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篇“ 椰心叶甲啮小蜂“的相关文章
- 一种提高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虫期和存活率的方法
- 本发明属农林害虫生物防治领域,涉及一种同时提高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虫期和存活率的方法,以含盐酸二甲双胍的蜂蜜水溶液作为补充营养饲喂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蜂种群,以经过盐酸二甲双胍溶液浸渍的椰心叶甲蛹为寄主,按照椰心叶甲啮小蜂的种群...
- 林玉英金涛陈青杨升院梁晓郝铮
- 一种提高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虫期和存活率的方法
- 本发明属农林害虫生物防治领域,涉及一种同时提高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虫期和存活率的方法,以含盐酸二甲双胍的蜂蜜水溶液作为补充营养饲喂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蜂种群,以经过盐酸二甲双胍溶液浸渍的椰心叶甲蛹为寄主,按照椰心叶甲啮小蜂的种群...
- 林玉英金涛陈青杨升院梁晓郝铮
- 文献传递
- 椰心叶甲啮小蜂转录组分析及基因功能注释被引量:3
- 2021年
-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ère可以有效地防治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危害,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遗传信息,其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本研究通过Illumina测序平台,对椰心叶甲啮小蜂进行转录组测序。经DeNovo拼接后,共获得29535条Unigene,进一步将Unigene与NR、GO、eggNOG和KEGG四个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共有13796条Unigene被注释。在NR数据库中注释到13401条Unigene,与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相似的基因序列最多;根据GO数据库,将3834条Unigene归类为三大类67个功能组;eggNOG数据库将12707条Unigene分25个功能分类;KEGG数据库将5999个Unigene分为五大类。对椰心叶甲啮小蜂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可以为今后研究该蜂的遗传多样性、基因功能挖掘等提供数据支撑。
- 刘华伟李朝绪李芬李芬吕朝军覃伟权
- 关键词:椰心叶甲啮小蜂功能注释
- 椰心叶甲啮小蜂复壮和保种种群的寄生能力对比分析
-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为鞘翅目(Coleoptera)铁甲科(Hispidae)害虫,几乎可以危害所有的棕榈科植物。为防治该害虫,我国于2004年10月从台湾省引进其天敌昆虫椰心...
- 刘华伟
- 关键词:椰心叶甲啮小蜂线粒体DNA寄生能力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椰心叶甲啮小蜂SSR、SNP和InDel位点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是外来有害生物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的蛹期寄生蜂,分析其转录组序列中的SSR、SNP和InDel位点信息,可以为开发新的分子标记,深入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等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数据,利用MISA软件和Varscan软件对Unigene进行SSR、SNP和InDel位点进行搜索。在11802条Unigene中共获得29754个SSR位点,平均每1.72 kb含有1个SSR位点,发生率为39.96%。SSR片段为10~382 bp,长度具有显著差异,平均长度为23.91 bp。SSR片段中,单碱基重复最多(60.82%),其次是二碱基重复(27.69%),再次为三碱基重复(10.79%)。其中优势重复基元类型为A/T(59.32%),其次为AT/AT(15.28%)。在6895个Unigene中发掘出51334个SNP位点,转换位点37445个(72.94%),颠换位点13975个(27.22%),平均每条Unigene上含有7.45个SNP位点。还在6040个Unigene中筛选出15644个InDel位点,平均每条Unigene上有2.59个InDel位点。椰心叶甲啮小蜂转录组中SSR、SNP和InDel位点数量多,出现频率高,类型丰富,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潜能。
- 刘华伟李朝绪李芬李芬吕朝军覃伟权
- 关键词:椰心叶甲啮小蜂转录组SSRSNPINDEL
- 基于转录组分析椰心叶甲啮小蜂复壮和保种种群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1
- 2021年
