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3篇“ 河谷型城市“的相关文章
晋南河谷城市文化空间营建策略——以山西省临汾为例
2025年
文化空间是传承城市发展脉络,彰显城市精神内涵的核心载体,更是构建城市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议题之一。以概念界定与研究进展分析为基础,以晋南河谷城市临汾为典案例,通过文化空间演进特征、发展困境、营建理念的分析与解读,立足于“野、郊、城”三个层次城市文化空间的整体性塑造,提出城市文化空间营建策略,以期借鉴类似区域城市文化空间规划建设。
程功吴左宾
关键词:河谷型城市文化空间营建策略
复杂场景下河谷城市兰州交通路口视频流数据集
2025年
兰州作为典河谷城市,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交通布局为交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构建了一个针对复杂场景下河谷城市交通路口的视频流数据集。本数据集涵盖了兰州内多个关键交通路口的视频监控数据,包括不同时间段(如早高峰、平峰时段)、不同天气条件(如晴天、雾天等)、不同交通状况(如拥堵、畅通等)、不同光照条件(如光线昏暗、光线充足等)下的视频流数据。数据采集时间为2021年11月16日、12月3日和12月9日。在数据处理方面,本文对视频数据进行了精细化的标注和分类,包括车辆类、车辆所在车道等方面。本研究构建的兰州交通路口视频数据集在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中,经过了完整性验证、清晰度评估、稳定性检查以及标注准确性校验,确保了数据的高度可靠性。本数据集丰富多样,旨在为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交通拥堵治理和交通事故预防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从而为河谷城市的交通流量分析提供实证基础。
火久元魏金莉孟昱煜王院荣
关键词:河谷型城市
预测轨道交通建设对河谷城市商业空间的影响——以兰州为例
2025年
随着城镇人口数量剧增、城镇化率持续上升,加之河谷地形对城市发展的限制导致兰州城区交通拥堵情况加剧。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高效、低耗的轨道交通登上了兰州城市建设舞台。在轨道交通建设的影响下城市商业空间必然会发生变化。梳理了兰州商业存在的问题和轨道交通的建设历程,以1、2号线建设历程为时间线,总结了轨道交通建设对兰州商业空间影响的规律,预测了未来轨道交通继续完善下兰州商业空间的变化。
陈玺连华
关键词:轨道交通
新形势下河谷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新路径探讨--以兰州城区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在人口急剧增长、城市日渐壮大的新形势下,河谷城市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更新和发展的潮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一环。文章依托兰州特殊的地理环境,梳理城市发展的现存问题,分别从规划布局、城市用地北拓、交通设施建设、空间发展格局、城市功能结构以及自然生态环境6个方面为兰州城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为突破城区当前用地不足、空间扩展瓶颈的局限,通过对兰州城区扩展及其发展方向新路径的探讨,多方面表明兰州城区的空间扩展及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其他同类城市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借鉴。
薛乾明
关键词:河谷型城市城市空间发展
基于SEM-Logit模及空间感知的河谷城市出行行为研究
2024年
为综合探究城市特殊地形背景下出行者的出行行为,以典河谷城市兰州为例,建立SEM-Logit的整合模,基于问卷数据探究河谷城市出行者的空间感知对轨道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相较于不考虑出行空间感知的Logit模,通过SEM考虑出行空间感知的Logit模拟合优度提高了0.234,预测准确率提高了7.75%;②河谷城市出行者的空间感知对选择轨道交通出行意向以及出行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5个方面的河谷城市出行者的空间感知,均会显著影响河谷城市出行者选择轨道交通出行。
范梦醒齐金平郑向东尚宏泰阚甲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河谷型城市结构方程模型LOGIT模型
高原河谷城市米林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2024年
本文以西藏自治区直辖县级米林为例,探讨地形条件较为特殊的高原河谷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策略。米林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西南部,域地形东西狭长,西高东低,多宽谷,全境平均海拔3700m,呈山河谷地形,属于典的高原河谷城市。本文梳理米林综合交通发展现状,以交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导向,研究提出综合交通发展策略,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提升米林及类似河谷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参考。
周作江
关键词:综合交通
带状河谷城市交通干道设计方案研究——以吕梁离中快速通道为例
2024年
带状(组团)河谷城市广泛分布于我国山地、丘陵地区,此类城市空间狭长,土地资源稀缺,轴向道路交通矛盾突出。为探讨此类城市交通干道的设计要点,以吕梁离中快速通道为例,从解决交通问题、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角度出发,同时兼顾服务性交通需求,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了细化研究。研究结果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房增耀
关键词:河谷型城市交通干道
河谷城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选择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是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构成,河谷城市由于受地理、环境特征等限制,对轨道交通制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针对性研究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对河谷城市的适宜性,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从社会经济发展、客流特征、地形地质条件、绿色安全四个方面着手,分析了重点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指标被选择比例形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引入主观偏好系数,构建基于熵权-层次分析法的组合权重模;最后以具体案例验证该方法可行性。结果表明,智轨系统是更适合西昌轨道交通1号线的制式系统,该方法可体现河谷城市特征,快速、准确地为河谷城市提供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选择决策支撑。
庞登瑀杨懿轩
关键词:河谷型城市
高寒河谷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寒河谷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包括:获取高寒河谷城市地下空间的建筑结构数据以及生态环境数据;确定建筑结构数据和生态环境数据的评价指标,计算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基于线性加权的方法构建地质安全风...
袁有靖彭红明巴瑞寿汪生斌贾君潘佩翀徐得臻李楠张志弘
河谷城市大气污染暴露与低出生体重儿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孕期暴露于不同空气污染物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潜在联系,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延安区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新生儿信息,共纳入低出生体重儿376例为试验组,足月产新生儿1504例为对照组,通过对孕妇的一般信息、本次妊娠情况等多个因素综合分析,结合大气污染物的暴露数据,分析空气污染物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两组在孕周、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合并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在孕早期PM2.5、PM10、SO2、NO2的暴露剂量和整个孕期PM10、SO2的暴露剂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当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只有O3在整个孕期为危险因素(OR=1.011,95%CI:1.001~1.021)。结论延安区大气污染物O3的暴露增加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
康莹何进伟曹梅英李济民刘浪王晶
关键词:河谷型城市大气污染低出生体重儿病例对照

相关作者

杨永春
作品数:313被引量:3,714H指数:3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河谷型城市 城市 影响因素 城市网络 制造业
钱勇生
作品数:184被引量:626H指数:12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研究主题:元胞自动机 交通安全 交通流 城市群 新型城镇化
刘治国
作品数:59被引量:498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河谷型城市 青藏高原东北侧 春季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 河西走廊
石培基
作品数:456被引量:5,017H指数:33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石羊河流域 土地利用 GIS 河西走廊 可持续发展
徐超平
作品数:13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河谷型城市 荒山 发展动力研究 发展动力 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