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49篇“ 海拔高度“的相关文章
不同海拔高度道孚杜鹃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2024年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道孚杜鹃化学成分的差异。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检测了海拔3800 m和4200 m的道孚杜鹃代谢物,通过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H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拔3800 m、4000 m和4200 m的道孚杜鹃精油和纯露,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检测了精油和纯露的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2个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道孚杜鹃的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的差异;精油和纯露检测结果显示,海拔3800 m和4000 m地区道孚杜鹃精油和纯露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基本一致,与海拔4200 m的道孚杜鹃精油和纯露在成分种类和含量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海拔道孚杜鹃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
尹敏吴银明陈政王海峰温铿李俊李春燕李杨曾攀
关键词:海拔高度化学成分
不同海拔高度交流电晕电流脉冲特性实验研究
2024年
不同海拔高度下交流电晕特性的变化规律是高海拔地区线路设计的基础。文章利用可移动式小电晕笼和高频电流测量系统在20 m~4320 m范围内的5个海拔高度点进行实验,采集了1 mm直径细铜丝在不同施加电压下的电晕电流脉冲、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水平数据;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拟合,得到了海拔高度对电晕电流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下电晕电流同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水平的关联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交流电晕电流脉冲的幅值增大,幅值概率分布逐渐分散,一个周期内交流电晕电流脉冲的数量增加,脉冲形成时间变得更加均匀;将电晕电流有效值作为中间变量,研究海拔高度对交流线路电晕效应的影响,得到电晕电流有效值与导线施加电压呈线性函数关系,该线性函数的斜率k、截距b均为海拔高度h的三次函数;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水平均与电晕电流有效值呈对数增长关系,其中可听噪声与电流有效值的函数关系随海拔高度变化而改变。
刘永聪何旺龄刘兴发何泽宇蓝磊鲁海亮
关键词:海拔高度
不同海拔高度对甜樱桃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南方地区多山地,甜樱桃栽培海拔高度差异较大,为明确不同海拔高度对甜樱桃的物候期、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更好地指导南方甜樱桃的种植。以南方地区主栽甜樱桃品种‘布鲁克斯’‘拉宾斯’‘红蜜’为试材,研究不同海拔条件下甜樱桃的物候期,并测定其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条件下,同一甜樱桃品种物候期、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甜樱桃在黄岩栽培的物候期相应推迟15d左右;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随着海拔增加而逐渐增大;海拔越高,其果实纵横径及单果重越大,且果实品质较好。研究表明甜樱桃在南方山地高海拔条件下栽培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李向男洪莉董军陈令会林健
关键词:海拔高度甜樱桃物候期光合特性果实品质
新疆中天山北坡断裂带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温度分布特征
2024年
研究中天山断裂带从高山带到准噶尔盆地边缘整个过渡带的土壤温度分布特征有助于理解干旱区土壤环境特征,从而为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提供依据。本文选取新疆中天山断裂带海拔高度呈梯度分布的6个气象站2005年至2020年各层土壤温度的日观测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地形、不同深度土壤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中天山北坡土壤温度变幅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升高。不同地形的土壤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年温差浅层大于深层,由浅至深年最高温度和年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逐渐推迟;年内中天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0~20 cm的土壤日平均温度曲线大致呈余弦函数曲线,32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基本呈正弦函数分布,较0~20 cm地温的最高和最低晚3个月左右。研究区土壤温度随海拔高度降低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海拔为3539~600 m高度范围,土壤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600~441 m高度范围,土壤温度随着海拔的下降而下降;0~20 cm为土壤温度变化的活跃层,4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可称之为过渡层,320 cm深度称为土壤温度的稳定层,80~160 cm称为土壤温度的次稳定层。
宫恒瑞郑玉萍苗运玲
关键词:海拔高度土壤温度
不同海拔高度对格木人工林生长及林内小生境的影响
2024年
为了解不同海拔高度格木林生长及林内小生境的差异,开展了海拔高度分别为215~260、430~470和520~580m地块格木造林试验。造林6年的试验林研究表明,格木对海拔高度215~580m地块的适应性较强;随着海拔高度上升,格木的保存率、地径和树高降低,不同海拔高度格木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格木林下植物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减弱;随海拔高度上升,格木林内气温、土壤温度和相对光照强度降低,林内湿度增加;在海拔高度215~260m地块,格木的保存率和生长量最大,林下植物多样性最丰富。因此,格木应选择在低海拔地区造林。
