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9篇“ 污染物转化“的相关文章
DOC对发动机排气污染物转化效率的验证方法及发动机台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OC对发动机排气污染物转化效率的验证方法及发动机台架,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DOC对发动机排气污染物转化效率的验证方法及发动机台架,参考了影响DOC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DOC的床温和通入DOC的排...
赵文辅李立超刘中鹏秦岭李奉学王军帅邴昊田沣
一种用于非水相土壤或矿界面有机污染物转化研究的装置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水相土壤或矿界面有机污染物转化研究装置及其应用,本发明装置包括置于箱体内的粉料盒、孔板、试管架;箱体顶部设有滤光片和用于滤光片密封固定的密封橡胶套。本发明装置能够为土壤或矿样...
程鹏飞李冠霖李良辉赵旭强杜道林
一种新污染物转化效应的评估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污染物转化效应的评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制备以用于体外识别新污染物代谢产的原代肝细胞,设有靶向、可疑筛选及非靶向结合的化合筛查策略,设有靶向和非靶向脂质组学筛选。通过本发明构建了适用于细胞中新污染物及...
苏冠勇陈倩羽李建华徐奕鸣
基于铁基材料构建活性种形成及新型有机污染物转化机理
随着痕微量检测技术以及对化学质环境和健康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污染物在环境中被检出。化学工业尤其是制药和精细化工产业是新污染物最重要的环境输入途径,该类废水不仅含有难降解新污染物,还常具有高浓度盐、高强度酸或...
毛圆翔
关键词:废水处理铁基材料活性物种
基于电活性微生的芳香烃类污染物转化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芳香烃类化合(aromatic hydrocarbon compounds)是一类基于苯环结构的有机,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易被生积累,且有很大的环境危害性。生法是有机化合转化降解的主流工艺,而电活性微生(electroactive microorganisms,EAM)因其独特的胞外电子传递(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EET)能力和生理代谢模式在芳香烃类化合污染修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电活性微生可以通过还原脱卤、脱硝与氧化开环过程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实现芳香烃类污染物的降解矿化。本文重点综述了电活性微生降解芳香烃类污染物过程中主要还原/氧化反应机理,归纳了电活性微生高效还原脱卤、脱硝的关键酶活、代谢途径及转化机理,分析了不同含氧条件下电活性微生开环方式及降解代谢途径,并通过调控微生胞外聚合与添加导电材料等途径来提升电活性微生的胞外电子传递过程,总结了电极电位、电极材料、电解液性质及温度等环境因子对芳香烃类化合降解的影响,探讨了芳香烃类污染物的强化生降解策略的可行性。最后,展望了电活性微生降解技术相关领域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加快生电化学系统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吴朵而陈龙马香娟丁养城冯华军
富铁环境中溶解性黑炭的释放机制及其介导污染物转化研究
炭作为土壤固碳和水体净化的良好材料之一,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随着灌溉、降雨以及地表径流等过程进入水体环境。在环境介质中,生炭会经历着老化过程不断向周围环境释放溶解性黑炭(DBC),成为土壤或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的重要...
来超超
关键词:铁矿物类固醇雌激素光降解微生物降解
Mn(Ⅲ)对污染物转化去除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锰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过渡金属元素,其价态丰富,性质活跃,广泛参与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并在污染治理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三价锰(Mn(Ⅲ))作为一种中间价态锰,因存在时间短,易歧化,导致其在各种涉锰反应中的作用长期被忽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Mn(Ⅲ)在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Mn(Ⅲ)的重要理化性质,梳理了其在重金属、非金属等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转化及生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氧化、还原、催化等作用机制,分析了其在污染去除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Mn(Ⅲ)相关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提出可能的方向。
姜晶黄晓月何岸飞丁静盛光遥
关键词:锰氧化物催化
紫外/氯胺组合工艺中自由基识别及微污染物转化机制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兴有机微污染物(Contaminants of emerging concern,CECs)经各种方式被排入自然水体中,对生和环境造成危害。UV/一氯胺(NHCl)作...
王品
关键词:降解路径
两级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有机污染物转化特征及细菌群落响应被引量:4
2022年
为探究两级缺氧/好氧(anoxic/oxic,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有机污染物转化和细菌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实际运行的焦化废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官能团与溶解性有机(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进行分析,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级A/O工艺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沿程变化.结果表明:①两级A/O工艺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硫氰酸盐(SCN-)、苯并[a]芘(BaP)、苯酚、挥发酚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②各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与醇类、脂类、醚类、多糖类及羧酸类等质的C≡N、C—N、C=C、—CO—伸缩振动,以及—NH_(2)和N—H弯曲振动等官能团运动有关,原水中大部分DOM被去除.③微生分析表明,硫杆菌(Thiobacillus)为两级A/O工艺的优势菌属(相对丰度为18.85%~31.06%),Fluviicola和norank_f_JG30-KF-CM45的相对丰度与BaP浓度均呈负相关,Arenimonas的相对丰度与挥发酚、苯酚浓度均呈正相关,Bradyrhizobium、Nakamurella、Nitrospira、norank_f_NS9_marine_group、unclassified_f_Rhizobiaceae的相对丰度与挥发酚、苯酚浓度均呈负相关.④两级A/O工艺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与氟苯甲酸酯降解、多环芳烃降解、苯甲酸酯降解等多种代谢途径有关.研究显示,经两级A/O工艺处理后,焦化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均显著去除,并且有机污染物变化均会影响功能微生相对丰度的改变.
邹晓爽李江李江王斌王斌张云涛代永恒
关键词:焦化废水细菌群落结构
有机污染物转化中间产的定性定量与质量平衡研究方法
本发明提出有机污染物转化中间产的定性定量与质量平衡研究方法,涉及有机污染物领域,将有机转化中间产识别、路径推导和质量平衡研究标准化,弥补现阶段关于环境有机污染物转化过程机制等方面研究的主观和经验判断性,明确有机污染...
潘晓雪张学胜李玉成王宁王敏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成卓韦
作品数:142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降解能力 降解有机污染物 生物净化 乙酸丁酯 Α-蒎烯
於建明
作品数:158被引量:308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降解能力 生物净化 降解有机污染物 降解 二氯甲烷
陈建孟
作品数:485被引量:1,760H指数:2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降解 降解能力 生物降解 降解菌 废气
陈东之
作品数:113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降解 降解有机污染物 高效降解 生物降解 生物法净化
王家德
作品数:238被引量:641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废气 废水 生物填料 生物过滤 生物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