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2篇“ 植物水分“的相关文章
- 一种干旱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提升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种植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干旱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提升装置及方法,包括:储水组件、控制器,所述储水组件上连通设有滴灌组件,所述储水组件通过回收管连通设有若干个收集盆,所述收集盆上铰接有挡板以及用于驱使挡板转动封堵收...
- 许小娟仇洁单楠邹长新林乃峰马杰林达义刘静杨悦
-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优势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 2025年
- 本研究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喀斯特峰丛洼地3个不同恢复阶段(灌丛、次生林、原生林)优势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分析植被恢复过程中其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2种优势植物叶片δ13C值的范围为-32.1‰~-29.0‰。各优势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18.25~36.23μmol·mol^(-1),其中,海桐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老虎刺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不同恢复阶段的水分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为灌丛>次生林>原生林,且同一物种在植被恢复前期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植被恢复后期。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为藤本>灌木>乔木。从灌丛阶段至原生乔木林阶段,落叶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常绿植物。随着植被恢复,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喀斯特峰丛洼地植物适应干旱生境的主要策略之一。在时常遭遇季节性或地质性干旱的喀斯特地区进行植被恢复时,应优先选择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藤本和灌木。
- 仇小月李健星陶旺兰王志英郭屹立陆树华陆树华黄甫昭
- 关键词:峰丛洼地植被恢复过程稳定碳同位素水分利用效率
- 基于稳定碳同位素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
- 植物能否协调好碳水耦合关系是其适应环境限制的环节之一,因此,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其适应环境,尤其是胁迫环境的关键组分。而当下气候变化及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造成水资源短缺格局愈发严峻,因此,开展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是当下对水资源研究的重要部分。基于此,本文以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为主题,概述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概念及发展,评述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方法,并对比探讨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揭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的应用及发展。此外,从非生物因素(时空异质性、水分、温度、光照及土壤理化性质等)、生物因素(植物个体差异、植物功能性状、植物生态策略)等方面综述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不同因素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作用不同且存在较强关联性,并未形成共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中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 陈应群陈世仁邵雪蓉臧丽鹏张广奇刘庆福陈丹梅隋明浈
-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方法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 几种评价植物水分调节策略的方法对比——以毛白杨为例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植物水分调节策略评价结果的差异,明确最佳的植物水分调节策略评价方法,为精准评价植物水分调节策略提供方法学参考,也为深入了解速生树种在水分亏缺立地下生长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白杨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充分滴灌、不灌溉)和不同季节间(旱季、雨季)比较4种不同定量评价植物水分调节策略的方法并分析其适用性。【结果】1)不同土壤水分不同季节条件下,水力学面积与日最大叶片水势差法对毛白杨水分调节策略的评价结果相同,均为不灌溉处理相较于灌溉处理更偏等水调节,旱季相较于雨季更偏等水调节策略,符合本研究所提出的“一致性”与“相同性”水分调节策略评价原则。2)利用叶片正午水势与水汽压亏缺间关系斜率法(K_(ΨMD-VPD))来评价植物水分调节策略时,不同季节与不同灌溉处理间所得出的水分调节策略结果不一致。3)用黎明前-正午叶水势间关系斜率法(K_(ΨPD-ΨMD))评价毛白杨水分调节策略时,不灌溉处理下不同季节间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一致,灌溉处理下季节间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相反。因此,K_(ΨMD-VPD)与K_(ΨPD-ΨMD)法均不满足上述提出的两点性原则。【结论】水力学面积法与叶片水势差法对毛白杨水分调节策略的评价结果较为准确,是理想的毛白杨水分调节策略的评价方法,K_(ΨPD-ΨMD)法K_(ΨMD-VPD)法不适用于评价毛白杨水分调节策略。
- 王傲宇郭有正邓坦刘洋邸楠段劼李熙萌席本野
- 关键词:水分关系水分管理杨树
-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与植物功能性群落结构的关系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24年
-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能够反映植物—土壤—大气的碳水循环耦合状况。从植物功能性状角度讨论WUE有助于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对资源的利用和分配过程以及植物生态策略与生态系统循环的耦合关系。目前关于功能性群落结构与水分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缺乏整体认识。文中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从WUE的概念及其与功能性群落结构之间的联系角度展开综述发现:1)WUE与其他功能性状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与权衡,但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叶片形态以及水分利用状况都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异,不同植物功能性状对WUE的影响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叠加或抵消),这种相互作用也受环境条件影响,进而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2)WUE与叶片经济型谱(LES)之间存在关联,但并不存在于所有植被类型中,对叶片水力学—经济性状关系需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3)此前研究更多地认为物种丰富度显著影响了WUE,但功能多样性与WUE之间是否存在明确关系尚无一致的结论。
