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6篇“ 清水冲刷“的相关文章
- 清水冲刷下顺直河道交错边滩演变过程试验研究
- 2024年
- 为进一步认识清水冲刷下顺直河道交错边滩的演变过程,基于长江中游典型边滩形态参数,采用概化水槽试验对不同流量条件下的交错边滩纵向、横向和平面冲淤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工况下,纵向上,沿程呈冲刷态势,流量越大,冲深越大(流量为215 L/s的深泓平均冲深约是流量为46.71 L/s的2.1倍),且大流量下深泓纵向比降变缓;横向上,边滩侧以冲刷为主,冲刷最大的位置在滩边附近,其它部位则呈冲刷—淤积—冲刷的变化规律(如流量为215 L/s时,2#断面边滩以外部分(0,2]h平均冲深约3.5 cm、(2,12]h平均淤高约0.5 cm、(12,21]h平均冲深约0.7 cm);平面上,边滩整体下移,变得细长,淤积主要发生在边滩下游1m范围内。此外,上游异岸边滩的存在初期会促使下游边滩淤积,而后加深下游边滩的冲刷,且对边滩坡脚影响最大。
- 王茜卢金友周银军柴朝晖黄莉
- 关键词:清水冲刷冲淤变化水槽试验
- 清水冲刷下河道粗化层级配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水冲刷下河道粗化层级配预测方法,从原始床沙开始,计算相邻两次冲刷过程中被冲走的泥沙总量,当相邻两次冲刷过程中被冲走的泥沙总量之差不大于1%时,则以末次冲刷后得到的床沙级配作为粗化层级配。本发明同时考虑粗...
- 刘超单钰淇付鸿声杨克君聂锐华刘兴年
- 基于起动概率的清水冲刷双峰型泥沙粗化层级配计算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双峰型级配泥沙的非均匀性,引入由双峰系数、相对粒径组成的双峰型泥沙隐暴系数修正均匀沙上举力系数与拖曳力系数,采用均匀沙相对暴露度分布得到力臂期望值,结合近底水流的随机性,建立双峰型泥沙起滚概率计算公式。基于床面泥沙起悬与起滚两种起动方式,建立清水冲刷双峰型泥沙粗化层级配预报多步计算模式,并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经试验资料验证,公式预报精度良好。
- 王玺玥张根广许晓阳吕彦鹏
- 宽级配河床清水冲刷粗化研究
- 非均匀沙床面粗化是天然河流中一种常见的床面冲刷现象,往往发生在上游来沙量减少,下游河床输沙不平衡情况下;床面粗化常常造成河流床面阻力、水深及输沙率等水力泥沙因子发生较大变化。为充分了解床面粗化规律,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试验...
- 贺承明
- 关键词:泥沙颗粒水流阻力起动概率
- 清水冲刷山溪性卵石河流河床粗化室内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探究清水冲刷后山溪性卵石河床流速、粗化级配和冲刷深度的变化规律,以水槽概化模型试验为主,设置3组流量、坡度、非均匀沙,对河床变化过程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测线流速与冲刷深度沿槽宽分布不均,由边壁至水槽中心呈增大趋势.流量一定、坡度增加时,测线流速与水深呈反比;坡度一定、流量增加时,测线流速与水深呈正比;引入量纲一化参数宽深比,得出适应于不同工况的测线流速分布公式.随流量、坡度的增加,河床粗化程度与冲刷深度随之增加,考虑粗颗粒对细颗粒的隐蔽程度,优化清水冲刷后床面粗化级配计算公式.应用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误差较小.研究结果可合理预测河道演变趋势,为工程安全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对减少工程投资、防洪安全、航道运输及供水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
- 叶芳刘焕芳程勇黄海涛谢淑华
- 关键词:清水冲刷流速分布冲刷深度
- 堆石矮堰清水冲刷历时发展特性被引量:2
- 2022年
- 堆石矮堰是常用的“生态友好型”河道整治建筑物。水流经过堆石矮堰会在其周围产生冲刷,威胁其结构安全。为了提高堆石矮堰清水冲刷尺度的预测精度,基于室内水槽试验研究了堆石矮堰清水冲刷的历时发展特性,分析了水流强度、矮堰淹没度和矮堰透水性对冲刷尺度发展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冲刷条件下,堆石矮堰下游冲刷坑在试验初期发展迅速,随后逐渐变缓;在冲刷发展的任一时刻,冲刷深度和冲刷长度随水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矮堰淹没度的增大而减少,矮堰透水性的增大使冲刷长度增加,使冲刷深度减少;随着冲刷的发展,冲刷坑纵剖面形态逐渐收敛,其面积与冲刷深度和冲刷长度的乘积线性正相关。基于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提出了堆石矮堰历时清水冲刷深度、长度、体积的计算公式,可用于指导堆石矮堰冲刷设计。
- 张文王路杨克君刘兴年聂锐华
- 关键词:河流修复清水冲刷
- 清水冲刷条件下长江中游沙卵石河段局部卵石淤积成因被引量:9
