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72篇“ 暴动“的相关文章
中共中央暴动政策的传递与湖北省的因应(1927-1928)
2025年
1927年国共分裂后,中共中央关于暴动政策的传递历经三次变化,而湖北省也在暴动政策的交替中经历了从认真执行到主动探索的过程。八七会议时,中央制定工农武装暴动政策,十一月扩大会议时,武装暴动政策嬗变为武装总暴动政策。在此期间,湖北省一直遵循着中央的策动,发动一系列暴动。然而,城市暴动的不断挫败迫使湖北党组织将目光转向农村边缘地区,主动探索农村武装割据的可行性,也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形成提供经验。
高静云
关键词:中共中央因应
毛泽东率兵攻打遂川策应万安暴动
2024年
1927年冬至1928年春,万安劳苦大众在中央长江局、江西省委和万安县委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史称“万安暴动”。万安县委周密部署请求毛泽东策应万安万安暴动,是在党中央以及江西省委直接指示领导下举行的,它势在必行,顺乎民心。早在五四运动期间,万安人民就积极响应全国的革命运动,罢工、罢课、游行示威。
万智敏
关键词:游行示威农民暴动罢工五四运动策应
动员视角下皖西请水寨暴动缘起研究
2024年
大革命前后,潜山返乡革命知识分子利用知识社群网络和宗族社会关系对地方学生、农民进行革命动员和组织化管理,开辟了潜山县革命的内生型发展道路。梅城暴动失败后,党组织转移到前北乡天堂地区,潜山县革命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展开。潜山党组织根据安徽省临委及安庆中心县委的指示,重建、发展党组织,扩大革命力量。与此同时,农会斗争逐步由经济斗争走向武装械斗,潜山革命在波浪式发展之中愈演愈烈。县委的领导性与农民的自发性相互交织,潜山县暴动局势呈现出“半自发、半领导”的发展状态,革命政策的制定与农民自发性之间的张力最终导致了请水寨暴动
纪亚光丁宜宁
关键词:农民协会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新道路
隐秘的战场:上饶集中营茅家岭暴动始末研究
2024年
茅家岭暴动是上饶集中营内发生的一起重大武装越狱事件。该集中营实乃伪装成“训练班”的政治迫害场所,皖南事变后,众多新四军战士被俘并囚禁于此,遭受非人待遇。为挣脱枷锁、寻求自由,志士们精心策划了多次越狱与暴动行动。其中,茅家岭暴动尤为瞩目,它是一场由被俘新四军战士主导的,规模较大、组织严密、计划周详的典型性暴动。1942年日军对浙赣地区的突然袭击为暴动提供了契机,暴动者迅速成立党组织。在茅家岭暴动中,党组织统一被关押人员思想,细化暴动人员任务分配,提供物资准备和心理建设,策划逃亡路线,在巧妙降低看守警惕后,最终暴动成功,人员顺利越狱。此事件不仅为上饶集中营内的其他被关押者带来希望与勇气,亦揭示了集中营的残酷真相,彰显了新四军志士坚定的革命意志与不屈精神。
徐冯媛
关键词:皖南事变上饶集中营
从革命斗争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探析吴圩农民暴动的历史贡献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三个务必”的时代要求,其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既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党和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1931年8月下旬,吴圩农民暴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地方农民武装暴动,打响了定远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腐朽统治的第一枪,暴动报名者近万人,直接参加者千余人,亦称“万人红军闹革命”,这是定远人民光荣斗争历史的真实写照。透过对中国革命历史的重新审视不难发现:只有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才能换来中国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
周沫
关键词:武装斗争
论土地革命战争前后广东南路武装暴动在革命史中的地位
2024年
广东南路地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早在1927年5月就爆发了武装暴动,率先打响了南路人民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是遂溪爆发的海山暴动,这比确立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方针的“八七会议”早了将近3个月。这一时期,广东南路人民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中国革命的有效实践。本文对土地革命前后广东南路武装暴动进行整体的梳理,分析此时出现的武装斗争、区级苏维埃政权、土地革命、武装割据等史实以及广东南路革命暴动的贡献,得出需提高土地革命战争前后广东南路武装暴动在革命史中地位的结论。
劳迎春赖成武赖少清
关键词:武装暴动
农民心态与土地革命初期中共的乡村动员——以四望山暴动为中心
2024年
1927年7月,信阳四望山民众将地方豪绅张显卿杀死,招致周边土豪劣绅的敌视报复,山民为求自保转向中共党组织寻求支持。进山后,中共开始对农民进行革命动员,但囿于敌人的宣传和农民的传统观念,逆来顺受、胆小怯懦、游移不定等心态时时羁绊着普通民众,致使动员工作一再受挫。为突破动员困境,中共采取了强化革命武装、对民众进行思想引导和物质激励等措施,成功将四望山民众引上中共的革命道路。在土地革命初期,中共并不是农民的天然领导,农民对是否参加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有自己的考量,中共只有真正认识理解农民,才能与其结成革命联盟,实现对农民的领导。
刘增凯
关键词:农民心态中共革命动员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乡村的组织化改造——以河南确山农民暴动为例
2024年
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下的中国共产党只能按照国民党政权体制治理乡村,即乡村自治。随着国民党反动面目的完全暴露,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乡村自治理念并不利于党将政权扎根乡村,也不能最大限度地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参与革命斗争。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农会专政的概念,开始推动各类乡村组织的改造。确山农民暴动胜利之后,确山乡村组织化改造工作顺利开展,并总结出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前提发挥引领作用,以坚持团结大多数群众为原则汇聚乡村智慧,以规范化改造为目标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等宝贵经验。
陈瑛滋
关键词: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地方精英与派系政治——以1932年灵璧县抗烟捐暴动为例
2024年
从地方逻辑出发,以1932年安徽灵璧县抗烟捐暴动为例,可对国民党政权的现代国家建设作出新的分析。清末北洋以来,灵璧县形成了“旧派”“雷派”和“新派”三足鼎立的县域权力格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新派逐渐控制了全县的党权、军权和财权,但在征税等一系列地方事务中,权力行使不断溢出边界,侵犯了民众利益。于是,在旧派的鼓动下,灵璧县烟农发起抗烟捐暴动,因县长王肖山应对果断,暴动很快平息。其后,新派暂时失势,旧派重新崛起,县域权力格局经历了重组。灵璧县的例子揭示出,对于县区级地方精英而言,无论是国民党党部抑或政府机关,皆成为了派系竞逐的资源和工具,国家则沦为“他者”,国家政权建设旁落,进而削弱了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
张江波
关键词:地方精英农民暴动
两群体育迷引发尼卡暴动
2024年
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土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都游人如织,这里最重要的景点相对集中,从奥斯曼帝国皇宫,经过拜占庭帝国建造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到蓝色清真寺,短短三站有轨电车的距离,是所有游客的必到之处。
顾健
关键词:拜占庭帝国有轨电车清真寺

相关作者

黄文治
作品数:49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研究主题:中共 中国共产党 孙中山 暴动 历史考察
薛海波
作品数:56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豪族 东汉 北魏 豪强 怀朔
周家彬
作品数:35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中共 中国共产党 中共革命 大革命 党史
文俊
作品数:46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研究主题:红三军 反围剿 川东 红军 游击队
吴荣宣
作品数:12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时期 工农武装割据 武装暴动 赫尔利