- 邵雪蓉陈世仁陈应群杨泽宇刘庆福张广奇陈丹梅隋明浈臧丽鹏
- 关键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稳定同位素
- 一种基于高通量气孔导度诊断植物水分胁迫的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农业灌溉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高通量气孔导度诊断植物水分胁迫的方法及系统。通过高通量茎流、气象数据、净辐射测定设备以及植物株高叶面积参数辅助测定组成的植物水分胁迫诊断系统,结合P‑M公式连续输出高通量的气孔导...
- 丁日升谷书杰廖祺康绍忠
- 漓江流域喀斯特地区不同果药复合种植模式植物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2
- 2024年
- 水分是限制喀斯特地区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了解不同果药复合种植模式的种间水分关系至关重要。为探究漓江流域喀斯特地区主要果树和药用植物选择及复合种植模式的合理性,以李树的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为对象,通过采集叶片并测定其稳定碳同位素值(δ^(13)C),分析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探讨复合种植模式的稳定性及合理性。结果表明:6种植物叶片δ^(13)C和WUE变化范围分别为-31.6‰~-28.7‰和20.56~37.94μmol/mol,δ^(13)C与WUE排序为地枫皮>李树>半枫荷>广西甜茶>金丝桃>黄花倒水莲,可见地枫皮、李树和半枫荷比较适宜种植于喀斯特干旱生境,广西甜茶和金丝桃次之,而黄花倒水莲不适宜栽植于干旱生境。在李树+金丝桃、李树+黄花倒水莲、李树+广西甜茶这3种复合种植模式中,李树的WUE显著高于其林下套种的药用植物,模式内物种间适合度差异显著,复合种植模式稳定性较差;李树+半枫荷+地枫皮模式的WUE最高,且3个树种的WUE差异不显著,适合度相当,物种可以稳定共存,是漓江流域喀斯特地区比较理想的农林复合种植模式。
- 陶旺兰黄甫昭李健星王志英罗婷陆芳李先琨
- 关键词:碳稳定同位素水分利用效率
- 基于农史研究的“植物水分生理”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 2024年
- 植物水分生理是研究在供水条件下植物所进行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的综合性学科,是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植物水分生理”课程是在系列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相关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水分与农林业生产最为紧密结合的植物水分生理的基本内容,了解本学科研究的热点领域和新动态,理解植物水分生理研究分析技术的原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专业课程的学习、科学研究、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上述课程特点和农史研究成果,设计了“植物水分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探讨了教学方法,并分析了教学效果,初步达到了“植物水分生理”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
- 韩占江王鹤萌韦晓薇
- 关键词:农史课程设计德育
- 全球变化对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的影响
- 2024年
- 全球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涵盖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个关键因素。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石,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角色。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变化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深入研究全球变化对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以及植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对于揭示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至关重要。目前,有关全球变化如何影响植物的研究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大多聚焦于全球气候变化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物的影响描述仍十分有限。本文旨在综述全球变化对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并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物水分关键过程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已有观察和实验结果,本文对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变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通过这样的努力,为揭示植物与全球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见解,并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 丁钰桐
- 关键词: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
- 真正管胞对三种被子植物水分运输过程及抗旱性的影响
- 佘昊
相关作者
- 张洪荣

- 作品数:1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氨基酸 阀门 铰链 监测装置 灭鼠效果
- 傅华

- 作品数:172被引量:2,605H指数:3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白沙蒿 黄土高原 围封 高寒草甸 垂穗披碱草
- 牛得草

- 作品数:91被引量:1,179H指数:19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典型草原 黄土高原 高寒草甸 放牧 植物根系
- 容丽

- 作品数:106被引量:1,063H指数:20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喀斯特地区 石漠化 喀斯特石漠化 茂兰喀斯特森林 生物多样性
- 冯起

- 作品数:313被引量:3,180H指数:3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额济纳绿洲 极端干旱区 黑河流域 黑河下游 民勤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