李志斌
关键词:格木海拔高度保存率
不同海拔高度对烤后烟叶含梗率及相关物理性状的影响
2024年
为明确会理烟区植烟土壤海拔高度对烤后烟叶含梗率及相关物理性状的影响,设置4个海拔高度区间,跟踪调查了4个海拔高度上烤后烟叶含梗率、单叶重、叶面积、叶片厚度及叶质重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海拔高度达到2000 m以上时,对X2F和C3F等级烤后烟叶含梗率影响显著,2021年增幅最大为>2000~2200 m海拔高度处理(19.96%和12.75%),2022年增幅最大为>2200 m海拔高度处理(26.16%和17.63%);随着海拔的升高,烤后烟叶单叶重、叶面积和叶质重总体呈下降趋势;海拔高度与含梗率成正相关关系,与叶面积、叶片厚度、叶质重和单叶重成负相关关系,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X2F和C3F等级烟叶。
张锦韬陈汉发龙建林张德先况帅
关键词:烤烟海拔高度物理性状
不同海拔高度芜菁营养成分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芜菁营养成分的影响,分析芜菁在青海省的适生区范围,为芜菁种植选择最佳适生区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选取不同来源的13份芜菁为材料,比较分析芜菁在青海省西宁市(海拔2261 m,A处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海拔3100 m,B处理)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小苏莽乡(海拔3750 m,C处理)3个不同海拔的地区种植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芜菁的可溶性双缩脲蛋白质含量增加、总糖含量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硝态氮含量降低、含水量降低,而海拔高度对芜菁抗坏血酸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粗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在B处理下,抗坏血酸含量高于其他两个地区,总抗氧化能力更强,粗纤维含量比较高。海拔高度与总糖、亚硝酸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理化性质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总糖、硝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具有相关性。【结论】在不同海拔地区芜菁含有的营养成分间存在显著差异,4份材料(1402、W_(30)、昌都和玉树芫根)在海拔2261和3100 m的地区各营养成分含量表现更优,1份材料(W 22)在海拔为3750 m的地区营养含量表现更佳。9个营养指标中有4个与海拔高度达到显著性相关;土壤理化性质与营养成分含量具有相关性。
李晓娟赵文菊尕桑邓昌蓉邓昌蓉赵孟良
关键词:芜菁海拔营养成分
不同海拔高度对油茶生长与产量影响
2024年
通过对海拔400、600、750、900m四个不同海拔高度的10年生油茶林调查.结果表明:油茶的树高生长量随海拔升高逐渐减小,在海拔300m时平均树高是2.66m,在海拔900m平均树高是2.15m;海拔300m时油茶开花株率的平均多、中开花株率占63.33%,海拔600m时的平均多、中开花株率占43.33%,当海拔达750m时的平均多、中开花株率仅占23.33%;海拔300m时油茶挂果株率的平均多、中挂果株率占56.67%,海拔600m时的平均多、中挂果株率仅占26.67%,当海拔达900m时的平均多、中挂果株率仅占10%.结果认为,海拔300~600m之间的油茶生长量、开花株率、挂果株率最佳,适宜在油茶生产上应用.
文桂喜潘磊朱志辉付静
关键词:油茶不同海拔生长量
海拔高度对车用柴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2024年
基于高原模拟试验台架开展不同海拔高度下柴油发动机的性能排放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进气质量流量减少,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对高转速和低转速下的最大扭矩输出有较大影响,但在中间转速下其影响较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缸内燃烧效率下降,做功能力下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排气烟度增大,其中在低转速、大负荷下烟度对海拔高度更为敏感;海拔高度为1900m时NO_(x)排放体积分数与平原基本相当,当海拔高度增加到2400m时,NO_(x)排放体积分数显著高于平原下的情况。
李明星赵令猛朱敏霖何冠璋杨光杰王晓辉
关键词:车用柴油机海拔高度燃烧效率
海拔高度对化爆冲击波压力分布规律影响分析
2024年
海拔高度会引起空气密度及气压的变化,直接影响冲击波压力在空气介质中的传播分布规律。该项研究采用AUTODYN建立了0、1 000、2 000、3 000、4 500 m等5种海拔高度下爆炸冲击波压力传播规律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开展了等效TNT当量为10、30、50 kg工况下的数值仿真分析,并对获取的冲击波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冲击波压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在同一等效TNT当量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冲击波超压峰值、比冲量都逐渐减小,峰值到达时刻随测点距离增大逐渐提前;并且随等效TNT当量的增加,爆炸冲击波压力峰值和比冲量都逐渐增大,峰值到达时间逐步提前。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该项研究揭示了海拔高度对爆炸冲击波传播分布规律的影响作用,为实际工程测试提供了理论支撑。
李福龙孔德仁王良全赵传荣
关键词:爆炸冲击波海拔高度

相关作者

葛淼
作品数:457被引量:461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参考值 地理因素 地理要素 正常参考值 血液流变学
张西洲
作品数:353被引量:1,236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
研究主题:海拔 高原肺水肿 一氧化氮 乙酰唑胺 进驻
张鲜英
作品数:206被引量:560H指数:12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严重烧伤 美容修复 手术治疗 不同海拔高度
何富文
作品数:82被引量:388H指数:1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医院
研究主题:高原肺水肿 进驻 不同海拔高度 健康青年 一氧化氮
崔建华
作品数:313被引量:986H指数:15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
研究主题:海拔 乙酰唑胺 高原肺水肿 富氧室 高原人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