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4篇“ 标记疫苗“的相关文章
- 新城疫病毒F蛋白标记疫苗株的构建方法及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新城疫病毒F蛋白标记疫苗株的构建方法及用途。利用新城疫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平台,以2型副黏病毒的F蛋白胞外区及与之互作的HN蛋白杆状区替换NDV基因组的对应部分,拯救得到重组嵌合病毒rAI4‑TF。将其制成疫苗免...
- 胡顺林刘秀梵郭丽丽王晓泉刘晓文陈玉
- 嵌合猪瘟病毒、猪瘟标记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嵌合猪瘟病毒、猪瘟标记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将猪瘟减毒活疫苗C株的非编码区和E2蛋白的主要抗原区域替换为BVDV Hubei strain相对应的区域,构建了嵌合猪瘟病毒的...
- 潘兹书易伟成王琴
- 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在阿勒泰地区推广应用
- 2023年
- 为了解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在阿勒泰地区牧业村免疫牛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分别在阿勒泰地区3个县选取6个牧业村,采用皮下注射方式5.0×1010 CFU免疫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共免疫犊牛300头,在接种疫苗后第7 d,观察并记录免疫牛的健康状况,并采集免疫后15 d、20 d、30 d、90 d和180 d牛血清,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布病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完成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对免疫后180d布病阳性血清,采用布病iELISA鉴别诊断方法,区分标记疫苗免疫抗体与布病自然感染抗体。对免疫后3 d、7 d以及15 d牛采集阴道拭子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PCR)方法,开展布病病原学检测。免疫后7 d犊牛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免疫抗体在15d达到最高,阳性率为98.36%,随后逐渐下降,免疫后180 d抗体阳性率为21.67%,阳性血清经iELISA方法检测,结果均为标记疫苗免疫抗体。免疫后3 d、7 d以及15 d牛阴道拭子提取基因组DNA经Realtime-PCR检测均未检出布鲁氏菌阳性。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在阿勒泰地区不同县牧业村牛布病防控中安全、有效,同时具有鉴别诊断的优点,适用于牧业村推广应用,本研究为今后阿勒泰地区的布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 赛力克·巴合达吾列提马晓菁加娜尔·木塔依别克阿依恒·沙布尔别克木尔扎提·阿勒腾别克何伋如扎·阿布德哈勒克舍卫俊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标记疫苗免疫
- 3株流产布鲁氏菌A19脂多糖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用作标记疫苗候选株的评价
-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细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可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类,导致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并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防控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和传播至关重要。对动物进行布鲁氏菌病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动物布鲁氏菌病发生,并由此减少人类...
- Hosny Ahmed Abdelgawad ABDELKAREEM
- 关键词:流产布鲁氏菌疫苗脂多糖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标记疫苗毒株及其制备方法、疫苗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标记疫苗毒株的构建方法,其包括:(1)获取IBV‑Beaudette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重组质粒;(2)构建A21963G沉默突变和G22170C沉默突变的IBV‑Beaudette病毒...
- 陈瑞爱熊挺
- 一种新城疫嵌合病毒标记疫苗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城疫嵌合病毒标记疫苗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新城疫嵌合疫苗株的拯救及应用领域。本发明将新城疫基因GⅦ型毒株的F蛋白裂解位点突变为弱毒株的裂解位点,该突变后的基因VII型新城疫毒株的F和HN基因与基因II...
