育(MH)阶段的花粉母细胞时期(Ⅰ)、减数分裂期(Ⅱ)、小孢子时期(Ⅲ)和成熟花粉粒(Ⅳ)4个花药发育时期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戊糖和葡萄糖酸酯的转化、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代谢通路,Smechr0702283、Smechr0801802、Smechr0600105、Smechr0802213、Smechr0302844、Smechr0601316、Smechr0401804等基因为茄子温敏雄性不育的关键调控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转录组数据可靠。激素代谢物检测结果表明,生长素类激素ICAld和乙烯前体ACC含量在4个时期中ML均显著高于MH,而ML的生长素IAA含量低于MH。从代谢水平和转录水平解析了茄子花药的败育机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茄子温敏雄性不育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敬敬李冰高秀瑞田鹏刘伟赵鑫泽刘会茹潘秀清武彦荣
关键词:茄子转录组温敏雄性不育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柱头外露规律研究
2024年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开花习性影响其异交性能,进而影响杂交小麦制种产量。为了明确柱头外露对不育异交结实的影响,以15个不育为材料,同时选取3个配合力好、制种性状优良的恢复作为父本,研究不育从始花期开始连续10 d柱头外露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异交结实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育在开花过程中柱头外露率基本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盛花期,柱头外露主要集中在中部穗位。柱头外露性状较好的不育为BS278-2、BS163、BS366、BS21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柱头外露率与柱头外露小花异交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说明,柱头外露是影响不育异交结实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制种时选择具有柱头外露性状的不育可提升制种产量。以上研究结果为高异交光温敏不育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岳洁茹秦志列侯起岭苑少华郝小聪杨吉芳白秀成赵昌平张风廷孙辉
关键词:开花习性柱头外露异交结实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开颖规律研究
2024年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异交性能直接影响杂交小麦的制种产量,而开花习性是衡量不育异交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明确开颖率、开颖角度对不育异交结实率的影响,本研究以15个不育为材料,同时选取3个配合力好、制种性状优良的恢复作为父本,分析了不育在开花过程中开颖率和开颖角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异交结实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开花过程中,不育开颖率基本都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中部和上部穗位开颖较早,但在盛花期,下部穗位开颖角度较大且开颖主要集中在中部穗位,开颖性状较好的不育为BS278-2、BS185、BS126、BS163、BS136。相关性分析表明,开颖率与开颖小花异交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开颖角度与异交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开颖性状是影响不育异交结实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选育开颖性状好的不育对提高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岳洁茹秦志列侯起岭郝小聪白秀成杨吉芳白建芳张风廷赵昌平孙辉
关键词:开花习性开颖异交结实
不同生态环境和日温差对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育性转换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4年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简称不育)是二法杂交小麦应用的核心,为了研究日温差(以下简称温差)对不育育性的影响,提升不育安全制种和高效繁种,以5份不育(BS102、BS107、BS135、BS185和BS278)和常规品种京411为材料,利用多生态区分期播种试验结合人工气候箱光温调控试验,研究不育的安全制种繁种播期,以及在不同温差条件下,比较不育育性及农艺性状差异,分析温差与结实率及农艺性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北京顺义不育繁种区,不育BS185的安全繁种播期为10月10-20日,不育BS135为10月15-20日,不育BS102、BS107和BS278为10月20日。在河南邓州不育制种区,5个不育在10月5-25日播种时高度不育,均能够安全制种,其中BS102和BS107安全制种播期可达到10月30日。不育在12 h 12℃(制种区光温条件)不同温差条件下,BS102和BS135受温差影响较小,制种安全性较好;BS107和BS185在温差10和15℃均可以安全制种,BS278在温差5、10和15℃可安全制种;温差与不育结实率呈负相关,与株高和穗长呈正相关。不育在14 h 16℃(繁种区光温条件)不同温差条件下,BS102和BS278受温差影响较小,BS107、BS135和BS185受温差影响较大,在温差10和15℃可以有效繁种;温差与不育结实率呈正相关,与多数不育株高呈正相关。说明提升温差更利于不育的安全制种和高效繁种。
孙辉赵昌平岳洁茹白秀成杨吉芳叶志杰张风廷
关键词:小麦温差育性转换
m6A甲基化修饰调控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花药育性的分子机制
杂种优势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做出重大贡献。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探究雄性不育形成的分子机制对于建立稳定的不育、组配强优势杂交种、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大意义。甲基化修饰在植物雄...
