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3篇“ 梗死相关动脉“的相关文章
- 血清NLRP3对STEMI病人PCI术后非梗死相关动脉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干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7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的STEMI病人,均在PCI成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后3~7 d行PCI干预non-IRA。依据术后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21例)与非MACE组(4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病人血清NLRP3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NLRP3对PCI干预多支血管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Cox回归模型分析PCI干预多支血管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MACE组高脂血症发生率、Killip分级Ⅱ级或Ⅲ级比例明显高于非MACE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5)。MACE组NLRP3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NLRP3预测行多支血管PCI后STEMI病人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95%CI(0.825,0.972)],最佳截断值为89.0 pg/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89.1%。Cox回归模型表明,高NLRP3、低LVEF、Killip分级Ⅱ级或Ⅲ级是多支血管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NLRP3与STEMI病人行多支血管PCI预后有关,对PCI术后MAC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STEMI病人行多支血管PCI的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 陈霞李敏何偲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比值(D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IRA-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安庆市立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ASTEMI患者108例,入院后均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将TIMI 2~3级纳入SR组(35例),TIMI 0~1级纳入非SR组(73例)。比较两组CHA_(2)DS_(2)-VASc评分、DFR水平、不同CHA_(2)DS_(2)-VASc评分患者DFR水平,分析CHA_(2)DS_(2)-VASc评分与DFR相关性及两者对ASTEMI患者IRA-SR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CHA_(2)DS_(2)-VASc评分等级存在显著差异(P<0.05);SR组CHA_(2)DS_(2)-VASc评分、D-D、FIB、DFR水平低于非SR组(P<0.05);SR组、非SR组CHA_(2)DS_(2)-VASc评分1~2分患者D-D、FIB、DFR水平<3~4分患者<4分以上患者(P<0.05);SR组、非SR组CHA_(2)DS_(2)-VASc评分与DFR均呈正相关(r=0.600、0.790,P均<0.001);CHA_(2)DS_(2)-VASc评分、DFR预测ASTEMI患者IRA-SR的AUC为0.832(95%CI0.748~0.897)、0.816(95%CI 0.730~0.884);根据2.4 ROC曲线分析中所获取最佳截断值分为高水平与低水平,CHA_(2)DS_(2)-VASc评分、DFR低水平的A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SR可能性高于高水平患者(P<0.05);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FR预测ASTEMI患者IRA-SR的AUC为0.907(95%CI 0.836~0.955),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5.89%,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FR预测ASTEMI患者IRA-SR的价值较为可靠,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信息。
- 朱仁欢刘凯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判断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和闭塞位置的作用
- 2024年
- 探究心电图(ECG)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时心肌梗死(MI)闭塞位置和相关动脉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本次于2022.03内从冠脉造影(CAG)者中筛选AIMI病例,筛选于2023.05内终止,共有120例病例入选,按MI累及相关动脉分组,其中40例左回旋支(LCX)MI病例设为甲组,右冠脉(RCA)远段MI病例及近段MI病例分别设为乙组和丙组,各40例。三组病例均实施ECG检查。观察三组STV3/STⅢ指标、STⅢ↑指标、STV3↓指标等情况,比较不同STV3/STⅢ分布对MI闭塞位置判断效能。结果 经ECG检查后,甲乙丙组的导联STⅢ↑指标呈增高趋势,而STV3/STⅢ指标、STV3↓指标呈下降趋势,两两比较显示P<0.05。经比较STV3/STⅢ分布情况,其中>1.2比例最大为甲组(65.00%),0.5~1.2比例最大为乙组(65.00%),<0.5比例最大为丙组(70.00%),两两比较显示P<0.05。不同STV3/STⅢ分布中,>1.2时甲组的阴性及阳性预测值(NPV、PPV)、特异度(Sp)、灵敏度(Se)等较乙丙组更高(P<0.05);0.5~1.2时乙组的NPV、PPV、Sp、Se等较甲丙组更高(P<0.05);<0.5时丙组的NPV、PPV、Sp、Se等较甲乙组更高(P<0.05)。结论 ECG对判断AIMI时MI闭塞位置和相关动脉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中最为有效的指标则为STV3/STⅢ,因此还需给予重视和推广。
- 胡荣
- 关键词:心电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
