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80篇“ 森林火“的相关文章
昆明市西山林场森林环境研究
2024年
基于2003—2022年昆明地区的月值气象数据和1991—2020年西山林场的灾历史数据,结合林场地形条件、可燃物类型特征等相关资料,分析昆明市西山林场森林环境特征。结果表明:2003—2022年昆明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明显,平均温度、最高温度、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并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特点;林场的海拔相对高差588 m,坡度多集中在6°~25°,森林灾多发于阳坡面的缓坡、斜坡地域,集中发生于海拔2000~2300 m;林场主要针叶树种为云南松和华山松,属于易燃烧树种,林下可燃物较多且干燥易燃,加之周边风景名胜区众多,人员活动频繁,源管控难度大,易发生森林灾。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林管理提供参考。
曹恒茂王劲王秋华洪瑞成方向阳马诚朱熙隆
关键词:森林火灾可燃物气象火环境西山林场
新西兰森林历史研究对我国西南林区管理的启示
2024年
新西兰森林历史展示了不同阶段的森林燃烧模式,主要包括人类到达前、毛利人时期、欧洲人时期以及近代的森林燃烧模式。在森林状况和林管理政策等因素影响下,森林灾模式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在林历史阶段中,新西兰的植物分布特征与我国西南林区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借鉴新西兰成熟的林管理经验有利于我国西南林区历史研究,合理把握西南林区动态规律,为我国西南林区未来调整和修订林管理政策和森林方针等提供参考。
洪瑞成王劲王秋华邢付吉
关键词:燃烧模式森林火灾西南林区
森林灾案件特征及防控侦查策略——以绵阳市近10年森林案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森林灾一旦发生易对森林资源及人身、财产造成造成极大损失,在已发生的森林灾中,部分是人为引起,做好人为案防控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森林灾发生,因而本文选取人为灾案件进行分析,总结案的规律,以防控案发生。以绵阳市近10年森林案为案例样本,从森林案的行为、对象、结果三个方面总结分析绵阳市森林案特征,从宣传教育、巡防建设、协调作战等方面提出了防控案发生的对策,并且从现勘、讯问等方面总结了森林案发生后如何进行侦破的策略。
何佩芸
关键词:侦查
森林损后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及空间差异分析
2024年
为探析攀西地区损后人工植被恢复情况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西昌市泸山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多样性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泸山损植被恢复后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泸山区域内植物群落4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偏低,不同区域内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②不同坡位之间物种多样性有差异,中坡与上坡、下坡之间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明显,而上坡与下坡之间并无明显差异;③研究区域不同方位之间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东、北方向植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区域,西、南部区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研究区域内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因地形地貌和受损程度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相应措施来恢复区域生态系统,加强区域内生境间的联系,使研究区域内的生态得以恢复与保护。
杜江向杏信
关键词:植物物种多样性
寒温带森林后更新方式对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大兴安岭作为我国面积庞大的山地和林区,包括寒温带针叶林在内的多种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储备基地和松嫩平原的生态屏障。大兴安岭地区每年都遭受干扰,并且随着气候变化,干扰频率呈现增加趋势,后更新是恢复森林生...
