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篇“ 水榆花楸“的相关文章
花楸优良单株家系抗逆性选择被引量:1
2023年
花楸5个种群25个家系(含9个优良单株家系)1~2年生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连续2年田间越冬抗逆性及室内-40℃超低温胁迫1 d、3 d抗寒性测定,利用平均冻梢长度(或平均干梢长度)、冻害率(或受害率)和冻害指数(受害指数)为度量指标,并结合抗病、虫、鼠害能力调查,对入选的9个优良单株1~2年生家系苗进行抗逆性评价。结果表明:筛选23#、86#、90#和130#为抗逆性极强的4个优良家系;102#、92#和137#为抗逆性较强的3个优良家系;94#和104#为抗逆性中等偏上2个家系。
李明刚董德军窦天图赵则民
关键词:水榆花楸优良单株家系抗寒性抗逆性
花楸优良单株扦插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快速、高效地培育出具有母本优良性状的花楸优良单株无性系扦插苗,以种质资源圃收集的16^(#)初选优树和9个优良单株的穗条为试材,采用正交LE 3F设计,研究不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和浸泡时间3个因素对花楸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楸嫩枝扦插生根效果最佳方案为激素IAA+IBA(1∶3)、处理时间2 h、激素浓度100 mg·kg^(-1),平均生根率为90.31%,平均生根量为7.50条,平均根长为13.78 cm,较对照分别提高374、150和97个百分点。综合9个优良单株间生根效果,最好的是130^(#)、23^(#)和90^(#),其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2.80%、91.80%和90.60%,平均生根量均在8条以上,平均根长均在14 cm以上。9优良单株中130^(#)、23^(#)、90^(#)和102^(#)2年生扦插苗生长较快,其苗高为24.6~28.3 cm,地径为5.22~5.46 mm;92^(#)、137^(#)和86^(#)生长速度中等;104^(#)、94^(#)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与16^(#)(对照)生长速度相当。
董德军张志刚赵则民吕伟伟
关键词:水榆花楸优良单株嫩枝扦插
花楸天然种群种实性状多样性
2023年
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吉林省长白山花楸(Sorbus alnifolia(Sieb.et Zucc.)K.Koch)天然分布区13个种群的8个种实性状,研究种群间及种群内种实性状多样性及种实性状变异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果长性状在种群间较为稳定外,花楸种实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广泛变异;8个种实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2.89%,变异幅度为13.48%~43.20%;种实性状在种群间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4.94%,种群内变异是种实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果柄长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降量呈显著负相关,果柄随纬度增大呈变长趋势,随年降量增大呈变短趋势;聚类与主成分分析将不同种群花楸分为5类,受地理因子影响最大的是吉林龙潭山种群的果实性状和磐石江南林场种群的种子性状.
董德军李长魁刘玉波吕伟伟赵则民
关键词:水榆花楸天然种群种实性状
基于种实性状的花楸优良单株选择被引量:1
2023年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以吉林省长白山花楸天然分布区14个种群123个初选优树的9个种实性状(果体积、果千粒重、果形指数、种千粒重、种体积、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和pH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样本的主成分得分和现实增益的比较分析,按5%入选率筛选出4种不同利用类型的花楸优良单株各6株,即大果高糖型、种子优质型、大果高品质型和复合型。不同类型优良单株主成分得分值的现实增益为67.4%~104.7%,说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的不同类型优良单株具有显著的优异性,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董德军李长魁刘玉波王志刚王有菊
关键词:水榆花楸种实性状主成分分析优良单株选择
不同催芽法对花楸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2023年
以吉林建华新村花楸种群混种和4个天然种群9个优良单株及其家系为试材,采用室外拌沙层积法、拌沙窖藏法和拌沙变温法8个组合种子处理,进行种子发芽、种子发芽节律和1年生播种苗生长对比试验,旨在探索解除花楸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种子发芽规律及优良单株家系间播种苗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解除花楸种子休眠的最有效方法是拌沙变温法,其种子平均发芽势、平均发芽率分别可达75.0%、80.7%,显著高于室外拌沙层积法和拌沙窖藏法。三种催芽法发芽节律表明,花楸种子解除休眠后,其发芽速度极快,1天达到发芽高峰期,4天后全部结束发芽,得出种子经过漫长的低温处理后当天即可播种。采用室外拌沙层积法对9个优良单株种子发芽及其家系1年生播种苗生长对比发现,不同优良单株平均发芽率及其家系1年生苗平均高和平均地径差异极显著,其中130#优良单株和优良家系表现最为突出,平均发芽率为77.3%,平均高达到54.1 cm,平均地径达到6.24 mm。
