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5篇“ 浅表软组织“的相关文章
- 探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采用肌骨超声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探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采用肌骨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例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分别进行手术病理检查和肌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损伤类型及检查的准确度。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和肌骨超声检查检出的损伤类型,包括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和血肿,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总检出例数上,手术病理检查100%,肌骨超声检查92%,手术病理检查明显高于肌骨超声检查(P<0.01)。表2显示,手术病路径检查的漏诊率为0%,肌骨超声检查的漏诊率为8%;检出率,手术病理检查为100%,而肌骨超声检查为92%,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手术病理检查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中的准确率较肌骨超声检查优越,肌骨超声检查在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方面存在一定的漏诊率。然而,肌骨超声检查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具有无创、安全、方便等优点,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 刘盼
- 关键词:漏诊率
- 肌骨超声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肌骨超声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2例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肌骨超声和磁共振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肌骨超声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对比肌骨超声与磁共振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以韧带损伤最常见,其次为肌腱水肿、肌腱断裂及肌间隙出血。肌骨超声对肌腱断裂、肌腱水肿、韧带损伤及肌间隙出血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0.00%、73.33%、86.21%、75.00%,磁共振对肌腱断裂、肌腱水肿、韧带损伤及肌间隙出血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0.00%、86.67%、93.10%、87.50%,肌骨超声与磁共振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是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的可靠手段,有可动态比较、重复性强、无创等优点,值得推广。
- 杨淑萍周纪男
- 关键词:肌腱断裂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96例浅表软组织良性肿块患者(良性组)和54例浅表软组织恶性肿块患者(恶性组)为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声像学特征以及血流参数[最大血流量(V_(max))、阻力指数(RI)]情况,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96例浅表软组织良性肿块患者中,以脂肪瘤、纤维瘤多见,构成比分别为43.75%、27.08%,其次为表皮样囊肿12例,肉芽肿性病变10例,皮脂腺囊肿6例;54例浅表软组织恶性肿块以软组织肉瘤、恶性淋巴瘤多见,构成比分别为44.44%、33.33%,其次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8例,汗腺癌4例。恶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学特征边界模糊、内部不均匀低回声占比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形态不规则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V_(max)水平高于良性组,RI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中边界模糊、内部不均匀低回声以及血流参数V_(max)、RI对浅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病变鉴别的AUC分别为0.722、0.799、0.899、0.748,灵敏度分别为70.4%、70.4%、79.6%、70.4%,特异度分别为74.0%、79.2%、86.5%、75.0%。结论:浅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变均具有典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其中边界模糊、内部不均匀低回声以及血流参数V_(max)、RI对浅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 沈亚珍范雯陈志科
- 关键词:浅表软组织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恶性
- 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中肌骨超声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探究临床肌骨超声(MSKUS)诊断浅表软组织损伤(STI)的价值。方法 本试验从2022.06内开始筛选疑似浅表STI的病例,于2023.10内结束筛选,共40例病例筛选入组。所有疑似浅表STI的病例均实施MSKUS和磁共振(MRI)等诊断。金标准主要以病理诊断为主,对比MSKUS与MRI的诊断结果,计算二者诊断的各项效能值,并对比二者不同损伤类型的检出率。结果 本组40例疑似浅表STI病例经病理确诊34例阳性病例,6例阴性病例,而经MSKUS诊断32例阳性病例,8例阴性病例,经MRI诊断33例阳性病例,7例阴性病例。MSKUS与MRI对比诊断效能及不同损伤类型检出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 临床MSKUS诊断浅表STI的价值突出,可用于初步鉴别和临床诊断,且可明确损伤类型,诊断效能相对较高,可积极推广和广泛应用。
- 张丽娜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中肌骨超声的临床价值研究
- 2024年
- 分析在出现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诊断期间肌骨超声的应用情况。方法 试验对象选取的都是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到我院进行就诊的疑似出现浅表软组织损伤的人,纳入试验中的是80例,对这些就诊者都进行了磁共振成像(MRI)、肌骨超声检查,并获取两种技术的检查结果,通过进行诊断效能,以及损伤类型鉴别结果的对比分析,查看肌骨超声的具体应用情况。结果 从诊断效果的对比中可以发现,虽然肌骨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都比MRI稍低一些,但是是没有太大差异的,P>0.05。而在类型的鉴定中,两种方式的符合率方面也是没有太大差异的,P>0.05。结论 在对疑似有浅表软组织损伤的人实施诊断中,肌骨超声是可以用作初步诊断和鉴别手段的,相对检查费用更低,诊断效能理想,应积极普及应用。
- 张惠娟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 2024年
- 探究在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应用肌骨超声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的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120例为此次实验的对象,选取时间范围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肌骨超声和MRI影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得出,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120例确诊114例为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MRI确诊110例患者,诊断率为92.98%;真阳性为105例、假阳性为9例、假阴性为5例、真阴性为1例。超声检查结果得出112例确诊为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率为97.39%;112例为真阳性、2例假阳性、3例为假阴性、3例为真阴性。诊断率上超声高于MRI(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上相比较未有较大差异性(P>0.05);在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上超声高于MRI(P<0.05);患者最常出现的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为腱鞘囊肿,有34例,占据28.33%;浅表性骨囊炎有26例,占据21.6%;皮下血肿有13例,占据10.93%;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撕裂有14例,占据11.67%;在韧带损伤、肌腱损伤、肌肉损伤上超声和MRI相比较未有较大差异性(P>0.05);MRI在半月板损伤诊断上和超声相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 针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超声以无创伤、重复性强,值得临床应用推广的优势,采取有效且精确度高的肌骨超声。
