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 篇“ 注水诱发地震 “的相关文章
马头营干热岩开采试验场地人工注水 诱发 地震 探讨 被引量:1 2024年 结合马头营干热岩区7个临时测震台站的地震 观测资料和M1井2022-06~09的加压注水 数据,研究地震 活动与注水 压力、水流量的关系,同时分析诱发 地震 震源机制解及其对周边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水 作业可能诱发 了201个地震 ,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0~4 km,这个区段也是地围压较小的安全区域,发生中强震的几率较小;水流量、水压力的改变不仅影响诱发 地震 的时空分布特征,而且影响地震 活动频度,应力积累到一定水平诱发 地震 发生,之后水流量、水压力与地震 频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注水 量和震级之间关系不明显,压力和诱发 地震 震级呈线性相关;在持续注水 量达到11 821 m^(3)、压力达到23.46 MPa时,有断层失稳、诱发 地震 的可能;最大诱发 地震 的震源机制解为走滑型,主压应力NNW向,与华北区域应力分布有一定偏差,可见M1井开采对局部应力分布有影响;从地震 震中位置迁移规律推测,有新的地裂缝产生。 王宁 王亚玲 张晓刚 尹康达 毛国良 纪春玲关键词:诱发地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注水 诱发 地震 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研究注水 诱发 地震 的特征、发生机理和最大可能震级等对开展诱发 地震 的预防、危险性评价、减灾策略制定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注水 诱发 地震 研究的主要认识和分歧。结果表明:(1)诱发 地震 的最大可能震级由断层大小和应力状态等地质条件决定,受注水 压力和累积注水 量等参数的影响;(2)识别诱发 地震 的可靠方法取决于地震 和注水 之间的时空相关性,统计模型的参数以及断层活化分析等一系列证据链条;(3)当断层与流体储层之间存在水力连接时,孔隙压力扰动是诱发 地震 的主要发生机制,反之岩石基质体积变形引起的孔隙弹性应力变化主导了诱发 地震 的过程。此外,注水 诱发 的稳定滑动传播到断层的孕震部分、流体的化学作用和小地震 级联触发效应也可能在注水 诱发 地震 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将为注水 诱发 地震 机理研究和减轻破坏性诱发 地震 灾害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黄元敏 马胜利 李晓慧关键词:诱发地震 地震活动特征 最大震级 注水 诱发 地震 实验方法与规律初探 大量流体注入相关的工业活动中已被监测到诱发 地震 事件(Healy et al.,1968;Davis and Frohlich.,1993;Ellsworth.,2013),例如非常规油气开采、地热系统开发、二氧化碳地质封... 王璞 董鹏 周奕硕 徐冉 夏开文关键词:注水诱发地震 断层破裂 一种研究注水 诱发 地震 断层破裂过程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注水 诱发 地震 断层破裂过程实验方法,通过使用透明类岩石材料制作断层模型,利用喷砂手段模拟不同断层面物理状态,采用高频多场测量(应力、应变、位移)进行断层破裂过程关键参数的计算,在双轴加载系统下向断层面进... 夏开文 王璞 徐冉 张康华 徐颖文献传递 安全开发还是畏缩不前?——浅谈注水 诱发 地震 的风险与防控 2022年 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地震 往往是无法确切预测的天灾。然而,随着科学家对地震 诱因的深入研究,发现地震 不仅是“天灾”,还可能是“人祸”。人类工业活动也能引发破坏性地震 ,如水库蓄水、地下采矿、地下流体和天然气抽取以及向地下岩层注入流体等。 丰成君 朱思雨 任雅哲关键词:破坏性地震 地下流体 注水诱发地震 地下采矿 水库蓄水 天然气 利用诱发 地震 预测加西盆地断层走向——以Musreau湖附近的注水 诱发 地震 为例 引言近年来,人类活动(注水 、压裂、采矿、蓄水等)导致诱发 地震 激增的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随着废水回注增加和页岩气开发的迅速发展,我国四川盆地,尤其是蜀南地区,注水 诱发 的地震 活动越来越明显。世界范围来看,美国... 李天阳 Yu Jeffrey Gu 王蕊嘉 余年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地震定位 地震预测 地震活动 注水诱发地震 一种研究注水 诱发 地震 断层破裂过程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注水 诱发 地震 断层破裂过程实验方法,通过使用透明类岩石材料制作断层模型,利用喷砂手段模拟不同断层面物理状态,采用高频多场测量(应力、应变、位移)进行断层破裂过程关键参数的计算,在双轴加载系统下向断层面进... 