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篇“ 消费文学“的相关文章
- 本期话题:移动互联时代,谁在消费文学?
- 2022年
- 书籍和其他商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购买只是消费行为的第一步,阅读才是实质。中国每年有四十多万品类的出版物,文学是占比最大的品类,小说、诗歌、散文、随笔、非虚构等等。按照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分类法,文学属于最末的集部,但却是当今出版领域最繁荣和最大众的部分。移动互联时代,谁在消费文学?本期“非常观察”栏目特邀文化学者绿茶先生主持,由他邀请二十多位文学、艺术、学术、媒体、自由职业等领域的资深阅读者,通过不同视角,分析和思考文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文学具有哪些不可替代性,以及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文学。
- 绿茶张翎止庵解玺璋李冬君商震梁鸿史航胡洪侠杨葵冷霜杨早刘晓蕾张明扬刘柠钟立风王道孙良好方韶毅周立民叶匡政韩浩月潘采夫阿乙戴潍娜徐曦孟岳
- 关键词:消费文学移动互联时代出版领域不可替代性
- 韩国消费文学在中国的流传与影响
- 2015年
- 自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国内出现了研究韩国文化的热潮,有关韩国文学的研究也日益引起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又以韩国消费文学的传播与影响最为广泛深远。本文拟以比较文学接受研究的视角,阐述韩国消费文学在中国的流传与影响情况,并从其盛行不衰的原因方面分内、外两个方向进行概括与分析。
- 刘玉
- 关键词:消费文学
- 1930:潜消费时代的反本质主义建构——论以群的消费文学批判理论被引量:2
- 2013年
- 这是一个没有文学的时代,人们总爱如此哀叹,并把责任归咎于消费社会的商品拜物教本质摧毁了文学的生存基础。这种看法实际回避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社会,“消费”真的是万恶之源吗?第二,这种“消费”究竟改变了文学什么,而文学又将如何能够改变这个时代?
- 许徐
- 关键词:消费文学反本质主义消费社会商品拜物教
- 20世纪90年代传媒建构下的消费文学被引量:2
- 2011年
- 20世纪90年代中国虽然在客观现实上还没有进入消费社会,但一个由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所建构起来的消费社会图景,已经成为一种超现实的存在。消费文学表征为:消遣娱乐成为消费社会文学审美的主要趋向、文学商品性质过度增长以及文学作为艺术同日常生活界限的消失。文学的精神审美性呈现出大面积崩溃的症候。
- 刘文辉
- 关键词:消费文学
- 中西消费文学比较研究
-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消费时代的来临,在这样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语境里,产生了一种与以往文学样式不同的消费文学,不同点在于消费文学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被商业不断改造的新生儿,它一方面呈现了文学固有的特点,同时另一方面,它...
- 贾芳
- 关键词:消费文学题材叙事模式
- 文献传递
- 论中国当代消费文学的都市文化意义
- 2010年
- 90年代以来中国都市的崛起为刺激着个人的生命力的跃动和内在的欲望吁求,同时带来了更深一层的生存困境、思想困惑精神焦虑。都市文化为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提供了新的审美空间,文学尤其是小说对都市生活做出了回应。都市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90年代文学(小说)对都市文化的回应是一种多音齐鸣的文化变奏,其内在的价值取向与人格内涵呈现多元化、互补、共生的基本格局。每个敏锐的作家都不可能对都市文化无动于衷,都市文化对他们的生存方式、写作姿态、价值选择、审美趣味都形成巨大的冲击。本文试从都市文化的层面探讨我国当代消费文学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朱立
- 关键词:都市文化
- 新世纪以来的消费文学和消费社会
- 本研究通过对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现象,结合西方业已成熟的大众文化理论,系统性地建立了消费文学这个概念,并围绕产生的环境入手,结合消费文学与其它文学样式的不同特征,论述了消费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消费文学的产生...
- 刘航
- 关键词:当代文学文学创作大众文化社会消费
- 文献传递
- 缘饰商品与价值弥散——论消费文学的现实与历史
- 2009年
- 消费社会在物质和精神领域带来两种相反的趋向:一方面是物质消费领域的审美化和精神化;另一方面是精神领域的商品化和物态化。因此,消费社会中的消费文学也呈现出相应的两种状态:第一,可以指作为其他商品的修饰功能而存在;第二,也可以指独立地作为商品而存在,完全认同商品的交换和消费规则,并以资本盈利增值为根本目标。从古代到近现代,再到当代,消费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 李涯
- 关键词:消费文学
- 点击,消费文学
- 2007年
- 草根的力量展现了原创文学的魅力。
- 林涛
- 关键词:消费文学原创文学网络文学
- 资本逻辑之下的消费文学与底层文学被引量:1
- 2007年
- 1990年代以来,在对现代性的诉求中,中国社会进入消费文化时代,资本逻辑成为社会发展的支配性力量。199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学——中产文学、市民文学、小资情调、青春文学顺应资本和市场的逻辑,把文学作为消费品;底层文学对资本逻辑表现出既追随又批判的双重特征。文学对资本的态度成为1990年代以来区别文学创作倾向的新的准则。
- 王莉张延松
- 关键词:文学审美资本逻辑消费文学底层文学
相关作者
- 谢丽巧

-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休闲文学 消费文学 鸳鸯蝴蝶派 《挪威的森林》 叙事手法
- 朱丽华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历史小说 消费文学 艺术大众化 流行文化 历史观念
- 王雷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吉林警察学院
- 研究主题:文艺学 消费文学 消费文化 文化研究
- 颜琳

-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连载小说 传统写作 叙事策略 虚拟性 兴盛原因
- 李鍌峄

-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遵义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川端康成 审美乌托邦 意境 心灵 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