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7篇“ 果实外观品质“的相关文章
高位果实外观品质观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位果实外观品质观察器,所述高位果实外观品质观察器包括延长架、颜色检测组件、尺寸测量组件、摄像组件和显示组件,延长架包括延长杆和安装座,延长杆上端与安装座连接;颜色检测组件与安装座连接;尺寸测量组件包...
黄晶淼王金鑫李建明李学营郝婕索相敏鄢新民冯建忠
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番木瓜果实外观品质及细胞结构的影响
2023年
【目的】为了探究合适的番木瓜采后贮藏温度,减轻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及细胞结构的变化。【方法】以‘大青’番木瓜果实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3个不同贮藏温度(2、10、20℃),于贮藏20d内测定外观品质、用石蜡切片法观察细胞结构。【结果】在2、10、20℃不同温度贮藏期间,番木瓜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均在2℃贮藏时数值最低,在20℃贮藏时最高,10℃贮藏时变化较小;果肉细胞在2℃贮藏20 d时出现皱缩变形,部分出现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结论】在3个贮藏温度条件下,番木瓜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及细胞结构在10℃贮藏时的果实外观及细胞结构均优于其他两个温度处理。
张继尧金燕龙兴彭晓露方仁唐文忠
关键词:番木瓜果实外观品质细胞结构
土壤水分对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为探究不同果园土壤水分处理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并重点探究外观品质的差异,筛选出最适宜生产中采用的控水方法,以‘烟富3号’富士苹果品种作为材料,按照土壤相对含水量设置两组水分处理,一组为LT1(55%~65%)、LT2(65%~75%)和LT3(75%~85%),另一组为LT4(前期55%~65%,后期45%~55%)、LT5(前期65%~75%,后期55%~65%)和LT6(前期75%~85%,后期65%~75%),以生理落果为节点,划分处理前期和后期,以普通果园水分管理作为对照处理(LCK),分别测定土壤含水量以及相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计算果实裂纹指数、着色指数和光洁指数,并用扫描电镜观测果皮超微结构。结果表明:(1)LT1、LT4、LT5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LCK分别显著提高13.4%、15.2%、13.1%。(2)与LCK相比,LT2、LT3、LT5、LT6处理果实的裂纹指数分别降低了49.8%、19.8%、49.8%、30.1%,LT1、LT2、LT5处理果实的着色指数分别提高了3.4%、14.0%、17.4%,LT1~LT6处理果实的光洁指数分别提高了50.4%、150.4%、125.6%、45.2%、175.9%、100.8%。(3)果皮显微结构观察表明,控制处理前、后期土壤水分不稳定会导致果皮角质层的严重开裂,LT5处理避免了这一情况的发生,而健康果实的果皮角质层厚度大于裂果的果皮。(4)健康果实的水势(-1.22 MPa)明显高于裂果的水势(-1.44 MPa),且果实水势与裂纹发生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适当的土壤水分胁迫(65%~75%)不影响果实食用品质,同时可显著降低果实表面裂纹的发生率,提高果面光洁度;在果实发育后期,适当的轻度控水处理会促进果实的糖积累并减少裂纹的产生;果实裂纹的发生与果皮角质层厚度和果实水势相关,厚度越大、水势越高,裂纹发生越少。土壤相对含水量LT2与LT5处理的苹果果实兼具良好的食用品质外观品质
穆家壮徐孙霞薄海丰陈家伟王三红渠慎春
关键词:富士苹果土壤水分水势
‘灰枣’果实外观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以新疆主栽品种‘灰枣’Ziziphus jujuba‘Huizao’作为供试材料,研究其果实纵径和横径、果核纵径和横径、单果质量、果肉质量、果核质量和可食率等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分析果实纵径、横径与果核纵径、横径之间的线性回归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灰枣’果实外观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范围,其中果核质量、果肉质量和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大于20.00%),核形指数和果核纵径、横径的变异系数均在10.00%~20.00%,其余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00%,其中果实可食率的变异系数最小(2.9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灰枣’果实外观品质指标中,大部分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果实纵径、横径与果核纵径、横径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47、0.49,单果质量与果肉质量和可食率之间也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R分别为0.99、0.58,但果核质量与单果质量和果肉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纵径(y)与果核纵径(x)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61x+21.34,R2=0.22,回归方程系数(斜度)为0.61,果实横径(y’)与果核横径(x’)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96x’+17.14,R2=0.24,回归方程系数(斜度)为0.96,随着果实纵径的增大,果核纵径的增加程度相对较小,而果实横径和果核横径的变化比例基本相同。综上,依据‘灰枣’果核纵径、横径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准确地测算果皮表面已皱褶的果实纵径、横径,从而科学地测量‘灰枣’果实饱满度。