- 潘秀红
- 多模态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2024年
- 探讨多模态超声用于临床鉴别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价值。方法 以2023年1月-12月我院接诊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98例作为目标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结果 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多模态超声两项技术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进一步比较浅表良性软组织肿块与恶性软组织肿块多模态超声参数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多模态超声参数与浅表软组织肿块性质的关系。结果 98例疑似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经病理诊断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为良性肿块,占比61.22%,38例患者为恶性肿块,占比38.78%,经计算,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良性软组织肿块患者多模态超声参数中峰值血流速、血管阻力指数、弹性评分均低于恶性软组织肿块患者(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模态超声与峰值血流速度、弹性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鉴别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可采取多模态超声方式,不同超声检查优势存在差异,应合理选择,以保障检查结果准确,为临床提供参考。
- 符丽
- 关键词:浅表软组织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弹性成像
- 超声造影在浅表软组织肿瘤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普通二维超声引导在浅表软组织肿瘤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的软组织肿瘤患者69例并根据引导方式不同分为二维超声组32例和超声造影组37例。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组的准确率以及两组鉴别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普通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软组织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长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普通二维超声组和超声造影组穿刺准确率分别为69.57%和9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二维超声组平均穿刺次数为5.0次/人,超声造影组平均穿刺次数为4.6次/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法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1.25%、70%和100%与100%、93.75%、92.3%和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二维超声组AUC为0.825,超声造影组AUC为0.94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具有巨大尺寸并且表现为不均质性的软组织肿瘤,超声造影可有效规划穿刺路径,精准安全引导穿刺并在最具代表性的区域采样活检,较常规超声能取得更高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是一种微创高效、实时可视的手段。
- 岑胜朱晓彬吴猛蔡林
- 关键词:超声检查二维超声超声造影软组织肿瘤超声引导穿刺
- 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探讨
- 2024年
- 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而言,评价采用肌骨超声方式诊断后的价值。方法 入组时间段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患者均入院进行检查与诊断,疑似为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需进一步确诊。合112例检查者;一同实施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方法,肌骨超声方法),对两种检查方式应用结果加以阐述。结果 将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检出101例患者,检出例数最多的是囊性损伤,检出54例。磁共振成像、肌骨超声的阳性检出例数分别为86、80例。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等,以及符合程度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医学影像作为检查工具,磁共振成像、肌骨超声均能为浅表软组织损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其中肌骨超声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就能够动态地观察病变部位的变化,且花费低,更适合将其推广为首选诊断方式。
- 王志涛
- 关键词:创伤性
- 肌骨超声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病症的价值分析
- 2024年
- 分析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病症患者实施肌骨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 对我们医院骨科收治的55例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病症患者均实施肌骨超声诊断、X线检查(2023年1月-2024年6月),和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探究诊断价值。结果 X线检查与手术病理学的差异很大(P<0.05);肌骨超声诊断的与手术病理学结果的差异很小(P>0.05);肌骨超声诊断对损伤类型检出准确度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 肌骨超声检查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病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是很高的。
- 赵盛光
- 关键词:创伤性
相关作者
- 刘立鑫

- 作品数:7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南区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 浅表软组织 超声检查 浅表软组织肿块 超声诊断
- 饶广浩

- 作品数:10被引量:8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医生 取出术 浅表软组织 浅表 软组织异物
- 王东晓

- 作品数:24被引量:99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医生 取出术 浅表软组织 浅表 软组织异物
- 谢锋

- 作品数:18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医生 取出术 浅表软组织 浅表 软组织异物
- 朱家安

- 作品数:303被引量:69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 超声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 超声评估 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