朱婷
关键词:小麦温敏雄性不育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广亲和水稻温敏雄性不育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为突破传统杂交转育方法对水稻两不育选育的限制,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籼型恢复台恢31的温敏雄性不育基因TMS5进行编辑,以获得全新水稻温敏雄性不育。【方法】选择水稻温敏不育基因TMS5第1外显子的2段序列作为靶点,构建双靶点pHUE411-TMS5-gRNA载体,通过农杆菌侵染获得116株T0代转基因植株。【结果】经鉴定获得3种类型纯合突变体tms5-1、tms5-2和tms5-3,每一种突变均导致TMS5氨基酸序列的缺失。分期播种试验结果显示,幼穗分化敏感期温度为27℃时,tms5-1和tms5-3自交结实率分别为0.56%、0.03%,表现为高度不育,而tms5-2则完全不育。与野生型台恢31相比,不育TB52S(即tms5-2)单株穗数增多,穗长变短,株高及每穗总粒数相较WT均下降25%,花药发白瘦小,无花粉粒充实,柱头、颖壳没有显著差异。TB52S幼穗分化4期时进行温度处理,确认TB52S的育性转换温度为26℃。TB52S分别与籼、粳型恢复配组,F1的结实率超过90%。【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籼型恢复台恢31的温敏雄性不育基因TMS5进行编辑,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水稻广亲和温敏雄性不育TB52S,为两不育选育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段敏谢留杰高秀莹唐海娟黄善军潘晓飚
关键词:水稻自交结实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BS237ω-黑麦碱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2023年
为研究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BS237中ω-黑麦碱基因编码区特征,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ω-黑麦碱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共得到8条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基因序列(OK999982~OK999985,OK999987~OK999990),基因编码区长度为1002~1074 bp,可编码333~357个氨基酸残基,全部编码RQL型ω-黑麦碱蛋白。NCBI BLAST分析表明克隆序列与已知序列的相似度在91%~100%之间,推断其为ω-黑麦碱基因家族。进化分析表明8个克隆的基因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黑麦(Secale cereale L.)的ω-黑麦碱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说明ω-黑麦碱基因具有一定的基因组特异性。乳糜泻(CD)免疫肽识别分析表明,8个基因中均分布有5种T细胞免疫肽——Gli-ωt(PQQPFPQQ)、DQ2.5-glia-γ5(QQPFPQQPQ)、QQPY、SPQQ和PQQP,且肽段Gli-ωt(PQQPFPQQ)和PQQP存在多个拷贝。本研究结果可为1BL/1RS类型杂交小麦加工品质的分子改良及乳糜泻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侯起岭杨卫兵娄红耀杜冰高建刚赵昌平张风廷秦志列
关键词:小麦基因克隆乳糜泻
蛋白表达与磷酸化修饰对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育性转换的作用机制研究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不育基因和可用不育的稀缺,使得杂交小麦的生产规模和应用推广面积较少,全球杂交小麦的种植面积不到小麦总种植面积的1%。目前提高小麦产量仍依赖于传统的育种方法,杂种优势利用在小麦遗传与...
马立婷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花药蛋白组学
人工控制条件下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育性与光合特性的关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简称不育)是二法杂交小麦应用的核心,为了研究不育育性与光合特性的关,改进不育制繁种技术,提高繁种产量,以5份不育(BS107、BS1086、BS640、BS608和BS366)和常规品种京411为研究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光温调控,研究不同材料在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花后10d、花后20d和花后30d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光合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等光合特性指标的差异,分析短日低温(不育制种区)和长日高温(不育繁种区)条件下不育结实率与Pn、Gs、Ci、Tr和Fv/Fm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S107和BS1086的Pn、Gs和Tr变化趋势相近,BS640和BS366的Gs和Ci变化趋势相近,BS608的Pn、Gs、Ci和Tr变化趋势与其他不育差异较大。Pn、Gs、Ci和Tr较高的材料为BS640,Pn和Tr较高的材料为BS1086,Pn、Gs和Tr较低的材料为BS608。在短日低温条件下,不育结实率与Pn、Gs、Ci、Tr和Fv/Fm相关性不显著;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不育结实率与Pn、Gs和Tr呈正相关,从相关数的大小来看,对结实率影响最主要的因子是Gs,其次是Pn和Tr。
孙辉张立平侯起岭白秀成杨吉芳张风廷赵昌平
关键词:小麦育性光合特性

相关作者

何蓓如
作品数:159被引量:983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普通小麦 不育系 温敏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
胡银岗
作品数:169被引量:1,290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温敏雄性不育系 农艺性状 普通小麦 不育系
宋喜悦
作品数:105被引量:429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普通小麦 不育系 细胞质 雄性不育小麦
马翎健
作品数:118被引量:451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不育系 小麦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 育性转换
陶兴林
作品数:91被引量:248H指数:9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花椰菜 选育 莴笋 辣椒 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