艾海提·克然木木合塔尔·扎热吴正保
关键词:果实
水分亏缺对番茄果实外观品质和糖酸组分的动态调控被引量:3
2023年
为明确水分亏缺对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品质和糖酸组分的影响,以基质栽培“181”番茄为试验材料,在其一穗果坐果率达到80%时设置正常供水(CK)、轻度水分亏缺(T1)、中度水分亏缺(T2)和重度水分亏(T3)处理,CK以90%、75%基质最大田间持水量为灌水上限和下限,T1、T2、T3灌水量分别为CK的80%、60%和40%。通过测定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果实色泽和糖酸组分及含量在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水分亏缺调控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水分亏缺处理下,番茄单果质量显著降低,坐果后66 d, T3处理较CK下降13.6%;同时,水分亏缺提高果实色泽参数a^(*)值,果皮颜色增加,T2、T3处理可以使番茄提前4 d着色。适度水分亏缺提高了番茄果实整个发育时期的可溶性总糖、果糖及葡萄糖含量,坐果后58 d各处理均达到最大值,其中T2处理效果最好。一定范围内,随灌水量的减少,果实中柠檬酸、苹果酸的含量增加,轻度水分亏缺可提高有机酸总量,但重度水分亏缺始终抑制有机酸总量。水分亏缺可以提高番茄果实糖酸比,坐果后58 d, T2、T3处理糖酸比显著高于CK 4.72%、8.17%。因此,在中度水分亏缺(即灌水量为CK的60%)处理下果实硬度和色泽最佳且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增加,提高了果实糖酸比,并达到了生理节水的效果,可作为日光温室基质栽培高品质番茄的灌溉制度。
王瑞刘晓奇颉博杰李菊张丹唐中祺武玥肖雪梅郁继华
关键词:番茄水分亏缺果实发育糖组分
不同金柑种质的果实外观品质与代谢物差异的比较
杨柳
126份黄瓜种质资源果实外观品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筛选被引量:9
2022年
以来自云南、省外及国外的126份黄瓜种质为试料,对其11个果实外观性状进行了测定,通过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26份黄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质种质。126份黄瓜种质中刺瘤大小变异系数最大为83.82%,瓜肉颜色变异系数最小为16.45%;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505,瓜横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997,而果肉颜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59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瓜形指数与瓜长、瓜柄长、单瓜重、瓜把长、瓜皮颜色、刺瘤大小和刺瘤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瓜横径和瓜刺颜色呈极显著负相关;瓜皮颜色与瓜柄长、瓜长、瓜形指数、瓜把长、刺瘤密度和瓜肉颜色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瓜刺颜色呈极显著负相关;单瓜重与刺瘤大小呈显著正相关,与瓜长、瓜横径、瓜形指数、瓜把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瓜肉颜色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9.024%,第一因子看作是瓜长主分量,第二因子看作是瓜刺颜色主分量,第三因子看作是瓜横径主分量,第四因子看作是瓜柄长主分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6份黄瓜种质材料分成七大类(Ⅰ~Ⅶ),其中第Ⅰ类和Ⅱ类,含有白皮种质,可用来选育白皮品种;第Ⅴ类,都为水果黄瓜,单性结实率高,具有较高的丰产潜力,在育种中可以筛选作为母本材料,也可用来选育口感好和瓜面光滑的品种;第Ⅵ类和Ⅶ类,瓜大,单性结实率高,具有较高的丰产潜力,在育种中可以筛选为大瓜型亲本材料。综上所述,126份黄瓜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选择育种潜力较大。在黄瓜育种时,可将刺瘤大小、瓜长、瓜横径、瓜形指数、瓜把长等性状作为单瓜重性状进行改良,且选育优良外观果实品种时应注重瓜形、瓜色、刺瘤等性状。
赵陆滟许俊强许彬吕霞张应华
关键词:黄瓜种质资源