- 2020年
- 为探究三峡水库持续下泄清水条件下长江中游沙卵过渡段内卵石局部冲刷、搬运和淤积现象的成因,采用近期水文、泥沙和地形观测资料,结合河道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计算了研究河段内各级流量下的泥沙起动粒径分布,分析了上游来流、下游水位变化的影响,辨析了河床冲淤的成因。结果表明:①45000 m^3/s以上流量时,粒径大于30 mm的卵石可沿洪水主流带连续搬运;流量低于15000 m^3/s时,大粒径卵石只能沿枯期主流在浅滩河段局部搬运;流量介于两者之间时,水流对大粒径卵石的输移动力相对较弱。②三峡建库后,洪水量级削减而枯水天数增多,不利于卵石长距离下移,而水位下降不断溯源传递,促使枯水流路上原本稳定的区域开始冲刷。③局部淤积现象由枯期水动力增强所导致,与长江中游沙卵过渡段特殊的地貌和沉积环境有关。卵石局部冲淤调整可能在河段内多个位置长期存在,需引起关注。
- 熊海滨孙昭华李明陈立
- 关键词:沙卵石河段清水冲刷长江中游
- 基于起动概率的清水冲刷后河床粗化层级配的计算方法被引量:5
- 2020年
- 河床粗化过程中,床面表层泥沙颗粒的相对位置随机变化,对于非均匀沙输移特性的研究较为困难,已有研究大多采用试验方法.为了定量描述河床粗化过程中泥沙颗粒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首先提出非均匀沙暴露角θi的概念,并建立暴露角θi与隐蔽度Δi及非均匀系数σg的关系式,得到了非均匀沙起动过程中的力臂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运用概率分析法,从理论上推导出河床粗化过程中床面泥沙的可悬及可滚概率,进而得到了基于起动概率的清水冲刷后河床粗化层级配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也能用于预测泥沙输移过程中的推移质级配;最后采用搜集到的宽级配非均匀沙清水冲刷水槽试验资料对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公式计算值与实测资料符合较好.因此本文提出的河床粗化层级配计算方法,可为天然河流中沙质河床或卵石夹沙河床粗化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 李林林夏军强周美蓉邓珊珊
- 关键词:清水冲刷起动概率非均匀沙泥沙输移
- 变坡陡比降河道逆行淤积物清水冲刷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陡坡河道洪水过程中常伴有强烈的泥沙输移,导致河道行洪断面缩小及水位的异常激增,但洪水过后泥沙往往被冲刷输往下游,在河道中难以发现泥沙的踪迹。泥沙造成洪水漫溢仅在洪水过程中发生作用,使得人们通常认为洪水发生的根源是强降雨,而忽略了泥沙的附加致灾作用。为了探索泥沙在洪水灾害中的影响,本文在变坡水槽中研究了在上游来沙量突变为零时床面前期淤积泥沙的冲刷发展及水位变化规律,解释了非超标洪水条件下,河道洪水位畸高而又未见明显的断面萎缩异常灾害的现象,探明了泥沙与洪水灾害的因果联系。试验结果表明上游来流量、加沙强度和泥沙粒径越大,冲刷水深越大。上游来流量、加沙强度和河床比降越大、泥沙粒径越小,冲刷速度越快。
- 荆圆圆黄小利郭志学彭清娥黄尔
- 关键词:变坡清水冲刷水跃
- 清水冲刷下河床粗化试验研究评述被引量:8
- 2019年
- 河床粗化问题是推移质运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河床级配、水流条件、输沙级配、床面形态四者互为反馈,交互制约,该领域一直为研究前沿。本文回顾及评述了河床粗化试验研究中的河床粗化机理、推移质输沙率、输沙级配、粗化层表面形态、粗化层非均匀沙起动条件、粗化层泥沙级配沿径向分布、可动层内床沙垂向交换,以及粗化河床对"人工喂沙"的响应等八个关键科学问题。河床粗化涉及许多不确定未知因素,成体系的理论成果之所以不足,主要在于精密试验资料的匮乏。精密粗化试验是很难突破的瓶颈,跨学科交叉技术的应用和先进量测仪器的研发将是解决这一复杂问题的有力手段。
- 杨文俊孟震朱帅
相关作者
- 刘兴年

- 作品数:370被引量:1,292H指数:2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山区河流 泥沙 推移质 非均匀沙 山洪
- 黄尔

- 作品数:154被引量:50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山区河流 推移质 山洪 河段 清水冲刷
- 杨克君

- 作品数:110被引量:40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复式河槽 植被 流速分布 河道 二次流
- 郭志学

- 作品数:78被引量:36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泥石流 堆积体 河道 泥石 清水冲刷
- 聂锐华

- 作品数:122被引量:192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山洪 山区河流 河床 推移质 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