- 张凌云闫召璐谢田田张博郑杰马宁宁
- 文献传递
- 携带2型BVDV-E<Sup>rns</Sup>基因的高繁殖力猪瘟弱毒标记疫苗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携带2型BVDV‑Erns基因的高繁殖力猪瘟弱毒标记疫苗的构建方法。本发明利用分子克隆及反向遗传方法,将BVDV2‑890#毒株的E<Sup>rns</Sup>基因和CSFV流行毒株Q...
- 方维焕曹统李肖梁王作欢
- 文献传递
- H5亚型禽流感竞争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标记疫苗特性评价
- 1996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首次在中国报道,后在禽类中逐渐传播,引起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目前,H5亚型AIV已在我国呈地方性流行并偶有跨种传播的发生,不仅对...
- 王泽源
- 关键词:H5亚型禽流感竞争ELISADIVA灭活疫苗
- “口蹄疫标记疫苗与免疫无疫”课程干货分享
- 2022年
- 目前我国口蹄疫防控级别相当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口蹄疫逐级控制途径(FMD-PCP)3级。当前疫情趋于稳定,下一级别就是免疫无疫区(场)的升级和认证。在大面积高密度疫苗免疫下,群体内有无症状感染畜,隐性感染畜,持续带毒者,康复期带毒者等情况存在。因此免疫必须做到抗体鉴别诊断,区分疫苗抗体与野毒感染抗体,剔除上述带毒感染性个体,才能保证牧场防疫安全,减少病毒群内持续循环,降低和避免给牧场造成的经济损失。
- 谢文强潘亮荆圣委黄玉军
- 关键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口蹄疫标记疫苗野毒感染带毒者
- 猪瘟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对猪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探究猪瘟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E^(rns)和猪瘟病毒基因2型流行株E2高变区分别置换弱毒疫苗C株对应区域构建而成)对猪的安全性,本实验以2.0×10^(5)FAID_(50)(50%荧光抗体感染剂量)高剂量的RecC-M1株经颈部肌肉注射接种12头35日龄猪瘟病毒(CSFV)抗体阴性仔猪,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6头。接种后观察各组猪的临床症状,并于接种后不同时间(0、1 d、3 d、5 d、7 d、14 d、28 d和42 d)采血用于细胞计数;接种后7 d和42 d各取6头猪(包括第42 d对照组6头猪),剖杀后观察各组织剖检病变,并取各组织制作切片观察组织病变,采用qPCR检测病毒在各组猪各组织中的分布。根据qPCR结果,选择阳性组织样品(扁桃体、肾脏和淋巴结)的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ecC-M1株在猪上述各组织中的分布。于接种后0~7 d、14 d、28 d和42 d分别采集各组猪的鼻拭子和肛拭子样品以及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液,均采用qPCR检测各组猪的病毒血症及排毒;采用间接ELISA分别检测各组猪血清中分别针对BVDV及CSFV相应抗原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RecC-M1组猪在42 d的观察期内均未出现临床症状,体温、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与阴性对照组猪均无明显差异,且均在正常范围内;剖检及组织病变观察结果显示,接种后7 d和42 d猪的各组织均未见淤血或出血;扁桃体、淋巴结、脾、肾、膀胱、回盲瓣等CSFV嗜性组织均未见明显的病理学变化;各组织样品的qPCR结果显示,接种后7 d所有6头猪的肾脏和扁桃体样品和2头猪的淋巴结样品中均检出CSFV核酸,而接种后42 d所有猪的组织样品均为阴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接种后7 d猪扁桃体和肾脏样品中CSFV抗原均呈阳性,接种后42 d猪的所有组织样品则均转为阴性;病毒血症和排毒的qPCR结果显示,接种后14 d内部分猪血液、鼻拭子和肛拭子样品中检出CSFV核酸,接种后28 d和42 d所�
- 叶超锋曹统王作欢陈荣王媛徐永昊许翰坤韩笑张鹏超蓝胜芝吴桃芬杨香林李肖梁方维焕
- 关键词:猪瘟
相关作者
- 童光志

- 作品数:879被引量:3,785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单克隆抗体 重组鸡痘病毒
- 卢曾军

- 作品数:246被引量:31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 非结构蛋白 病毒 单克隆抗体
- 曹轶梅

- 作品数:184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 病毒 非结构蛋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刘在新

- 作品数:327被引量:76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 病毒 疫苗 非结构蛋白
- 孙普

- 作品数:189被引量:11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口蹄疫病毒 病毒 口蹄疫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