- 为了明确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响应种群退化的关键功能基因,通过对比其复壮和保种种群的转录组数据,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并将差异基因在KEGG数据库中进行对比,获得显著性富集的通路注释信息。结果表明:相较于复壮种群,保种种群共有55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06个基因上调表达,347个基因下调表达;这些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过程三个大类中。分子功能中,富集到单氧酶活动的差异基因数量最多,占供试基因总数的28.57%;细胞膜富集到细胞组分中的差异基因最多,占供试基因总数的68%;而富集在生物过程中各项的差异基因都较少,仅有1~2个。差异基因主要在Hh信号通路、Hh信号通路-fly、胰腺分泌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4条通路中显著富集。椰心叶甲啮小蜂复壮和保种种群的差异基因涉及到蜂王浆主蛋白、嗅觉蛋白、细胞色素P450等,与椰心叶甲啮小蜂的个体发育、求偶交配以及产卵过程密切相关,可为进一步探究椰心叶甲啮小蜂种群退化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 刘华伟李朝绪李芬吕朝军吴少英覃伟权
- 关键词:椰心叶甲啮小蜂椰心叶甲
- 三种杀菌剂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羽化率的影响
- 2021年
- 椰心叶甲是棕榈植物上的重要入侵害虫。释放天敌寄生蜂可有效控制其对寄主的危害,是目前防治椰心叶甲最有效的手段。为验证杀菌剂对椰心叶甲天敌寄生蜂的影响,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杀菌剂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和咪鲜胺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蛹初期椰心叶甲啮小蜂与椰甲截脉姬小蜂经百菌清处理后,二者的羽化率都有所降低。咪鲜胺处理对两种寄生蜂的羽化率均无明显影响。蛹中期椰心叶甲啮小蜂用甲基硫菌灵处理后的羽化率降低极显著。此外,甲基硫菌灵对蛹初期和蛹中期的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显著致死能力。因此,在使用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时,建议间隔使用甲基硫菌灵和百菌清;而咪鲜胺对两种寄生蜂安全,可以与寄生蜂同时使用。本结果对棕榈植物使用杀菌剂防治病害和使用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均有重要意义。
- 李朝绪吕朝军陶柏辰钟宝珠黄山春覃伟权
- 关键词:杀菌剂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椰心叶甲啮小蜂羽化率
-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及椰心叶甲啮小蜂的选择毒性被引量:6
- 2019年
- 在室内测定了烟碱、苦参碱、鱼藤酮和印楝素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及其寄生性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的相对毒力。结果表明,烟碱、苦参碱、鱼藤酮和印楝素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和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虫的益害毒性比分别为0.159、0.117、0.111和0.174。在有效防治椰心叶甲的前提下,对其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安全性依次为印楝素>烟碱>苦参碱>鱼藤酮。印楝素和烟碱可在椰心叶甲综合治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 朱国权唐真正钟宝珠吕朝军
- 关键词:植物源杀虫剂椰心叶甲椰心叶甲啮小蜂选择毒性
- 一种培育具有抗药性的椰心叶甲啮小蜂种群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具有抗药性的椰心叶甲啮小蜂种群的方法,通过直接接触法,采用固定致死百分比的杀虫剂浓度进行筛选,挑选存活的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蜂,繁育至下一代幼蜂;并对其含有椰心叶甲啮小蜂幼蜂的椰心叶甲僵蛹进行间接接触法,...
- 金涛林玉英韦兵彭正强温海波金启安
- 一种培育具有抗药性的椰心叶甲啮小蜂种群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具有抗药性的椰心叶甲啮小蜂种群的方法,通过直接接触法,采用固定致死百分比的杀虫剂浓度进行筛选,挑选存活的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蜂,繁育至下一代幼蜂;并对其含有椰心叶甲啮小蜂幼蜂的椰心叶甲僵蛹进行间接接触法,...
- 金涛林玉英韦兵彭正强温海波金启安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彭正强

- 作品数:322被引量:1,474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椰心叶甲 椰子 寄生蜂 杀虫剂 幼虫
- 覃伟权

- 作品数:443被引量:1,08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研究主题:槟榔 椰子 红棕象甲 红脉穗螟 椰心叶甲
- 温海波

- 作品数:155被引量:48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椰心叶甲 椰子 寄生蜂 椰心叶甲啮小蜂 幼虫
- 金启安

- 作品数:187被引量:721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椰心叶甲 椰子 椰甲截脉姬小蜂 椰心叶甲啮小蜂 寄生蜂
- 马子龙

- 作品数:205被引量:87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研究主题:椰子 红棕象甲 椰心叶甲 椰心叶甲啮小蜂 油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