- 血栓抽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和心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分析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联合血栓抽吸术(Thrombus aspiration,TA)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术中血栓负荷评估,并在患者家属同意下,将开展PCI治疗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将实施PCI+TA治疗患者40例,纳入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在梗死动脉血流速度及心功能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治疗期间,对STEMI患者开展TA辅助治疗,可有效减轻血栓负荷,减少梗死相关动脉无血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改善心功能。
- 陈瑞敏
- 关键词:STEMI血流速度
- 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对症状改善及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影响的比较研究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对症状改善及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间,纳入全国108家医院7 d内发病且明确报告院前使用或不使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的13064例STEMI患者(已排除共用两类药物患者),其中5280例患者接受了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使用两类药物对患者症状缓解及IRA的TIMI血流分级水平的影响,其中症状缓解包括完全缓解(症状消失)和部分缓解(不同程度缓解)。结果:13064例患者中,2892例(22.1%)院前应用了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其中1149例(8.8%)使用了硝酸甘油,1743例(13.3%)使用了中成药,10172例院前未用药。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的患者,6 h内到达医院的比例(57.4%vs.60.8%vs.50.3%,P<0.0010),与使用院前急救系统的比例(11.8%vs.12.2%vs.9.5%,P=0.0004)均高于未用药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的患者部分缓解比例高于使用中成药的患者(33.8%vs.25.1%,P<0.001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使用硝酸甘油较使用中成药完全和部分缓解的可能性较高(OR=1.331,95%CI:1.129~1.569,P=0.0007)。使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的患者与未用药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相似。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使用中成药或硝酸甘油及未用药患者IRA的TIMI血流达到2~3级的比例分别为21.6%、15.8%和19.3%(P=0.04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未用药患者相比,使用中成药患者的TIMI血流达到2~3级水平无明显优势(OR=0.856,95%CI:0.705~1.040,P=0.1171),使用硝酸甘油的患者TIMI血流达到2~3级水平可能性降低(OR=0.666,95%CI:0.495~0.895,P=0.0071)。结论:中国约有22.1%的STEMI患者院前单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含服硝酸甘油对症状改善作用优于中成药,与未用药患者相比,应用这两类药物的患者的TIMI血流未见明显改善。
- 赵广玉王朵儿杨进刚鲁晔陶水英程晓曙叶君明贺春晖吴超许海燕乔树宾赵延延王杨李卫高晓津杨跃进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组
- 关键词:硝酸甘油中成药症状改善TIMI血流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变化与梗死相关动脉研究
- 2023年
- 目的: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变化情况与梗死相关动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所收治的58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与心电图检测,根据心电图ST段的变化情况,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分析。结果: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ST段升高导联中,前降支近端闭塞在Ⅰ、aVL上检查准确率显然优于前降支远部闭塞(P<0.05),其他对照无突出差别(P>0.05),ST段低压导联中,前降支近端闭塞Ⅱ、Ⅲ、aVF上检测率显然优于前降支远端闭塞(P<0.05),其他对照无突出差别(P>0.05)。结论: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的变化情况来说,具体的变化情况与梗死相关动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可以通过心电图ST段的具体变化情况来预测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的变化情况。
- 许曼俐潘华福岳锦明
- 关键词:心肌梗死
-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指标对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自发再通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1~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并于发病12h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根据术中显示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自发再通组(n=61)和非自发再通组(n=151)。回顾性分析两组STEMI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特征、实验室结果,并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入院SII水平预测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SII、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高敏C反应蛋白、谷草转氨酶、左心室射血分数、肌钙蛋白I峰值、超敏肌钙蛋白T峰值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I是IRA自发再通最强的独立预测因子(OR=0.997,95%CI:0.995~0.999,P=0.001)。