基于双通道注意力机制的ResNet果实外观品质分类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实现对采摘后的果实进行快速、精确的外观品质分类,并配合分拣生产线完成果实大规模集中分拣,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esNet的果实分类方法。首先,将深度残差神经网络(deep residual neural network,ResNet)网络中的残差模块与双通道SE模块(dual channel squeeze-and-excitation block,DC-SE Block)结合,增强有效的通道特征并抑制低效或无效的通道特征,提高特征图的表达能力,从而提升识别精度;其次,在原始ResNet模型中加入Inception模块,将果实不同尺度的特征进行融合,增强对较小缺陷的识别能力;最后,对收集到的4类不同外观品质果实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并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初始化。以苹果为例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数据集训练之后的改进模型,在测试集下的准确率达到99.7%,高于原模型的98.5%;精确率达到99.7%,高于原模型的98.3%;召回率达到99.7%,高于原模型的98.7%;在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下的平均检测速度达到32.3帧/s,略低于原模型的35.7帧/s。与GoogleNet、MobileNet等几种目前先进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并对不同改进模型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对解决果实外观品质的精准分级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赵辉乔艳军王红君岳有军
关键词:图像增强
核桃果实表面微气候环境与果实外观品质的关系被引量:8
2021年
以核桃品种‘温185’为试验材料,观测树冠不同方位和冠层果实表面微气候的变化规律与果实外观品质,分析微气候与果实外观品质的相关性,以探讨核桃树冠内不同位置的果实表面微气候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为核桃叶幕结构优化和树体微环境调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冠层内不同高度,随着冠层区域由下层到上层,全发育期果实表面平均光照强度和温度均增加,平均湿度表现为下降,果实的青皮果鲜重、青皮厚度、坚果鲜重、坚果干重、坚果纵径、坚果横径、果壳厚度、仁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果壳露仁率减少;(2)同一高度冠层内,果实表面微气候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差异明显小于树冠下层与上层的差异,优质的核桃果实主要集中在冠层外围和上层区域;在树冠不同方位,东侧和南侧的果实表面光照强度和温度均高于北侧和西侧,但东侧果实表面湿度却大于西侧,光照强度在同一高度冠层内不同方位差异显著,温度和湿度均无显著差异;(3)树冠不同方位和不同冠层的果实外观品质差异显著,与果实表面微气候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中,果实青皮果鲜重、青皮厚度、坚果鲜重、坚果干重、坚果纵径、坚果横径、果壳厚度、仁干重与光照强度、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湿度呈显著负相关;果壳露仁率与果实表面光照强度和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实表面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东侧和南侧树冠果实的果壳露仁率与光照强度(−0.965、−0.838)和温度的负相关性最强(−0.895、−0.878),北侧和西侧树冠与湿度正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和0.945;果实表面光照强度在不同方位和冠层高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最大,果实表面温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仅次于光照强度,而果实表面湿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小。树冠内相应区域果实表面微气候显著影响核桃果实结构的
赵芳兄刘立强任佳星刘国庆郭金宝
关键词:核桃冠层发育期
干热区澳芒树体不同方向果实外观品质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在元谋县苴林村芒果园内以澳芒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干热条件下澳芒采收期树体不同方向果实的果径、单果重以及果皮色差值和色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树体顶部的果实外观品质最好,西面受到午后强光和高温胁迫的影响,果实着色均匀度差,果径和单果重最小,北面光照强度不足,光合产物和花色苷合成较少,着色较差,果径和单果重较小。建议在生产中通过修剪或者调整行向等措施调节果面接受的光照强度,从而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不建议北坡建园。
段元杰孟富宣刘海刚方海东杨玉皎孙漫莹郭淑萍
关键词:果径单果重色差值色素含量

相关作者

李作轩
作品数:41被引量:346H指数:13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山楂 樱桃 果实外观品质 南果梨 山楂果实
李学强
作品数:96被引量:439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欧李 葡萄 南果梨 甜樱桃 早熟葡萄
王荣敏
作品数:71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辛集市林业局
研究主题:黄金梨 高接换头 果园 果实品质 梨果实
李先明
作品数:279被引量:540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棚架 砂梨 甜柿 栽培技术 蓝莓
孙蕊
作品数:57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辛集市林业局
研究主题:黄冠梨 果面 集市 黄金梨 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