申方圆
关键词:土壤呼吸
浅析智利森林情势及应急救援体系被引量:3
2023年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森林灾呈现爆发态势,其发生频率与强度均增加。随着森林灾进入到新的灾周期,各国的应急救援压力也随之增大。2017年和2023年智利经历了全球关注的大巨灾。我们分析了智利森林灾特征、趋势以及大巨灾下的应急救援体系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985—2022年间,智利森林灾次数与面积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灾主要发生在10月至次年4月;灾集中分布在智利的中南部地区的人工林与灌木林;智利灾的分布与人口密度高度相关,主要受人为活动、可燃物状态和气候条件影响。智利应急救援体系具有组织完善、响应快速、信息共享,以及全民参与等特点。本文通过总结智利森林灾的基本情况和智利大巨灾下的应急救援经验,以期为我国森林防灭工作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张昊姚启超袁润孙龙史腊梅白毛伟刘琳王迪汪舟
关键词:森林火灾应急救援
雷电分布特征与雷击森林预警
2023年
闪电引发的野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生态、财产和生命的重大损失。随着气候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等现象的出现,全球雷暴和闪电活动显著增加,由其引发的雷击造成的燃烧面积也显著增加。然而,目前对闪电点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空白。本文对雷电分布特征、影响雷电密度的因素以及我国雷暴日的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并将其与雷击的发生和预测相关联,探究闪电规律与雷击发生之间的关系。闪电的发生,在时间上具有随机性和瞬时性的特点,闪电发生地域不同,其特征也不相同,闪电密度东部比西部高,南部比北部高,陆地比海洋高。森林雷击是由地闪电流的热效应所导致,引燃与否与闪电的极性、电流强度等特征密切相关。闪电密度还受到海拔、植被分布、土壤类型、地形以及烧迹地等因素的影响,海拔升高引起强制对流,雷击,林地、灌木和草原由于地表加热程度不同导致雷击密度也不同,而大型烧迹地通过增强自由对流或中尺度环流引发雷击。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的地区(如城市、采矿区和工业区)的闪电活动更多。从土壤类型来看,冲积土、过渡性红砂土和淋溶土与闪电活动的增加有关。森林产生的积云也可能会引发又一场灾。我国东经105°以东地区的平均雷暴持续时期随纬度减小而递增。闪电引起雷击的过程包括放电加热阶段、热反馈阶段和自燃焰阶段3个阶段,且气候变化会影响闪电的发生和点概率。在未来,闪电发生次数和着概率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空间和时间上灾风险的增加。目前,闪电预测雷击模型中往往没有严格评估闪电的发生情况,未来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检测闪电长期趋势的系统,通过卫星通信、无人机航拍、利用现有的大气电场测量系统,同时结合人工引雷、野外点等试验手段,建立
司莉青王明玉陈锋舒立福赵凤君李伟克
关键词:雷击火雷暴日云地闪气候变化
长白山区森林发生风险的多尺度气候驱动机制
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持生态系统和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森林灾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全球每年平均发生20万起森林灾。每年被森林烧毁的面积占世...
王一番
关键词:多尺度
基于多源数据的森林监测研究
2022年
为解决传统森林灾监测设备误报率高、实时性差的问题,研究利用物联网及嵌入式AI技术,使用烟雾传感器、光电式焰检测传感器、摄像头数据及人工智能方法对林进行综合识别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多源数据综合判断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森林灾及时、准确地监测。
祁瑞阳刘志强刘晨阳朱弥雪
关键词:林火监测物联网技术目标检测
攀西地区不同立地类型森林损植被恢复模式探讨——以西昌泸山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目前我国森林损情况时有发生,合理进行生态修复,同时森林植被恢复后自身有一定能力抵抗森林灾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以西昌泸山为研究对象,根据森林培育目标、受损程度、立地条件等不同选择合适的修复措施,研究提取立地类型主要指标有海拔、坡度、坡向等3个较大尺度因子,将研究区划分为4种立地类型,分别为上部+阳坡+陡坡、上部+阴坡+缓坡、下部+阳坡+陡坡、下部+阴坡+缓坡。在此基础上根据森林损程度提出了不同的恢复模式进行生态修复。通过科学合理分析立地条件能有效为植被恢复提供指导建议。
江承香余官澍焦晋川刘勇
关键词:植被恢复

相关作者

舒立福
作品数:343被引量:2,367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森林火灾 林火 可燃物 森林火险 森林防火
田晓瑞
作品数:191被引量:1,841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森林火灾 林火 可燃物 森林火险 森林可燃物
王明玉
作品数:190被引量:1,367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森林火灾 可燃物 林火 森林火险 雷击火
赵凤君
作品数:167被引量:907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森林火灾 可燃物 森林火险 林火 雷击火
张贵
作品数:247被引量:90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森林火灾 林火 森林防火 林地 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