夏开文 王璞 徐冉 张康华 徐颖文献传递 注水 诱发 地震 中含不同断层泥的断层岩石破坏研究2021年 为了探究断层泥在注水 诱发 断层滑动中的作用机制及断层周边岩石的破坏程度,选取3种不同成分断层泥的断层(断层1中断层泥由75%石英砂和25%蒙脱石组成;断层2中由50%石英砂和50%蒙脱石组成;断层3中由25%石英砂和75%蒙脱石组成),开展室内高压注水 双轴加载试验,研究注水 诱发 地震 中含不同断层泥的断层滑动特征。采用验证后的COMSOL数值模型并结合岩石损伤理论,分析断层泥对平直和交叉断层周边岩石变形破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注水 条件下含高强度(剪切)断层泥的断层不易发生失稳滑动,但滑动后易产生较大震级的诱发 地震 (应力降大),导致断层周边岩石出现大面积变形破坏区;断层周边岩石变形破坏区域的分布方位受断层泥的影响甚微,主要由断层几何结构控制;平直断层周边岩石的变形破坏区域分布在断层两端,交叉断层周边岩石的变形破坏区域主要分布在断层连接处及次断层端部,当交叉角度为45°时,交叉断层周边岩石破坏程度最低。 康建旗 姜智彬 吴振宇 郑东平 朱建波关键词:注水诱发地震 断层泥 岩石破坏 重庆荣昌地区注水 诱发 地震 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2018年 基于区域固定地震 台站和6套流动加密台站的观测资料,对重庆荣昌地区2008年10月—2011年7月期间的地震 活动性进行了分析。在双差定位的基础上,采用匹配定位方法(M&L)对微小地震 进行检测与定位;采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获得了M_L≥3.5地震 的震源机制解。在此基础上,分析地震 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震源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并讨论了2010年9月10日M_L5.1地震 前后的小震活动特征。通过匹配定位方法共检测到3 354次微地震 事件,约为中国地震 台网中心地震 目录的5倍,震级集中于M_L-1.0~1.0之间,震源深度大部分处于2~4km范围内;震级-频次统计分析表明,地震 目录更加完整,震级下限从M_L1.0降低到M_L0.3。地震 活动主要集中在几条隐伏断层附近,并具有从注水 井向外扩展的特征;9次M_L≥3.5地震 震源机制解均为逆断层型,与该区区域应力场协调,并与已有断层性质一致,表明地震 活动与注水 活动导致已有断层的再活动有关。而发震断层方向、倾角及滑动角散布范围较大表明流体孔隙压力增加对局部应力场有较大影响,使不同产状的断层活化。M_L5.1地震 发生之前,地震 活动首先表现为时间上丛集,空间上分布于大部分发震断层段上,随后出现了约3月的平静期,这与基于实验结果提出的"蠕滑-均匀化"机制一致,可能是断层亚失稳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这种解释需要进一步的工作论证。 王志伟 王小龙 马胜利 雷兴林 刘培洵关键词:地震定位 震源机制 诱发地震 四川长宁地区注水 诱发 地震 的孔隙压力扩散特征 被引量:3 2018年 近些年,注水 诱发 地震 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诸如大型水库蓄水、地热能开发、天然气和矿山开采、地下流体注入等工业活动均可能诱发 地震 。注水 诱发 地震 与天然地震 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形成机理的差异,为此学者们一直致力于两者的流体触发机制研究。结合钻孔注水 试验结果及理论推导,国外学者提出了评价流体触发地震 的孔隙压扩散机制,该分析方法可有效地判定扩散与地震 活动之间的相关性,一方面可估算孔隙压扩散系数,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地震 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张致伟 孙小龙关键词:注水诱发地震 孔隙压力 地下流体 时空分布特征 地震活动 水库蓄水
相关作者
雷兴林 作品数:50 被引量:365 H指数:12 供职机构: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研究主题:声发射 地震 地震活动 诱发地震 地震序列 马胜利 作品数:149 被引量:1,251 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声发射 断层 断层泥 汶川地震 地震 王璞 作品数:25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断层模型 三原色 叶绿素仪 叶绿素含量 测量信号 张致伟 作品数:69 被引量:787 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震源机制 地震 震源机制解 汶川8.0级地震 汶川地震 孙小龙 作品数:78 被引量:477 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下流体 井水位 地震 同震响应 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