董德军李长魁刘玉波赵则民吕伟伟
关键词:水榆花楸窖藏法种子发芽率
花楸中3种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究花楸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3种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其他化学成分提取提供参考依据,以花楸叶片为原料,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3种活性物质,对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溶剂质量分数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405 W、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60℃、液料比20∶1(mL/g)、提取溶剂质量分数2%,该条件下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3种活性物质得率分别为2.13%±0.06%、0.54%±0.02%、0.19%±0.02%,与理论预测值2.14%、0.54%、0.19%一致。相比索氏提取法,超声辅助法提取花楸中3种活性物质得率略有提高,优化所得提取工艺具有高稳定性、高得率等特点,应用前景较好。
姚远李占君贾凯慧杨逢建
关键词:水榆花楸活性物质十二烷基硫酸钠超声辅助提取响应面法
不同砧木对花楸嫁接成活率与亲和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以种质资源圃收集的吉林龙潭山花楸种群中优良单株无性系(扦插苗)接穗为试材,以嫁接保存率与当年新梢长度为砧穗亲合性的判断依据,研究不同砧木、嫁接方法和嫁接时期对花楸嫁接成活率与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楸可采用春季嫁接和秋季嫁接技术,快速繁育无性系嫁接苗。春季嫁接:本砧插皮接嫁接成活率、保存率和当年新梢长度表现最好,分别为90.5%、86.1%和69.3 cm,其亲和性最高。秋季嫁接:本砧8月未嵌芽接,其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92.3%和83.7%。
董德军付国丰张海军王有菊赵则民
关键词:水榆花楸嫁接砧木插皮接嵌芽接亲合性
珍贵树种花楸苗木繁殖技术被引量:5
2021年
花楸是北方地区珍贵的经济树种,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苗期病虫害防治等,重点介绍了其苗木繁殖技术,为相关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王凯滢
关键词:水榆花楸种子繁殖苗木
一种提高花楸种子发芽率的催芽方法
本发明涉及种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提高花楸种子发芽率的催芽方法,该催芽方法采用拌沙变温法处理花楸种子,其中,催芽时间130d左右,其中,种沙湿度保持在40%~50%,25℃~28℃高温处理40d左右;种...
董德军刘玉波张海军李明刚刘刚赵则民郑春艳王志刚王有菊吕伟伟
文献传递
花楸不同种源表型性状变异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为研究不同地理环境花楸种源间差异,测量花楸主要分布区叶片形态性状,计算种源间及种源内各性状的变异系数(CV)和种源间各叶片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Vst),并对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花楸种源间叶片性状变异系数为14.66%~33.69%,表型分化系数变幅为12.09%~23.25%;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两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6.62%和26.85%;聚类分析将不同种源花楸分为两大类,但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无明显关系.研究证实了花楸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且表型性状变异主要存在于种源内.
王轩李浩汲宁宁钱关泽
关键词:水榆花楸地理种源表型性状

相关作者

赵则民
作品数:17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水榆花楸 东部白松 抗寒性 嫩枝扦插 优良单株
李秀信
作品数:44被引量:383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黄酮 香椿 总黄酮 表面活性剂 水榆花楸
刘玉波
作品数:68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嫩枝扦插 栽培 试验初报 东部白松 黄榆
于航
作品数:16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水榆花楸 双水相体系 半乳糖苷 高校实验室 超声波
吕伟伟
作品数:55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嫩枝扦插 东部白松 水曲柳 播种 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