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1篇“ 流动沸腾换热“的相关文章
R407C换热器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2025年
研究了微肋管内R407C和R22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采用威尔逊图解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分析实验工况、制冷剂物性、微肋管结构等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冷剂R407C与R22与换热壁面之间的换热热阻均随热流密度、质流密度、干度、肋片螺旋角等的增加而减小;由于制冷剂气液相密度比的差异性,R22传热系数比与R407C的高约18.5%—21.4%。选用关联式对微肋管内R407C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预测评估,并对关联式预测精度随干度、质流密度等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所选关联式内,Yu and Koyama关联式表现出最佳预测效果,其平均预测误差在±6.5%以内,且干度、质流密度对其预测精度的影响相近;而对于其它关联式,干度对关联式预测精度的影响比重普遍高于质流密度。
詹国兵郭浩然
关键词:R407C干度
一种弹载平台用多热源流动沸腾换热冷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载平台用多热源流动沸腾换热冷板,冷板由冷板盖板和冷板底板通过真空钎焊等方式焊接成型,冷板的两端设有冷却介质进液口和冷却介质出液口,冷板内部设有流道,流道包括多段并联式微通道组,并联式微通道组之间存在连通...
夏明凯王勇慧张敬旋王晓晖王国江盛湛博
流型转化对CO_(2)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研究
2024年
本文开展了CO_(2)在内径5 mm水平光滑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及流型可视化实验,结合非绝热流型可视化数据对其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受重力的影响,换热管顶部在低干度下发生间歇性干涸,导致其换热系数远低于底部换热系数。饱和温度的减小促进了流型的转换,有效减小间歇性干涸引起的管周向局部换热性能的差异,提高了截面的平均换热系数。饱和温度从15℃降至9℃时,截面平均换热系数提高约50%。
黄永方徐肖肖孙云龙刘朝
关键词:二氧化碳沸腾换热特性
一种流线型微柱与圆孔分区协同强化流动沸腾换热的表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线型微柱与圆孔分区协同强化流动沸腾换热的表面。包括沿气液工质流动方向的前半段设置有若干排圆孔、后半段设置有若干排流线型微柱的换热基体,且在每个流线型微柱顶面开设有微孔,若干排圆孔和若干排流线型微柱在换热...
李庆陶庆贺刘斌胡金润
R141b在烧结高通量管外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2024年
烧结型高通量管是一种新型的强化换热元件,能在较低的壁面过热度条件下产生剧烈的核态沸腾,促进工质的相变换热。为探究烧结多孔层对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以制冷剂R141b为实验工质,对外径为25 mm、涂层厚度为0.3mm、孔隙度分别为65%和75%的外烧结型高通量管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壁面过热度条件下,高通量管较光管能大幅提高壁面热流密度,且孔隙率更高的高通量管其壁面热流密度更高。增加高通量管的孔隙度能增加汽化核心的数量和汽泡脱离的频率,但当加热壁面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汽泡无法及时从多孔层中逃逸而形成局部汽膜,导致高通量管的换热系数降低。
王科赵学智叶晶揭涛
关键词:强化换热过冷沸腾R141B
一种低压下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系统
本发明涉及流动沸腾换热实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低压下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系统,包括氮气瓶、液氮储罐、流量计、过冷箱、高真空实验腔、主流路汽化加热器、稳压罐、主流路真空泵、分子泵、数据采集系统、阀门系统及其连接的管路;...
李育隆高远王作侠容诚钧
单柱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数值模拟研究
2024年
高功率电子芯片的安全运行需要高效的散热技术。流动沸腾换热由于高换热系数受到广泛关注。为精确模拟微通道内流动沸腾复杂两相流过程,本文提出了耦合VOF方法的在相界面处迭代求解能量源项的相变模型。针对单微柱微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瞬态两相流过程及温度场演变规律,查明了热流密度及进口过冷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由于局部蒸汽的覆盖,不同工况下微通道内流动沸腾存在热阻的转折点,高热流密度对应更高的气泡生长速度和成核面积,高过冷度会延缓转折点,但整体热阻将升高。
袁义李晓宇张雨陈黎陶文铨
关键词:流动沸腾换热微通道VOF方法数值模拟
一种管内两相流动沸腾换热测试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内两相流动沸腾换热测试系统及控制方法。依次包括工质泵、质量流量计、预热器、实验段、第二膨胀阀、冷凝器、第一储液器以及过冷器,所述第一储液器、过冷器以及冷凝器均连接低温冷源,其特征...
李庆普陈光明王勤高能黎念郝新月
水平微细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研究
2024年
针对制冷工业,开展微管液相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可为制冷剂的使用、生产提供依据,从而明确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具体影响因素。因此,本项目拟以R134a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横截面大小的水平微管道中的流动沸腾传热进行系统的研究,确定实验条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今后的换热器和制冷系统的提供理论依据。
张璐
关键词:内流动沸腾换热影响因素
泡沫铜导离气泡强化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2024年
流动沸腾作为一种高效的换热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热流设备的冷却。在流动沸腾换热过程中可通过设置多孔疏水结构促进沸腾气泡脱离,为强化沸腾换热提供新思路。在截面为6 mm×4 mm的矩形通道顶部添加浸润角为140°的多孔泡沫铜;并在液相入口温度70、75和80℃,流速为6.94、10.42和13.89 cm/s的不同工况下,观测通道内沸腾两相流流型变化以及泡沫铜的吸气过程对流动沸腾换热性能的影响;基于气泡受力分析获得泡沫铜吸气强化流动沸腾换热机理。结果显示,在本实验工况范围内添加脱气泡沫铜后,壁面过热度下降可达20.7%;泡沫铜的吸气率为0.81时,热通量可提高至152%;增大入口流速,泡沫铜强化效果显著增大,而入口温度对泡沫铜的吸气效果影响不明显。
关朝阳黄国庆张一喃陈宏霞陈宏霞
关键词:传热浸润性气液两相流气泡

相关作者

柳建华
作品数:297被引量:56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液体除湿 液体除湿空调 干涸 性能分析 液体除湿空调系统
张良
作品数:160被引量:345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干涸 液体除湿 沸腾换热 换热系数 流动沸腾换热
吴晓敏
作品数:120被引量:436H指数:1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强化传热 结霜 冷却塔 微肋管
王维城
作品数:92被引量:370H指数:1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研究主题: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凝结换热 微肋管 水平管
丁国良
作品数:708被引量:1,969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制冷剂 仿真 换热器 空调器 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