SII预测IRA自发再通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26(95%CI:0.764~0.888),截断值为1344.12,此时敏感度为72.2%,特异性为80.3%,具有预测价值(P<0.001)。结论SII可能与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独立相关,并对自发再通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徐杰杲建波赵燕茹王亦骁李芳芳钱文浩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的心电图特征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左回旋支的心电图特征并总结规律,以帮助临床医师早期识别这类患者,避免误诊而延误再灌注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IRA为左回旋支且无其他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的患者108例,分析患者入急诊室后心电图各导联ST段及T波的改变情况。结果:10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8.3±15.7)岁,男性70例(64.8%),从发病至获得首份心电图的平均时间为(185±90)min。60例(55.6%)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平均入门(进入急诊室)至球囊扩张(DTB)时间为(108±23)min,其中15例(25.0%)患者DTB时间≤90 min。108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如下:(1)胸前导联:100例(92.6%)患者V_(1)导联T波直立且V_(1)导联T波振幅大于V_(6)导联T波振幅,96例(88.9%)患者V_(1)导联和(或)V_(2)导联R波/S波振幅≥1,96例(88.9%)患者V_(5)~V_(6)导联ST段压低>0.05 mV,仅16例(14.8%)患者V_(5)~V_(6)导联T波倒置;(2)肢体导联:103例(95.4%)患者Ⅰ、aVL导联T波倒置,仅23例(21.3%)患者Ⅰ、aVL导联ST段压低>0.05 mV。根据冠状动脉优势型区分,左优势型、右优势型、均衡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相似。在左回旋支不同节段(近段、远段、钝缘支)闭塞患者中,心电图表现也相似。结论:NSTEMI患者心电图如出现V_(1)导联T波直立且V_(1)导联T波振幅大于V_(6)导联T波振幅,同时V_(1)导联和(或)V_(2)导联R波/S波振幅≥1、V_(5)~V_(6)导联ST段压低,Ⅰ、aVL导联T波倒置,提示IRA很可能为左回旋支。
- 郑文成郑文成
-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左回旋支心电图
-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ST缺血向量与梗死相关动脉节段定位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利用ST缺血向量最大偏移方向和ST段偏移判断LAD(左前降支)梗死节段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诊断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单支血管病变也是犯罪血管的患者共60例,根据LAD梗死部位分LAD近段组44例、LAD中远段组14例和非LAD组2例。分析ST缺血向量最大偏移指向与梗死相关动脉(IRA)节段定位相关性。结果:60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ST缺血向量最大偏移方向指向左前,作为定位LAD犯罪血管的方向,该方法的灵敏度为98.3%,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98.3%,阴性预测值为100%。当ST缺血向量指向左前,结合AVL、III导联ST段偏移,提示LAD近端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最大缺血向量结合ST段偏移能辅助判断LAD梗死节段定位。
- 罗晖
- 关键词:梗死相关动脉
-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糖耐量正常且伴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梗死相关动脉血流自发再通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27例糖耐量正常且伴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自发再灌注组[心肌梗死溶栓临床试验(TIMI)血流2级或3级]65例与非自发再灌注组(TIMI血流0级或1级)162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Gensini得分,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自发再灌注组白细胞计数、Gensini得分、TyG指数均低于非自发再灌注组(P<0.05),两组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yG指数和Gensini得分呈正相关(r=0.22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OR=1.164,95%CI(1.047,1.295),P<0.01]、Gensini得分[OR=1.012,95%CI(1.000,1.023),P<0.05]、TyG指数[OR=3.145,95%CI(1.941,5.096),P<0.01]是糖耐量正常且伴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结论:白细胞计数、Gensini得分、TyG指数是糖耐量正常且伴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独立影响因素。
- 许戈孟帅李杰赵琦李晓霞路程左梅
- 关键词:梗死相关动脉
相关作者
- 王健

- 作品数:104被引量:448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心肌梗死 肺静脉 梗死相关动脉 病变进展 直接PCI
- 颜红兵

- 作品数:374被引量:2,559H指数:23
-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研究主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冠心病
- 沈卫峰

- 作品数:708被引量:3,746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肌梗塞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
- 胡大一

- 作品数:3,558被引量:29,158H指数:6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 张晓江

- 作品数:35被引量:197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梗死相关动脉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内超声 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